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改制股份制公司是企业转换机制有效途径
发行时间:1994-04-20
网站编辑:上海市二轻局企管处
来源:研究所

改制股份制公司是企业转换机制有效途径

上海市二轻局企管处

    上海市二轻局约有450户工业企业,目前已有80%的企业,通过多种改革形式,试行企业机制转换,对企业摆脱困境,适应市场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局效益滑坡的现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我局上菱上冰,冰箱压缩机、水仙电器4家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增长势头,令人惊喜鼓舞。去年1—9月4家股份制公司共创造利润2.24亿元,占全局利润总额的70%。其中税利平均增长55.85%,利润平均增长61.74%。我局4户股份制公司经济效益坚挺增长的事实,有力地表明了改制股份制确实能给企业注入生机,增添活力。

    一、股份制企业具有压力和动力

    股份制公司运行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和动力;

    1.经营公开化。表现在公司经营者身份,投资方向,组织机构,技术装备、资本实力、财务报表等都向社会公开,形成社会股民对公司公开监督的压力,同时也使公司克服短期行为,经营公开化。

    2.管理规范化。由于公司直接参与同国内外市场竞争,竞争需要公司管理按国际惯例要求,实行质量、成本,财务,竞争机制同国际接轨,从而推动公司管理在现代化,规范化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3.资产社会化。企业同社会股东,股民由于资产纽带作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也对公司行为构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我局股份制公司的实践证明,社会监督比政府监督更为有效。公司自改制以来,几乎每天要接到股民打来的电话,询问公司经营状况,股东大会上公司经营者还必须解答股民的各种质询及接受股民的批评意见,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形成对企业行为合理化,提高效益的动力。

    4.经营者行为市场化。昔日的厂长、书记今日的董事长,总经理,过去有困难,找上级作靠山。现在要自己面对市场背水一战,承受来自市场经济中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也为经理、董事长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赋予事业上的进取心和拼搏动力。

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职工行为贵族化、干部行为官员化,已成为企业的通病。而股份公司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在股民和社会各方股东的监督下,转换机制,敢动真格,已成为公司的自觉要求,  4家公司已全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上岗合同制,内部已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管理靠合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通过辞职,辞退或除名解决了一批过去长期无法解决的懒、散、混的“老大难”和“钉子户”。并进行了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压缩二、三线,充实一线的机构改革。分配上拉开差距,同企业当月的效益挂钩。如双鹿公司采用职工月收入按分级分值来计算,分值是企业效益,分级是个人工作效率,两者的乘积是个人当月收入,上下浮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把企业的整体效益同职工个人收入做到真正挂钩。

    转制前,企业的主要领导只对主管领导负责,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也不关心。制转以后,尽管职工个人股总额在公司资本总额所占比例不高,但职工的责任性和凝聚力都有了增强,职工不但关心证交所的股票行情,更关心企业的生产。公司经营者自我加压,不怕任务太多,而是怕太少。如水仙公司1992年销售增长28%,利润增长31.4%,而1993年1—9月销售增长102.5%,利润增长115.28%,如此惊人的增长幅度是该厂前所未有的。冰箱压缩机公司1993年在上项目摘引进中,  5亿元的空调压缩机项目,当年完成土建,当年完成流水线设备安装调试,当年投入生产,成为我局上技术改造大项目的一流速度。该厂干部,职工忘我的工作热情、干劲令日本专家感动,赢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样的高速度是自我逼出来的,也是在压力下拼出来的。冰箱压缩机公司的干部和职工深知股民投入的资金,必须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产生效益,否则难以交待。

    三、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企业后劲

    市场经济是竞技场,竞争的严酷现实,使我局股份制公司均已改变了原来单一经营的生产模式,发挥了股份制公司资金优势,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在主业上,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搞新品开发,升级换代,用足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材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占领市场。如水仙公司根据北方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改进设计,开发新品,用不到半年时间推出采用铝合金外壳,大容量的双桶洗衣机。双鹿公司为发展多品种,大容量家用冰箱及各种冰柜,投资增加生产流水线。目前已形成有2个冰箱厂、一个冷柜厂,一个冰箱配件厂的规模生产设施。在抓好主业的同时,股份制公司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现已开办的经济实体涉及运输业,出租汽车业,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图文广告公司、综合性商厦,餐厅等,已形成包括多种经营的10个经济实体,使股份公司向大型的综合性集团化公司发展迈出了一步。

    一年多来的改制实践证明,股份制公司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改制股份制公司是企业转换机制有效途径
发行时间:1994-04-20
网站编辑:上海市二轻局企管处
  
来源:研究所

改制股份制公司是企业转换机制有效途径

上海市二轻局企管处

    上海市二轻局约有450户工业企业,目前已有80%的企业,通过多种改革形式,试行企业机制转换,对企业摆脱困境,适应市场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局效益滑坡的现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我局上菱上冰,冰箱压缩机、水仙电器4家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增长势头,令人惊喜鼓舞。去年1—9月4家股份制公司共创造利润2.24亿元,占全局利润总额的70%。其中税利平均增长55.85%,利润平均增长61.74%。我局4户股份制公司经济效益坚挺增长的事实,有力地表明了改制股份制确实能给企业注入生机,增添活力。

    一、股份制企业具有压力和动力

    股份制公司运行中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压力和动力;

    1.经营公开化。表现在公司经营者身份,投资方向,组织机构,技术装备、资本实力、财务报表等都向社会公开,形成社会股民对公司公开监督的压力,同时也使公司克服短期行为,经营公开化。

    2.管理规范化。由于公司直接参与同国内外市场竞争,竞争需要公司管理按国际惯例要求,实行质量、成本,财务,竞争机制同国际接轨,从而推动公司管理在现代化,规范化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3.资产社会化。企业同社会股东,股民由于资产纽带作用,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同时也对公司行为构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我局股份制公司的实践证明,社会监督比政府监督更为有效。公司自改制以来,几乎每天要接到股民打来的电话,询问公司经营状况,股东大会上公司经营者还必须解答股民的各种质询及接受股民的批评意见,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形成对企业行为合理化,提高效益的动力。

    4.经营者行为市场化。昔日的厂长、书记今日的董事长,总经理,过去有困难,找上级作靠山。现在要自己面对市场背水一战,承受来自市场经济中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也为经理、董事长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赋予事业上的进取心和拼搏动力。

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大锅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企业行为短期化、职工行为贵族化、干部行为官员化,已成为企业的通病。而股份公司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在股民和社会各方股东的监督下,转换机制,敢动真格,已成为公司的自觉要求,  4家公司已全部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上岗合同制,内部已形成“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管理靠合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通过辞职,辞退或除名解决了一批过去长期无法解决的懒、散、混的“老大难”和“钉子户”。并进行了精简机构,强化职能,压缩二、三线,充实一线的机构改革。分配上拉开差距,同企业当月的效益挂钩。如双鹿公司采用职工月收入按分级分值来计算,分值是企业效益,分级是个人工作效率,两者的乘积是个人当月收入,上下浮动,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把企业的整体效益同职工个人收入做到真正挂钩。

    转制前,企业的主要领导只对主管领导负责,企业职工对企业经营也不关心。制转以后,尽管职工个人股总额在公司资本总额所占比例不高,但职工的责任性和凝聚力都有了增强,职工不但关心证交所的股票行情,更关心企业的生产。公司经营者自我加压,不怕任务太多,而是怕太少。如水仙公司1992年销售增长28%,利润增长31.4%,而1993年1—9月销售增长102.5%,利润增长115.28%,如此惊人的增长幅度是该厂前所未有的。冰箱压缩机公司1993年在上项目摘引进中,  5亿元的空调压缩机项目,当年完成土建,当年完成流水线设备安装调试,当年投入生产,成为我局上技术改造大项目的一流速度。该厂干部,职工忘我的工作热情、干劲令日本专家感动,赢得了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样的高速度是自我逼出来的,也是在压力下拼出来的。冰箱压缩机公司的干部和职工深知股民投入的资金,必须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产生效益,否则难以交待。

    三、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增强企业后劲

    市场经济是竞技场,竞争的严酷现实,使我局股份制公司均已改变了原来单一经营的生产模式,发挥了股份制公司资金优势,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在主业上,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搞新品开发,升级换代,用足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材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占领市场。如水仙公司根据北方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改进设计,开发新品,用不到半年时间推出采用铝合金外壳,大容量的双桶洗衣机。双鹿公司为发展多品种,大容量家用冰箱及各种冰柜,投资增加生产流水线。目前已形成有2个冰箱厂、一个冷柜厂,一个冰箱配件厂的规模生产设施。在抓好主业的同时,股份制公司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现已开办的经济实体涉及运输业,出租汽车业,投资公司,房地产公司、图文广告公司、综合性商厦,餐厅等,已形成包括多种经营的10个经济实体,使股份公司向大型的综合性集团化公司发展迈出了一步。

    一年多来的改制实践证明,股份制公司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