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发行时间:1994-02-20
网站编辑:凌宝亨
来源:研究所

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凌宝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究竟是一种什么制度?它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集体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有什么关系?这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弄清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大生产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的构造目标。它反映的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1.明晰的产权关系。企业设立必须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人依法向企业注入资本金,公司企业的资本金一经注入,出资人不能抽回,只能转让,资本金属法人财产,出资人不能直接支配,出资人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出资人是产权主体,企业资本金及其增殖为多个出资人按份共有。

    2.健全的法人制度。企业具有独立支配的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合并、分立和终止,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出资人只以注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必须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对出资人承担资产的保值增殖的责任。

    3.严格分开的政企职责。企业不承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按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企业;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企业管理人员不纳入国家干部的范围;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分离,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4.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企业按市场需求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竞争性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垄断性和公益性企业要保证正常运作和良性循环,企业在市场中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

    5.行为规范的企业素质。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并能对宏观调控作出敏捷的反映。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可分为:私人独资,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基本上采取公司制改造,但也分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法人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

    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

    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目前的重点应放到理顺产权关系上来,通过清理资产、划分归属、界定产权,重新确立产权主体。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集体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自觉地步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也要优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并促使其不断增殖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理顺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应取消集体企业虚置的所有权。企业公共积累的一部分,应明确为企业职工按份共有,以重塑企业的出资人,形成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另一部分则充入公积金。

    第二,要区分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明确产权主体与落实企业自主权并不矛盾。每一个出资人(包括联合经济组织)都拥有所有权,但都不能单独直接支配企业资产,而必须由法人按照集体的意志,交给某个具体责任人去操作运行。

    第三,联合经济组织与企业形成相互持股的网状经济结构,应以资产为纽带。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联合经济组织应该管住大的(指投资),放掉小的,盘活存量,激活企业。小企业可以租,转,卖,搞私营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大企业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过渡,有条件的还可以搞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企业集团。

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发行时间:1994-02-20
网站编辑:凌宝亨
  
来源:研究所

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深化改革

凌宝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究竟是一种什么制度?它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它和集体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有什么关系?这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弄清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符合社会大生产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的构造目标。它反映的是一种生产关系,是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1.明晰的产权关系。企业设立必须有明确的出资人,出资人依法向企业注入资本金,公司企业的资本金一经注入,出资人不能抽回,只能转让,资本金属法人财产,出资人不能直接支配,出资人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出资人是产权主体,企业资本金及其增殖为多个出资人按份共有。

    2.健全的法人制度。企业具有独立支配的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合并、分立和终止,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出资人只以注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必须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对出资人承担资产的保值增殖的责任。

    3.严格分开的政企职责。企业不承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按行政隶属关系管理企业;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企业管理人员不纳入国家干部的范围;企业职能和社会职能分离,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4.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企业按市场需求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竞争性企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垄断性和公益性企业要保证正常运作和良性循环,企业在市场中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

    5.行为规范的企业素质。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并能对宏观调控作出敏捷的反映。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可分为:私人独资,合伙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组织形式。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基本上采取公司制改造,但也分为国家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法人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资本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

    三,集体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

    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目前的重点应放到理顺产权关系上来,通过清理资产、划分归属、界定产权,重新确立产权主体。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集体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自觉地步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也要优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并促使其不断增殖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理顺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应取消集体企业虚置的所有权。企业公共积累的一部分,应明确为企业职工按份共有,以重塑企业的出资人,形成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另一部分则充入公积金。

    第二,要区分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明确产权主体与落实企业自主权并不矛盾。每一个出资人(包括联合经济组织)都拥有所有权,但都不能单独直接支配企业资产,而必须由法人按照集体的意志,交给某个具体责任人去操作运行。

    第三,联合经济组织与企业形成相互持股的网状经济结构,应以资产为纽带。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联合经济组织应该管住大的(指投资),放掉小的,盘活存量,激活企业。小企业可以租,转,卖,搞私营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大企业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过渡,有条件的还可以搞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