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集体经济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发行时间:1994-02-20
网站编辑:严闻广
来源:研究所

集体经济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严闻广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国正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模式之一就是要建立一种贯彻和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和统一的国民经济新运行机制,而不是建立什么只求效率,不求公平的那种无限扩大人与人之间差距的社会经济关系;也不是建立那种只求公平而不讲效率的少,慢、差,费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因此,就所有制改革方面,就是要寻找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此,在笔者看来,在目前多种所有制形式中,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是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统一的原则。

    我国的集体所有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一定范围内的一种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的共同所有制。它具体体现在以下特征,那就是劳动群众自愿结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主分配,自我积累,按劳分配,入股分红。这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客观上存在着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和统一的各种条件,因而在实践中也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当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从微观经济中去透视公平与效率兼顾和统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关系,不难看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企业产权归属上看,首先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是自愿结合,自筹资金的劳动联合体,也就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体现了劳动者是企业生产资料的真正实际占有者,职工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企业主人。其次,在企业中人与人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由于每个职工都是企业的股东,由此也都拥有一份平等的表决权,这就是平等的一人一票原则。企业的大政方针、决策就是建立在这个充分民主的程序上,即通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一职工(代表)大会来决定。可见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制度,为每个职工真正当家作主奠定了平等权力的政治基础,这是其他所有制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从产权经营与管理上看,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不仅是企业所有者,而且也是企业经营者,每个职工都拥有平等的生产管理权。企业在遵守国家宪法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怎样销售等,都由职工代表大会根据市场需求作出决定。这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力也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平等权力的反映。其次,在企业内部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这是集体企业的一个本质特征。比如企业的厂长(经理)必须由职工(代麦)大会选举、或招聘产生,其罢免也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全权决定。这更能广泛地征求全厂职工的意愿,充分体现职工的意志和权力。再比如集体企业实施职工当家理财,全体职工参与经营目标管理,这都充分体现了每个职工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经营管理权。而这些权力和责任也是企业内部人人拥有参与经营管理的平等机会和权力的体现。

    第三,从产权收益的分配上看,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既是所有者,经营者,也是劳动成果的自主分配者和利润分享者。企业同国家的分配关系是“交够国家、剩下归企业所有’的。企业内部分配是贯彻“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原则。这里的平等是机会均等意义上的平等。比如集体企业职工入股自愿,盈利和风险共享同担,就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公平原则的体现。集体企业职工由于入股多少的不同,因而风险补偿,盈利分享也是不同的,这是公平合理的。

    综上所说,集体所有制形式要比国营企业,私营企业更具有公平和平等感。因此,完全有理由可以说,在同一行业,同一产品和相同企业规模和装备条件下,集体企业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和劳动生产率显然要高于国营企业。

    集体所有制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最根本的是由于它的产权制度所决定的。集体所有制是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种共同占有基础上又体现个人所有的新型公有制生产关系。职工是“为自己而工作”,由此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集体主义的激励机制,这是集体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当然,这是资源优化配置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条件。事实上企业 职工成为企业投资主体,他们当然要高效率、高效益地运用生产要素,以求得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体企业职工素有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也盖出于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是全体职工的利益所在,也是职工发自内心情感的行动准则。

集体经济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发行时间:1994-02-20
网站编辑:严闻广
  
来源:研究所

集体经济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严闻广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国正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模式之一就是要建立一种贯彻和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和统一的国民经济新运行机制,而不是建立什么只求效率,不求公平的那种无限扩大人与人之间差距的社会经济关系;也不是建立那种只求公平而不讲效率的少,慢、差,费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因此,就所有制改革方面,就是要寻找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此,在笔者看来,在目前多种所有制形式中,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是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能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统一的原则。

    我国的集体所有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一定范围内的一种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的共同所有制。它具体体现在以下特征,那就是劳动群众自愿结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主分配,自我积累,按劳分配,入股分红。这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客观上存在着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和统一的各种条件,因而在实践中也能真正贯彻和体现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效率优先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力发展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当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从微观经济中去透视公平与效率兼顾和统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关系,不难看出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企业产权归属上看,首先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是自愿结合,自筹资金的劳动联合体,也就是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里体现了劳动者是企业生产资料的真正实际占有者,职工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企业主人。其次,在企业中人与人在政治上处于平等地位,由于每个职工都是企业的股东,由此也都拥有一份平等的表决权,这就是平等的一人一票原则。企业的大政方针、决策就是建立在这个充分民主的程序上,即通过企业最高权力机构一职工(代表)大会来决定。可见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制度,为每个职工真正当家作主奠定了平等权力的政治基础,这是其他所有制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从产权经营与管理上看,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不仅是企业所有者,而且也是企业经营者,每个职工都拥有平等的生产管理权。企业在遵守国家宪法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经营权,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怎样销售等,都由职工代表大会根据市场需求作出决定。这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自主权力也是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平等权力的反映。其次,在企业内部贯彻民主管理原则,这是集体企业的一个本质特征。比如企业的厂长(经理)必须由职工(代麦)大会选举、或招聘产生,其罢免也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全权决定。这更能广泛地征求全厂职工的意愿,充分体现职工的意志和权力。再比如集体企业实施职工当家理财,全体职工参与经营目标管理,这都充分体现了每个职工在企业中所享有的经营管理权。而这些权力和责任也是企业内部人人拥有参与经营管理的平等机会和权力的体现。

    第三,从产权收益的分配上看,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既是所有者,经营者,也是劳动成果的自主分配者和利润分享者。企业同国家的分配关系是“交够国家、剩下归企业所有’的。企业内部分配是贯彻“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原则。这里的平等是机会均等意义上的平等。比如集体企业职工入股自愿,盈利和风险共享同担,就是一种机会均等的公平原则的体现。集体企业职工由于入股多少的不同,因而风险补偿,盈利分享也是不同的,这是公平合理的。

    综上所说,集体所有制形式要比国营企业,私营企业更具有公平和平等感。因此,完全有理由可以说,在同一行业,同一产品和相同企业规模和装备条件下,集体企业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和劳动生产率显然要高于国营企业。

    集体所有制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最根本的是由于它的产权制度所决定的。集体所有制是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一种共同占有基础上又体现个人所有的新型公有制生产关系。职工是“为自己而工作”,由此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集体主义的激励机制,这是集体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当然,这是资源优化配置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条件。事实上企业 职工成为企业投资主体,他们当然要高效率、高效益地运用生产要素,以求得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体企业职工素有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也盖出于此。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是全体职工的利益所在,也是职工发自内心情感的行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