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社改革
关子强化联社服务职能的思考
杭州市手工业合作杜联合杜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新形势下,联社如何深化改革,理顺并正确处理与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深入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解决这一课题的思路之一,必须强化联社的服务职能。
一、强化联社服务职能具有客观必然性
联社的诞生是基于集体企业间互助合作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可以说,服务职能是联社的基本职能之一。历史上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只是后来受“左”的思潮影响,搞“二全民”一套,联社的服务职能才被逐步削弱。这几年随着总社和各地联社恢复活动和组织的健全,强化服务职能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当前强化联社服务职能的客观必然性可从三个方面来阐明:
第一,强化服务职能是联社的本质体现。联社的性质是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它既不同于一般政府部门,直接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又有别于一般经济组织,与成员单位之间不是单纯的伙伴关系。它处于政府和企业的中介环节,是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联社这种独特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服务职能应是它的中心职能,联社的其它三项职能“指导、维护、协调”,归根到底也是以服务为中心而展开的。这是联社区别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协调、监督、管理企业的二轻局(公司)等政府部门的根本所在,也是联社区别于一般经济组织相互之间等价交换关系的主要之点。
第二,强化服务职能是联社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还权于企业,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特别是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将在精兵简政过程中大幅度地紧缩。在这样的背景下,联社的出路,唯有依靠改革,在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自立自强,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通过为成员企业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与之结成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从权利和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的观点来看,成员企业既有向联社交纳管理费及其他费用的义务,当然也就有要求得到相应实惠和利益的权利。否则加不加入联社一样,好处并不大,那么久而久之,联社就会丧失吸引力和凝聚力。现在除了老的成员企业以外,大量新产生和新组建的集体企业,之所以很少有自发提出申请加入联社的,恐怕这同联社吸引力不强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当前及今后,联社有无存在的希望,是否具有吸引力、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它给成员企业所提供服务范围的大小、服务方式的多少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服务职能是联社生命力的基础。
第三,强化服务职能是贯彻《条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随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贯彻执行,企业将逐步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在此情况下,联社对成员企业的指导、管理、协调己不可能再沿用五十和六十年代的那一套。只有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改弦易张,突破仿全民的模式,通过强化服务,寓指导、管理、协调于服务之中,积极引导、帮助企业走向市场,增强活力,联社才能实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二、强化联社服务职能应多思路、全方位
现在“为企业服务”是个普遍的口号,不仅我们联社在讲,而且政府部门也在讲,甚至社会团体也在讲。那么联社在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等方面如何能独辟蹊径,创出自己的特色,确是严峻的考验。结合我们杭州手工业联社的实践,我们认为联社的服务职能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发展变化、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外延的概念,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是应当重视并为之努力的。
1.政策服务。
一要发挥联社的桥梁作用,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政府提出在干部管理、劳动人事、生产经营、财务资金、收益分配等五方面三十多条放宽二轻集体企业政策的改革建议,促使市政府下达了《关于放宽二轻集体企业几个政策问题的改革意见》的文件,这一被称为“放开了的麻雀笼、搬掉了铁交椅、打破了大锅饭”的改革政策,不仅给二轻集体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对全市其它集体企业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要指导成员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政策。1991年,我们搜集整理了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搞活企业的各项政策,归纳综合了五个方面30条有关摘要,加上实施意见,印发给企业,很受欢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要制定促进集体经济加速发展的激励政策。继前几年制定有关科技人员、供销人员、优秀职工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后,今年我们又制定并试行了鼓励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的《厂长(经理)规模经营效益岗位工资制》,使企业领导的工资收入同企业规模、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的大小高低直接挂钩。同时还在承包奖之外,设立特别奖鼓励有特殊贡献的企业领导。初步实践证明,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好的,既有利集体经济发展,也增强了联社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2.人才服务。
一是帮助企业推荐、选拔、任用好领导人才。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领导人才中尤其是厂长(经理)人选更为重要。往往是选好一个厂长(经理)能搞好一个企业,选错一个厂长(经理)会搞垮一个企业。这方面我们曾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二是帮助企业广揽人才。这几年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引进了8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名,为缓解企业人才不足的矛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是发挥联社优势,投资兴办教育,大力培育人才和搞好现有干部职工的智力开发。近年我们先后投资377.6万元,通过联社所属的两所中专和一个电大工作站,为企业培养了176名电大毕业生和近800名中等专业合格人才,并使3.44万人次的干部职工,接受了各级各类培训。人才的兴旺是我们一些企业能够在全国同行竞争中出奇制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3.资金服务。
(1)发挥联社本身的资金优势,扶持、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生产门类,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在1988年至1992年间,拨出的新产品试制费就达383万元,使一些因资金短缺而迟迟不能试制投产的新产品在得到“输血”后迅速得以上马,使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三产”项目得到资助后迅速见效。
(2)充分运用联社长期形成的良好信用,通过各种关系引进外界资金。这几年我们帮助企业融通的资金达1.2亿多元。
(3)通过联社统筹调剂使用的二轻扶持基金,帮助少数困难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度过暂时难关。
4.供销服务。
当今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随着“复关”的临近,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集体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靠单枪匹马拚博,往往是心有余力不足,这就有赖于发挥联社这支集团军的作用。去年至今年我们曾出资75万元,组织54家企业两次举办大规模经贸洽谈会。通过经贸洽谈会,促进了技术引进和合资合作项目,增加了进出口贸易额。
联社在帮助企业发展生产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供销机构的作用,通过新老渠道千方百计组织各种紧俏原辅材料,优惠供应成员企业。我们每年仅高进低出、优惠让利就在50多万元左右。同时还每年垫款1000多万元,为那些暂时资金困难又急需原料的企业先行赊销。同时,还可以通过自己兴办的商场、门市部及销售部门,帮助成员企业推销产品,以及出资租场地、制道具举办产品展销会、订货会,免费组织成员企业参展等等。
5.法律法规咨询服务。
国家为了扶植、支持集体经济发展,曾先后颁布过一系列保障集体经济权益的法律法规文件。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平调、摊派集体资财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联社作为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可以而且应当挺身而出,依法维护企业的权益。
一是抵制平调,1984年,我们根据国务院1978年277号文的精神,成功地抵制了市政府有关部门欲将近200万集体人防费统一收缴用于市人防经费的错误做法。
二是维护企业权益。近几年在杭州旧城改造中,我们在服从市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维护了20多家集体企业的正当权益,使之得到了合理补偿。
三是帮助企业打官司,每年的官司都在10多件以上,绝大多数都胜诉,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以上。
6.福利服务。
联社在经济实力发展的基础上,为成员企业举办力所能及的集体福利事业,既是社章规定的任务,也是成员企业所企盼的,对增强联社凝聚力有重要意义。我们一方面致力解决成员企业厂级领导干部的住房困难,先拨款30万元买房,解决了10多位贡献大的厂长(经理)住房,后又投资150万元,让利120万元,与各有关企业联建了厂级干部困难户住宅,使60户厂级干部得以乔迁。另一方面解决科技人员和职工的问题。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二轻科技干部楼,使一部分科技人员得以安居。
此外,信息服务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联社可充分发挥自己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的优势,向成员企业提供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信息;国内外同行生产技术发展信息,有关商品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信息;国内外市场有关原辅材料的供求及价格信息等等。
三、强化联社服务职能的基础是办好经济实体,壮大经济实力
强化联社服务职能对于联社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这种强化并不取决于良好的主观愿望,关键决定于联社本身是否具有经济实力以及实力的强弱大小。联社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勇于改革,大胆实践,以自己坚韧不拔的努力,通过大办经济实体,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从而为强化服务职能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这几年我们杭州市手工业联社在办实体、增实力方面初步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子。
1987年,经市政府批准,我们以联社资产为基础,创办了杭州工联实业总公司。5年多来,我们不失时机地壮大实力,年年办几件实事,办一件,成功一件。先后兴办了以生产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塑料电器、珠宝首饰为主的4家工业企业,1家以生产医用器械为主的中外合资企业;创建了跻身杭州十大商场的杭州工联大厦和天工艺苑两个综合性的大型商场,这两个商场年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我们还独资创建杭州二轻房产开发公司,积极参与杭州旧城改造,全力开发两大住宅小区,仅今年的总开发面积就达29.55万平方米,总施工面积18.01万平方米,成为杭州120多家房产开发公司中,发展最快、效益领先的佼佼者。去年至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创建了对外经济技术开发公司、能源开发公司、人才开发公司等,其中对外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去年外贸总额已达400万美元,今年将再增长10%以上,另外,杭州工联还拥有年销售额近3亿元的物资经营公司、5家工贸结合的子公司。今年我们还着手与杭州西湖伞厂合资,在繁华的武林门地段筹建总投资87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的特大型“杭州西湖商城”。
目前,杭州工联实业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工、商、贸、科、房产开发为一体,以资产为纽带,多种经营并存、全方位开发的混合型企业集团,是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投资控股公司。固定资产总值已达8738.55万元,仅直属部门和直属企业去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11.09亿元,实现利税2785.12万元,上交税金1929.6万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杭州工联实业总公司的成功实践,使得联社资金成了活水之源,联社资产得以滚动增值,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这是我们能够对成员企业实现全方位服务并使联社作用得到强化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