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抓住机遇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发行时间:1993-06-20
网站编辑:沈桂堂
来源:研究所

经验交流

抓住机遇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集体办主任  沈桂堂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使第三产业增长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重点加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科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增强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第三产业。逐步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服务设施社会化。现有公益型、福利型、事业型的第三产业单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李总理的这段讲话,为我们机电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我局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海机电系统兴办第三产业始于1984年,当时开办三产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置富余人员。近年来,我们三产企业正在走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特别是去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与中共中央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传达之后,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了对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全局形成一个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潮,全行业呈现了“发展三产促二产,调整二产办三产”的发展态势。截至199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兴办的第三产业达497户,职工人数达21780人,年销售总额已达7.62亿元,比1991年增长12.8%,年利润达3323.7万元,上交税金达2945.7万元,比1991年增长5,6%,固定资产达到2.16亿元比1991年增长18%,已成为我们机电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机电行业的第三产业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是一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职工,具有机电工业特色的第三产业。它涉足的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到各个行业。主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商业型,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家用电器、农副产品、烟酒糖果、土特产等,也有供应油盐酱醋以及小商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约有130多个单位;二是服务型,主要有旅馆、招待所、餐厅、酒家、汽车出租、团体旅游、劳务输出等,这种类型的企业有98户;三是咨询型,主要是经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工程成套、信息交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有40多个单位;四是生产经营型,主要经营机电产品、备品备件、调试安装、设备维修、特殊专用产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约有229户。几年来我们机电行业兴办的第三产业,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兴办三产不化国家一分钱,通过职工集资或借款等方法搞经营,为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根据统计资料,自1988年至1992年,已累计上交税金达1亿5千万元左右。第二,方便了人民生活,有力地为人民群众解决“购物难、住宿难、吃饭难、乘车难、修理难”作出了贡献。如我局现有各种旅馆招待所67家,有3400多只床位,每年接待旅客28万人次,缓解了上海的住宿难问题。第三,三产企业为主办单位安排大部分富余人员,保证了社会稳定与安定团结。第四,第三产业的兴办为主办单位的产品销售开设了窗口,拓宽了销售渠道,提供了信息,改善了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为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了作用。第五,三产企业为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福利条件,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作出了贡献。第六,通过几年来三产企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多种经营的干部队伍,提高了经营业务水平,为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发挥了作用。

我们机电行业发展三产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三个突破。一是思想观念上要有突破。要认真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央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等文件精神,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把发展三产作为一项战略决策。二是三产规模要有突破。为适应上海建设成多功能全方位的开放城市,从“小打小闹”转为“大打大搞”,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以实力雄厚、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三是经营范围要有突破。三产企业以行业原有的技术优势为依托,延伸功能,优化服务;有的则组织力量开拓全新的经营领域,促三产发展,迎市场挑战。

二、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要按照《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落实三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摆脱主办厂的依附地位,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股份合作制转换企业机制,增加企业活力。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办法,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三、积极地开展“二佳一优”活动,紧紧抓住以最佳服务和最佳效益为中心,争创优秀职工,大力加强第三产业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三产队伍建设。我们机电行业的三产协会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人数达700多人次,提高了三产经理、财务、业务等人员的管理水平。

我局兴办第三产业,经过了八年多的努力,尝到了甜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办三产是一个新兴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主要有两个问题:

1.建立与健全对第三产业的管理体制。目前市府没有一个部门分管新兴的厂办三产。因此,对厂办三产政策等问题,没有一个部门负责和关心,各区对厂办的三产仅是收取税金,而各局对厂办三产也没有统一管理的办法,有些问题确实难以解决。自三产兴办以来,有行政办三产、工会办三产、退管会办三产、武装部办三产、共青团办三产等,这些三产自成体系,政出多门,没有统一协调管理部门,这样不利于三产发展。正如俗语所说:“下面子孙满堂,上面(指市)没有爹娘。”因此,我们希望市府对厂办三产要明确一个部门负责管理,研究制订有关厂办三产的方针政策,指导关心帮助厂办第三产业的发展。

2.应在政策上对厂办第三产业予以优惠照顾。因为当前正在调整结构,深化劳动工资与用工制度改革,打破“大锅饭”,搬掉“铁交椅”,富余人员的安排,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很为重要。而厂办三产是安排富余人员的一条重要途径,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社会安定团结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希望给予“放水养鱼”的政策,使第三产业得到更大发展。

抓住机遇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发行时间:1993-06-20
网站编辑:沈桂堂
  
来源:研究所

经验交流

抓住机遇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集体办主任  沈桂堂

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使第三产业增长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重点加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科技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增强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作用,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第三产业。逐步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服务设施社会化。现有公益型、福利型、事业型的第三产业单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李总理的这段讲话,为我们机电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促进我局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海机电系统兴办第三产业始于1984年,当时开办三产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置富余人员。近年来,我们三产企业正在走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特别是去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与中共中央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传达之后,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了对发展第三产业重要意义的认识,全局形成一个发展第三产业的高潮,全行业呈现了“发展三产促二产,调整二产办三产”的发展态势。截至199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局兴办的第三产业达497户,职工人数达21780人,年销售总额已达7.62亿元,比1991年增长12.8%,年利润达3323.7万元,上交税金达2945.7万元,比1991年增长5,6%,固定资产达到2.16亿元比1991年增长18%,已成为我们机电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

机电行业的第三产业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是一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职工,具有机电工业特色的第三产业。它涉足的经营服务领域渗透到各个行业。主要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商业型,主要经营日用百货、服装、家用电器、农副产品、烟酒糖果、土特产等,也有供应油盐酱醋以及小商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约有130多个单位;二是服务型,主要有旅馆、招待所、餐厅、酒家、汽车出租、团体旅游、劳务输出等,这种类型的企业有98户;三是咨询型,主要是经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工程成套、信息交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有40多个单位;四是生产经营型,主要经营机电产品、备品备件、调试安装、设备维修、特殊专用产品等,这种类型的企业约有229户。几年来我们机电行业兴办的第三产业,为国家为企业为职工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兴办三产不化国家一分钱,通过职工集资或借款等方法搞经营,为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根据统计资料,自1988年至1992年,已累计上交税金达1亿5千万元左右。第二,方便了人民生活,有力地为人民群众解决“购物难、住宿难、吃饭难、乘车难、修理难”作出了贡献。如我局现有各种旅馆招待所67家,有3400多只床位,每年接待旅客28万人次,缓解了上海的住宿难问题。第三,三产企业为主办单位安排大部分富余人员,保证了社会稳定与安定团结。第四,第三产业的兴办为主办单位的产品销售开设了窗口,拓宽了销售渠道,提供了信息,改善了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为扩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发挥了作用。第五,三产企业为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福利条件,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作出了贡献。第六,通过几年来三产企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多种经营的干部队伍,提高了经营业务水平,为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发挥了作用。

我们机电行业发展三产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三个突破。一是思想观念上要有突破。要认真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央5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等文件精神,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把发展三产作为一项战略决策。二是三产规模要有突破。为适应上海建设成多功能全方位的开放城市,从“小打小闹”转为“大打大搞”,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以实力雄厚、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三是经营范围要有突破。三产企业以行业原有的技术优势为依托,延伸功能,优化服务;有的则组织力量开拓全新的经营领域,促三产发展,迎市场挑战。

二、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要按照《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落实三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摆脱主办厂的依附地位,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时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股份合作制转换企业机制,增加企业活力。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办法,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三、积极地开展“二佳一优”活动,紧紧抓住以最佳服务和最佳效益为中心,争创优秀职工,大力加强第三产业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三产队伍建设。我们机电行业的三产协会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人数达700多人次,提高了三产经理、财务、业务等人员的管理水平。

我局兴办第三产业,经过了八年多的努力,尝到了甜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办三产是一个新兴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讨,主要有两个问题:

1.建立与健全对第三产业的管理体制。目前市府没有一个部门分管新兴的厂办三产。因此,对厂办三产政策等问题,没有一个部门负责和关心,各区对厂办的三产仅是收取税金,而各局对厂办三产也没有统一管理的办法,有些问题确实难以解决。自三产兴办以来,有行政办三产、工会办三产、退管会办三产、武装部办三产、共青团办三产等,这些三产自成体系,政出多门,没有统一协调管理部门,这样不利于三产发展。正如俗语所说:“下面子孙满堂,上面(指市)没有爹娘。”因此,我们希望市府对厂办三产要明确一个部门负责管理,研究制订有关厂办三产的方针政策,指导关心帮助厂办第三产业的发展。

2.应在政策上对厂办第三产业予以优惠照顾。因为当前正在调整结构,深化劳动工资与用工制度改革,打破“大锅饭”,搬掉“铁交椅”,富余人员的安排,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很为重要。而厂办三产是安排富余人员的一条重要途径,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为社会安定团结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希望给予“放水养鱼”的政策,使第三产业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