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
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局长 范大政
回顾去年的工作,所以能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获得较快发展,首先是小平同志去年年初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精神,对我们的教育和鼓舞。使我们思想更解放了,胆子更大了,发展的步子也更快了。因此,进一步学习小平同志谈话、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市六届党代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和转变观念,是搞好今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工作的前提。我们强调要继续转变观念,也就是要继续“换脑子”,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以此带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机关转变工作职能。
一、立树大市场的观念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经济,就是维持社会再生产、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生产什么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之后给谁使用等,都将依靠供求关系即市场调节来解决。市场机制调节整个社会经济,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因此,我们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如果不确定以市场为中心的新观念,必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寸步难行。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从上到下都要实行从以生产为中心、计划为导向转以经营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从行业的发展战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都要快速完成这一战略性的转变。
树立大市场的观念,要求我们把眼光从单纯的商品市场,转向更加广阔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物资等要素市场,要学会从市场中获得生产要素,生产出产品后推向市场。建立和发展要素市场已经列入发展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中。但我们还有许多同志不适应这种转变,还是习惯于向上伸手、向外伸手要资金、要技术、要人才、要信息、要原料,自己无法从市场中去获取生产要素,这样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树立大市场的观念,还要求我们把眼光从国内市场转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要学会利用国内和国际的两种资源,生产出产品推向两个市场。当然,国际市场既是前景广阔的大市场,又是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市场。没有“国际水平”,休想进入国际市场。我们的企业只有在国际市场上能经受考验、站住脚跟,才真正称得上是有生机、有活力、有实力的企业。
二、树立大经济的观念
首先,在经济结构即所有制问题上,要打破以往越大越公越好,全民比集体好,集体比个体好,个体比私营好的陈旧观念,以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一个企业的优劣。从二轻的实际出发,要特别重视和倾注主要精力来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现在,轻视甚至歧视集体企业的思想和现象仍然存在,侵占集体资财的事件还时有发生。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抓好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工作。1993年,集体企业的振兴发展要有重大的突破。
树立大经济的观念,还要不断追求经济类型的升级升档,不断跃上新台阶。80年代,我们上海二轻基本实现了劳动技艺密集向技术资金密集,小型分散、粗放经营向适度集中、集约经营,以传统手工业为主向以现代轻工业为主的经济类型的转换。90年代,我们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我们要从单一化的加工业向以工为主,集工贸、工科、工商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从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向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从一般技术的轻工业向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的现代轻工业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类型的新的提高。
三、树立大转换的观念
1993年将是一个“大转换”的年份。企业的机制要转换,政府的职能要转换,而实现这两个转换的基础或前提,就是全局上下的观念要转换。局在化了大量精力制定了今年的经济工作计划后,组织大家集中讨论,就是希望通过思想务虚,以实带虚,以虚促实,实现观念的转变。只有转变了观念,才能想出新思路,迈出新步子,踏上新台阶。
关于转换企业机制市政府已经有了具体部署,实施《条例》的细则(草案)也已经制订,局的经济工作也结合局的实际情况作了规划。当务之急是各个企业要结合各自的情况定出转换机制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扎扎实实地抓落实。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列为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十大任务之一。我局也已经初步制定了方案,并将积极稳妥地加以实施。有些公司、企业的同志担心,局机构进行改革,工作会出现松、乱、散的现象,或者从行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后,会利用手中的“余权”侵犯企业的利益。对此,我们强调,局机构改革必须做到工作不断不乱,服务更加热情周到,作风更加廉洁高效。局机构改革一定做到“三不”:决不会撒手不管二轻企业尤其是集体企业;决不会收回下放给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决不会变成“官商”,只顾自身利益,侵犯行业(公司)和基层企业的利益。
四、树立大竞争的观念
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市场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但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企业在外地同行、乡镇企业,甚至个体经济、私营工厂的咄咄逼人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如何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做到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确实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据分析,我国市场主要有八大竞争。行业竞争,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商品竞争,包括商品数量、质量、品种、价格、款式、交货期等方面的竞争;流通竞争,由单渠道、多环节发展到多渠道、少环节、产销直接见面的购销协作关系;信息竞争,由单纯依靠资料、广告获取信息发展到全国各地建立商情信息组织;服务竞争,由“坐门”等客,发展到“出门找客”、“开门争客”;人才竞争,由单纯利用本地、本单位人才发展到面向全国各地的各行业,聘请“能人”;信誉竞争,由用户登门提意见,发展到主动征求用户意见;广告竞争,向简明、艺术、新奇、寓广告于娱乐的方向发展。在如此广泛、深刻、全面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还是急起应战、奋斗求生?每个企业都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就以人才竞争来看,同在一个局系统,同为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集中的公司,汽配公司在近几年里广招贤才,引进了二三十位经营干部和技术骨干,而有的公司则是走了二三十位正副厂长,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五、树立大生产的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这个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作为脱胎于传统手工业的二轻工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宁为鸡首,不要牛尾的小生产观念;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封闭自守、夜郎自大的庸人作风,还是根深蒂固的,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造成很大的障碍。克服小生产的陋习,树立大生产的观念,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二轻行业是最容易受到他人“侵犯”的行业。我们过去形象的称为“五路夹攻”,现在则已经是“十面埋伏”了。面对这种形势,从大生产的观点出发,我们也可以主动出击。只要市场有需求、企业有能力,也可以搞些业外产品。只要是确有发展前途的,局里同样给予支持和扶持。
观念的更新是长期渐进的过程,不能要求通过一两次会议,就转变长期形成的老观念。但形势的发展已经不容许我们“慢慢来”,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转变观念,为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扫清思想障碍。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二轻工业就会获得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