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海市造纸公司集管办
上海市造纸公司所属企业开办第三产业企业以来,迄今已有7年,在为社会服务,开拓销售渠道、安排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发展缓慢,缺乏正确的创办目的。几年来造纸行业三产虽形成一定规模,但发展不快,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结构调整需要,停留在养活一批劳动力的低级阶段,不讲效益,不向纵深发展。内部分配及经营上受到主办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各种限制。
2.依赖于主办单位,缺乏发挥主观能动性。从造纸行业29户集体性质的三产企业来看,有24户经营纸张,而且极大部分是经营主办厂的纸张,这就势必造成对主办厂的依赖性,其经营状况往往随着主办厂的演变而浮动,主办厂“感冒”,三产企业打“喷嚏”,主办厂销售形势好,自产自销,三产企业就出现无米之炊,反之,主办厂的产品滞销,就与三产企业抢客户,或者三产企业与主办厂抢“跑道”。
3.单体作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造纸行业三产企业单体规模大多很小,多数单位经营品种单一,加之资金短缺,市场信息不灵,无法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4.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科学管理。由于以“养人”为宗旨而办的三产,所吸收进来的全民厂各种富余人员中管理与骨干人员少,因此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目前深入发展的改革形势。
面对造纸行业发展三产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的对策是:
1.要转换机制,创办独立经营实体。在目前深入改革的形势下,必须转变单纯“养活人”的观点,将三产企业办成经济独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要给三产企业以经营自主权,人事调动权,内部分配权,把三产企业从主办厂的附属地位转变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从三产企业吃主办厂“大锅饭”,职工吃集体“大锅饭”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法人。
2.要面向市场发展自己,沪兴经营部的经历证明三产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发展自己。沪兴的主办厂系生产纸浆,没有纸张可供经营部销售,又无现成和热门商品可依赖,靠的是随机应变,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经营部规模小,底子薄,无能力搞大型、高档商品,他们就从造纸浆的木材中挑选可利用的边角料进行加工成地板料出售。当地板料充斥市场时就加工垫仓板、包装箱和小方凳等产品。当市场木制半成品加工需求异军突起时,就转向投入木制半成品加工。几年来随着市场变化而应变,从材料买卖发展到加工各种木制半成品,正是由于适应了市场,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直线上升。同时也武装了自己,添置了设备,增添了企业发展的后劲。沪兴经营部的实践经验说明,三产企业不应是主办厂喂大的孩子,而应是经受市场风雨洗礼的战士,敢于走向市场,在竞争中求发展。
3.要发挥纸张的多种功能,开发多种经营。造纸行业三产企业不能光停留在单纯的纸张买卖,可以搞高档的包装、礼品袋,一次性的衣、帽等,要充分发挥纸张的多种功能,搞多种经营。造纸行业三产企业既要经营纸张,也要发展其他商品经营,可以搞业外产品,也可搞各种社会服务,如餐厅、商行、小客车等等服务性项目。
4.要有的放矢,搞特色经营。目前办三产如雨后春笋,要在经营中取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努力创办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哄而上盲目经营。波隆经营部经向市场调查,发现该地区周围的文化用品网点少,而大、中、小学却不少,因而他们开办文化用品门市部,弥补了该地区文化用品的不足,结果生意兴隆。
5.走经济合作联合经营道路。造纸行业三产企业各自为战,势单力薄,资金不足,无拳头产品,无竞争能力。因此,不能囿于原来的经营范围和模式,必须大胆跨出行业,跨地区发展,走联合经营道路。可以与街道、地区及外省市联营联销,利用行业中一些市口好的优势,发展各种服务业,甚至房地产等业务。还可以联合建立运输实体,发挥群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