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上下联动抓改革 面向市场求发展
发行时间:1993-02-20
网站编辑: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上下联动抓改革  面向市场求发展

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

当前,面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全面铺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如何加快转换机制,把集体企业推向市场,进一步搞活企业,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通过上下联动抓改革,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转换机制方面,探索了多种途径,有了新的进展。

一、组建公司办实体,逐步改革城镇集体工业的管理体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往市、县两级都是联社和行政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样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集体经济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弊端一是政社不分,以政代社,往往习惯依赖传统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二是联社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开展经营业务活动;三是联社经济实力不强,调控手段、服务手段逐步弱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把联社真正办成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在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改革管理体制的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改革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先后有6个县组建了工业总公司。工业总公司根据“精简、  高效、务实”的原则,对原有的联社、行政管理局机构,撤并科室,裁减冗员,转变职能,明确责任,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成经营服务等多种职能,逐步实现以资产为纽带联结企业,用经济办法管理企业。工业总公司,经过工商登记,已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积极兴办经济实体。目前普遍通过建造大楼、开办商场、开辟房地产经营业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与外省市联营办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以贸易带动实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经济格局。这不仅为下岗富余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而且大大增强了联社的经济实力。目前,市联社也正在积极筹建上海郊县城镇集体工业总公司,在努力办好原有的5个经济实体的同时,充分运用浦东开发的优惠政策,抽调人员兴办一批新的经济实体,以增强市联社的经济实力,更好地为基层企业服务。

二、企业内部改革逐步深入,转换经营机制开始起步。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的重点是落实企业的自主权”。今年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内部改革,采用多种模式,探索多种途径,都是紧扣转换经营机制,落实城镇城镇集体企业《条例》中规定的10项自主权而进行的。企业内部改革,搞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三种形式。

1.股份合作制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目前,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中已有14户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根据市体改办、市经委等六个部门联合制订的《试点办法》,清理资产,搞好资产评估,明确产权归属;订立合股经营协议,合理确定股份构成;制订实施方案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在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确定企业的税后留利20%为公积金,用于发展生产,抵补亏损;20%为积累金,记入职工名下转为个人股,用于扩大再生产;20%为福利基金;40%为分红基金。由于试点单位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一般都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又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长兼任厂长(经理)或另外聘任厂长(经理),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同时依靠职工加强民主管理,从而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履行合同,真正落实了自主权。开展试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弱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的自我投入意识、风险意识都有所增强,初步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2.上岗合同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稳步开展,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去年以来,已有94户企业开展了上岗合同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占面上企业的30%,预计到年底将有50%的企业进行试点“双合同制”的试点,实质上是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它对企业实行自主用工、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起到了催化作用。试点单位用工双向选择,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通过竞争的上岗职工有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学技术、促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比照“三资”企业政策,实行“放开经营”的试点。目前“三资”的企业机制比较灵活,自主权比较大。去年在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中,选择一批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途,管理基础较好,领导班子团结开拓的企业,实行“放开经营”试点。目前只有上海县的3户企业开展了这项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来看,试点企业的自主权大为增强,基本落实了集体企业的五自主权利(企业自己管、盈亏自己负、干部自己选、工人自己招、分配自己定),为企业推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树立市场观念,面向市场求发展。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方面,去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转换机制的任务远远还没有完成。当前,转换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关键要树立市场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在产品经济时代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是多么不相适应,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换了新的脑筋,才能在体制上和机制上有大的突破。学习十四大文件,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要从以计划为龙头变为以市场为龙头,从围绕计划转变为围绕市场转,从跟着计划走变为跟着市场走。要分析市场行情,研究市场信息,用新的观念认识市场、培育市场,在研究政策、制订规划和生产计划,以及指导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以市场为前提,促使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人才培养、财务制度等方面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接轨,实现“从市场上来,到市场上去”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上下联动抓改革 面向市场求发展
发行时间:1993-02-20
网站编辑: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上下联动抓改革  面向市场求发展

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

当前,面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全面铺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如何加快转换机制,把集体企业推向市场,进一步搞活企业,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通过上下联动抓改革,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转换机制方面,探索了多种途径,有了新的进展。

一、组建公司办实体,逐步改革城镇集体工业的管理体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离不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往市、县两级都是联社和行政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这样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集体经济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弊端一是政社不分,以政代社,往往习惯依赖传统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二是联社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能独立开展经营业务活动;三是联社经济实力不强,调控手段、服务手段逐步弱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把联社真正办成集体企业的联合经济组织,在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改革管理体制的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改革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先后有6个县组建了工业总公司。工业总公司根据“精简、  高效、务实”的原则,对原有的联社、行政管理局机构,撤并科室,裁减冗员,转变职能,明确责任,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成经营服务等多种职能,逐步实现以资产为纽带联结企业,用经济办法管理企业。工业总公司,经过工商登记,已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积极兴办经济实体。目前普遍通过建造大楼、开办商场、开辟房地产经营业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与外省市联营办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以贸易带动实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经济格局。这不仅为下岗富余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而且大大增强了联社的经济实力。目前,市联社也正在积极筹建上海郊县城镇集体工业总公司,在努力办好原有的5个经济实体的同时,充分运用浦东开发的优惠政策,抽调人员兴办一批新的经济实体,以增强市联社的经济实力,更好地为基层企业服务。

二、企业内部改革逐步深入,转换经营机制开始起步。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转换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的重点是落实企业的自主权”。今年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内部改革,采用多种模式,探索多种途径,都是紧扣转换经营机制,落实城镇城镇集体企业《条例》中规定的10项自主权而进行的。企业内部改革,搞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三种形式。

1.股份合作制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目前,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中已有14户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根据市体改办、市经委等六个部门联合制订的《试点办法》,清理资产,搞好资产评估,明确产权归属;订立合股经营协议,合理确定股份构成;制订实施方案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申报审批手续。在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确定企业的税后留利20%为公积金,用于发展生产,抵补亏损;20%为积累金,记入职工名下转为个人股,用于扩大再生产;20%为福利基金;40%为分红基金。由于试点单位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一般都召开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又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长兼任厂长(经理)或另外聘任厂长(经理),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同时依靠职工加强民主管理,从而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履行合同,真正落实了自主权。开展试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弱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的自我投入意识、风险意识都有所增强,初步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

2.上岗合同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稳步开展,成为深化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去年以来,已有94户企业开展了上岗合同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占面上企业的30%,预计到年底将有50%的企业进行试点“双合同制”的试点,实质上是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它对企业实行自主用工、自主用人、自主分配,起到了催化作用。试点单位用工双向选择,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通过竞争的上岗职工有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学技术、促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比照“三资”企业政策,实行“放开经营”的试点。目前“三资”的企业机制比较灵活,自主权比较大。去年在郊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中,选择一批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途,管理基础较好,领导班子团结开拓的企业,实行“放开经营”试点。目前只有上海县的3户企业开展了这项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来看,试点企业的自主权大为增强,基本落实了集体企业的五自主权利(企业自己管、盈亏自己负、干部自己选、工人自己招、分配自己定),为企业推向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树立市场观念,面向市场求发展。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方面,去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转换机制的任务远远还没有完成。当前,转换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关键要树立市场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在产品经济时代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是多么不相适应,只有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换了新的脑筋,才能在体制上和机制上有大的突破。学习十四大文件,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要从以计划为龙头变为以市场为龙头,从围绕计划转变为围绕市场转,从跟着计划走变为跟着市场走。要分析市场行情,研究市场信息,用新的观念认识市场、培育市场,在研究政策、制订规划和生产计划,以及指导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以市场为前提,促使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人才培养、财务制度等方面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接轨,实现“从市场上来,到市场上去”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