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政治领导核心
发行时间:1992-06-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辅导讲话】

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政治领导核心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辅导讲话之六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这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那末,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表现在哪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个企业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领导班子的强与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企业党组织要成为政治领导核心,必须致力于领导班子建设。“一班人”的建设搞好了,有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能带领广大职工同甘共苦的领导班子,党组织的工作就有了切实保证。而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开放步伐中,领导班子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应做好四项工作。

    第一,要保证党政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企业的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用自己的言行带领干部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工作。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中,个别领导干部由于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出了问题,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走到了对立面。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必须牢牢记取。

    第二,要教育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领导职权。企业领导班子中的成员都有一定职权,然而这些职权是党和职工群众给的。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广大职工给的权利要为广大职工谋利益,而决不能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企业的党组织必须教育并促使班子成员廉洁奉公,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

    第三,要协调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使班子成员在工作中顾全大局、相互支持,搞五湖四海。一班人的团结协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平同志这次到上海等地的谈话中强调,一个班子成员团结协调,整体水平就高,战斗力就强;相反,个人水平再高,互相不团结,搞内耗,整体水平就低,战斗力就弱。企业党组织要从这方面下功夫,使领导班子成员互相容让、互相谅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搞好团结。

    第四,要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研究问题,从群众利益出发解决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使党的政策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领导作风。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过去,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团结了人民大众,夺取了革命政权;现在,在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职工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之,集体企业党组织要把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使企业的领导班子达到党中央提出的五个必须,即必须是一个政治上合格的班子;必须是一个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班子;必须是一个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奋进的班子;必须是一个组织健全、结构合理的班子;必须是一个制度健全、有较强的解决自身矛盾能力的班子。集体企业建立起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成为排头兵。

    二、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条例》规定,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要“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中心任务和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政治优势就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影响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它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物的管理工作而言,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首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集体企业按照全民的模式进行管理、经营和分配,形成了“二国营”格局。这“二国营”的模式束缚了集体企业干部群众的手脚,削弱了集体企业的优势。《条例》的公布实施,将推动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按照集体企业的性质、特点,恢复和落实集体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灵活经营机制,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完成这项改革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必须进行艰苦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它包括各种内容的教育。集体企业党组织应结合贯彻落实《条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抓好四个教育。

    第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平同志讲,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变。告诉我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是长期工作,是企业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它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我国人民几十年革命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抓好这个教育,使干部群众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坚持对外开放,把准企业的正确方向。

    第二,广泛组织宣传学习《条例》。使企业的每一职工熟悉了解《条例》内容,掌握《条例》主要精神,从而自觉地维护和贯彻落实《条例》。这样,《条例》的实施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可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武器,大张旗鼓造声势,形成一个人人学《条例》、议《条例》、贯彻《条例》的热潮。

    第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教育。党组织加强这方面教育,是贯彻《条例》必不可少的。《条例》规定,集体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奖惩职工等方案制度,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由于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企业职工奖罚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尚存在,改变和扭转这种状况,理顺原来已搞乱的思想,需要经常不断地教育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三者利益,使他们认识到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奖勤罚懒,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是搞活企业、搞活经济的必要条件,作为集体企业的职工应该顾全大局,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

    第四,反腐蚀、反和平演变的教育。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东西,包括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侵蚀企业职工队伍。和平演变的危险在我们中国不但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正在加剧。对此,企业党组织不可低估。要从平时做起,加强这方面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拒腐防变能力。

    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坚持与企业的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并渗透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灵活方法。既要有面上的宣传教育,学习讨论,又要开展谈心活动,了解职工的疾苦,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认真加以疏导。同时要贯彻表扬为主、鼓励先进的原则。当前,可结合市委市府树立的十面红旗、十大标兵和本企业先进集体、个人的事迹,组织学习。这样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条例》规定,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根据《条例》的规定,集体企业的党组织在保证监督方面应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也就是要体现出“三保证”。

    第一,要保证企业民主管理顺利进行。民主管理是集体企业的一大特色,它是从民主办社发展而来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内容。保证民主管理在企业得以实施,要按照《条例》第27条、33条、34条和35条的规定,保证职工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保证职代会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企业职工工资形式、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和分红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等,都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而不能由厂长说了算或由党政班子说了算。党组织应予严格监督,避免职代会徒有形式。企业的厂长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聘用、解聘,党组织应搞好干部考察,引导职工按照厂长必须具备的条件,民主选举厂长。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并参与重大活动,帮助厂长聘用好干部,按照《条例》规定的厂长职权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要保证企业按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办事。在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搞活集体企业经济中,党组织必须把好政策关,使企业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对违反《条例》的行为,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力求解决在萌芽之中。

    第三,要保证群众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主义企业要体现群众的利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责任,关心其班子建设、听取其工作汇报、研究其重大问题,支持其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工作,以便更好地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企业的群众工作活跃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

    四、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哪里的党组织建设得好,并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那里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今天,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仍然是集体企业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党员进行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还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党风党纪教育。但这里最基本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近两年来开展的“双基”教育,以及今年起步的党史教育,都属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础知识范畴。让广大党员了解、掌握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的规律,即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路线、党的领导、党员条件和标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等,从而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评选优秀党员。根据上级党委确定的条件,发动党员制订争做优秀党员的规划和措施,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党员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党员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民主评议,使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地争当一名合格党员。

    企业党组织只有把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重点抓住了、抓好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但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增强企业党政工作的透明度。凡是企业党政大政方针的确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都应该对党员“领先一步”,都应该在事前让党员了解,向党员提出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从而使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特别是改革方案的实施中,不怕苦、不怕难,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起开路先锋作用,成为群众的表率。

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政治领导核心
发行时间:1992-06-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辅导讲话】

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政治领导核心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辅导讲话之六

    《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是集体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这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那末,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表现在哪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个企业的好与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领导班子的强与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企业党组织要成为政治领导核心,必须致力于领导班子建设。“一班人”的建设搞好了,有一个团结战斗、坚强有力、能带领广大职工同甘共苦的领导班子,党组织的工作就有了切实保证。而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开放步伐中,领导班子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应做好四项工作。

    第一,要保证党政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企业的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用自己的言行带领干部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工作。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中,个别领导干部由于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出了问题,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走到了对立面。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必须牢牢记取。

    第二,要教育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领导职权。企业领导班子中的成员都有一定职权,然而这些职权是党和职工群众给的。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广大职工给的权利要为广大职工谋利益,而决不能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企业的党组织必须教育并促使班子成员廉洁奉公,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考验。

    第三,要协调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使班子成员在工作中顾全大局、相互支持,搞五湖四海。一班人的团结协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平同志这次到上海等地的谈话中强调,一个班子成员团结协调,整体水平就高,战斗力就强;相反,个人水平再高,互相不团结,搞内耗,整体水平就低,战斗力就弱。企业党组织要从这方面下功夫,使领导班子成员互相容让、互相谅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搞好团结。

    第四,要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考虑问题、研究问题,从群众利益出发解决问题,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拥护,使党的政策变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领导作风。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过去,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团结了人民大众,夺取了革命政权;现在,在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更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职工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

    总之,集体企业党组织要把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使企业的领导班子达到党中央提出的五个必须,即必须是一个政治上合格的班子;必须是一个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班子;必须是一个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奋进的班子;必须是一个组织健全、结构合理的班子;必须是一个制度健全、有较强的解决自身矛盾能力的班子。集体企业建立起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成为排头兵。

    二、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条例》规定,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要“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中心任务和重要职责。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政治优势就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影响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它相对于生产过程中物的管理工作而言,处于整个企业管理的首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长期以来,集体企业按照全民的模式进行管理、经营和分配,形成了“二国营”格局。这“二国营”的模式束缚了集体企业干部群众的手脚,削弱了集体企业的优势。《条例》的公布实施,将推动集体企业深化改革,按照集体企业的性质、特点,恢复和落实集体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灵活经营机制,增强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完成这项改革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必须进行艰苦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面广量大,它包括各种内容的教育。集体企业党组织应结合贯彻落实《条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抓好四个教育。

    第一,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小平同志讲,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变。告诉我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育是长期工作,是企业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它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是我国人民几十年革命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抓好这个教育,使干部群众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深化企业改革,坚持对外开放,把准企业的正确方向。

    第二,广泛组织宣传学习《条例》。使企业的每一职工熟悉了解《条例》内容,掌握《条例》主要精神,从而自觉地维护和贯彻落实《条例》。这样,《条例》的实施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可结合本企业实际,进行宣传教育,运用各种宣传武器,大张旗鼓造声势,形成一个人人学《条例》、议《条例》、贯彻《条例》的热潮。

    第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教育。党组织加强这方面教育,是贯彻《条例》必不可少的。《条例》规定,集体企业要制定相应的按劳分配、入股分红、奖惩职工等方案制度,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由于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企业职工奖罚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尚存在,改变和扭转这种状况,理顺原来已搞乱的思想,需要经常不断地教育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三者利益,使他们认识到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奖勤罚懒,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是搞活企业、搞活经济的必要条件,作为集体企业的职工应该顾全大局,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企业的优良传统。

    第四,反腐蚀、反和平演变的教育。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东西,包括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侵蚀企业职工队伍。和平演变的危险在我们中国不但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正在加剧。对此,企业党组织不可低估。要从平时做起,加强这方面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拒腐防变能力。

    企业党组织在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坚持与企业的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并渗透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联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灵活方法。既要有面上的宣传教育,学习讨论,又要开展谈心活动,了解职工的疾苦,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认真加以疏导。同时要贯彻表扬为主、鼓励先进的原则。当前,可结合市委市府树立的十面红旗、十大标兵和本企业先进集体、个人的事迹,组织学习。这样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条例》规定,党在集体企业的基层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根据《条例》的规定,集体企业的党组织在保证监督方面应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也就是要体现出“三保证”。

    第一,要保证企业民主管理顺利进行。民主管理是集体企业的一大特色,它是从民主办社发展而来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内容。保证民主管理在企业得以实施,要按照《条例》第27条、33条、34条和35条的规定,保证职工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保证职代会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企业职工工资形式、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和分红方案、职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关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企业重要规章制度等,都必须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而不能由厂长说了算或由党政班子说了算。党组织应予严格监督,避免职代会徒有形式。企业的厂长由职代会选举、罢免、聘用、解聘,党组织应搞好干部考察,引导职工按照厂长必须具备的条件,民主选举厂长。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并参与重大活动,帮助厂长聘用好干部,按照《条例》规定的厂长职权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要保证企业按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办事。在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搞活集体企业经济中,党组织必须把好政策关,使企业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对违反《条例》的行为,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力求解决在萌芽之中。

    第三,要保证群众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社会主义企业要体现群众的利益,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对工会、共青团的领导责任,关心其班子建设、听取其工作汇报、研究其重大问题,支持其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工作,以便更好地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企业的群众工作活跃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开展。

    四、教育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哪里的党组织建设得好,并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那里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今天,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仍然是集体企业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党员进行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础知识教育,又要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还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党风党纪教育。但这里最基本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近两年来开展的“双基”教育,以及今年起步的党史教育,都属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础知识范畴。让广大党员了解、掌握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和自身建设的规律,即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纲领和路线、党的领导、党员条件和标准、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等,从而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党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评选优秀党员。根据上级党委确定的条件,发动党员制订争做优秀党员的规划和措施,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党员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党员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民主评议,使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自觉地争当一名合格党员。

    企业党组织只有把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重点抓住了、抓好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比较容易解决了。但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增强企业党政工作的透明度。凡是企业党政大政方针的确定,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都应该对党员“领先一步”,都应该在事前让党员了解,向党员提出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从而使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特别是改革方案的实施中,不怕苦、不怕难,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起开路先锋作用,成为群众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