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欧文及其合作思想
发行时间:1992-04-20
网站编辑:余莉
来源:研究所

【合作思想史话】

欧文及其合作思想

余    莉

欧文的一生

    欧文(1771-1858),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幼时家境贫寒,10岁离家独自谋生。20岁时被一个纺纱厂聘为经理。在他的管理下,工厂蒸蒸日上。1799年,欧文购买了一家大棉纺厂,开始全力经营这个改名为新拉纳克的企业,成为英国著名的企业家。

    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正蓬勃发展,农民失去土地,小生产者沦为无产阶级,他们被迫成为雇佣工人,接受资本家的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欧文对工人的处境非常同情,在管理新拉纳克棉纺厂时,就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工人的每天劳动时间从13~14小时减少为10.5小时,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还为孩子们建立了幼儿园、学校。特别是1806年,由于棉花的禁运,许多棉纺厂解雇了工人,而欧文决定工厂暂时停产,工人保留全部工资。他的做法深受工人的欢迎。从此,欧文成了有名望的慈善家。

    1815年以后,欧文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消除失业的运动中去。1817年3月,写成了“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提出“消灭失业必须广泛地建立合作新村和合作工厂”的观点,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合作思想的论述。在经营、管理工厂的实践中,他逐渐发现工人生产的财富同他们实际获得的财富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他说:“30年中,除偿付一切开销和支付资本年息五厘以外,还有30万英镑以上的利润分给了股东”?那么,这样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经过一系列的数字统计、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欧文认识到企业的利润来自对工人的剥削,利润是工人的劳动成果,应属于工人。因此,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不满。在1820年,应邀所写的《致拉纳克郡报告》一文中,提出解除公众贫困和不满情绪的方法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联合劳动、联合消费的制度,说明欧文合作观点的成熟,体现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从此,他从一个资产阶级的慈善家转变为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不满足于思想理论上的探索,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试验他关于合作制的种种设想。欧文是一位勇敢的实践家。

    1824年,欧文毅然离开了新拉纳克工厂,与他的四个儿子一起来到了美国。在印第安那州,他买下三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颁布了《新和谐平等公社组织法》,并对社员进行最好的智育、德育、体育的教育。在公社建立初期,人们蜂拥而来,集体劳动,各尽所能,商店无偿供给必需品,学校对儿童义务教育,大家生活得幸福、和睦。但几个月之后,这个理想社会就由于宗教、民族、经济等问题出现了矛盾,产生了分歧,处于分裂状态。外部又经不住资本主义竞争的冲击。欧文虽竭力挽救但终于在1828年宣告公社解散,为此他损失了四万英镑。从美国回来后,欧文继续推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计划。1832年在伦敦成立了“劳动公平交换市场”,用“劳动券”代替货币,改造流通领域。但交换市场只存在了三年就关闭。1839~1845年,欧文和他的支持者在英格兰南部的汉普郡组建名为“协和大厦”或“皇后林新村”的公社,欧文任公社的名义总管。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技术工人纷纷加入。公社还为儿童设立了幼儿园,建立了初等学校。当时社会人士称赞他们是在贫穷的人民中创造并分享财富,在无知的人民中实施教育,在缺少工作机会的人民中扩大就业的可能性。但由于公社内部的不团结,公社于1845年结束。

欧文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还亲自参加了英国的工人运动。1933年10月,在他的主持下,在伦敦成立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全国产业部门大联盟”,短短几个月,联盟的成员就发展到几十万人,并掀起了全国性的罢工浪潮。但欧文后来逐渐同工人阶级疏远了。

欧文的合作思想

    欧文的合作思想是他整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7年,欧文在《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中,提出了成立合作公社,首次提出了合作思想。他认为为了使人民摆脱贫困和失业,必须为孩子们安排实用的教育;为成年人提供适当的劳动;使他们生活在利益和义务密切结合的环境中,也就是合作新村中,这是工农业相结合的生产组织。

    以后一个时期,欧文的合作思想又有了发展。特别是1820年的《致拉纳克郡报告》,表明他的合作思想的成熟。在报告中,他进一步阐述了以合作新村为基础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计划。新村应具备城市住宅和乡村住宅拥有的一切优点,避免这两种社会的种种弊端;新村应是大的平行四边形,这是适应协作社内部安排的兼备各种最大优点的形式。欧文十分重视教育工作,认为教育要同生产密切结合,协作社的种种工作,其实就是教育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将尽其所能轮流参加新村的一项或多项工作,因为全体社员的权利义务一律平等。公社的管理机构,根据公民的能力和公共利益分配公民工作;按照他们的需要分配公社的劳动产品。公社中的积累,只是储存产品以防歉收,或者用来同邻近公社交换。欧文指出,在这种制度下,没有阻碍生产的情况,而有种种促进生产的便利条件。

    1824年,欧文为新和谐公社制定的《组织法》是他合作思想的完整体现,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组织法》中,欧文着重强调了以下的原则:

    1.社员平等的原则。组织法规定:所有的成年人,不分性别和地位,权利一律平等;随着体力和智力的适应程度而变化的义务一律平等;在人类大家庭中,任何人生来都没有在财产或待遇上高于他人的特权。平等原则是合作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是合作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区别,也是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的重要区别。

    2.财产公有的原则。组织法明确宣布“财产公有”,认为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必然引起竞争、敌视、嫉妒、纷争、贫穷、奴役等,因此,要实行财产公有的原则。

    3.互助合作的原则。只有当人们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时,才会使工作有效率,生活幸福,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全体成员在工作和娱乐中要通力合作。

    4.民主管理的原则。立法权属于由年满二十一岁的社员组成的全体大会;行政权属于由全体大会选举产生的书记、司库等;公社成立执行理事会,领导、监督、执行各项工作。

    5.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任何人要想成为新社员,都必须经全体大会的多数通过。任何人都有权退社,但是应在一星期以前把本人的意愿通知公社。

    6.重视教育的原则。组织法规定:公社的首要任务,将使全体社员在体、德、智方面经常受到最好的教育。

    欧文设想的合作新村,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每个合作新村是一个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全体成员都被分配给与其年龄、特长相适应的工作,各尽所能,并实行按需分配。这是欧文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欧文的合作思想是属于空想的不成熟的理论。他反对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和平途径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结果自然一切落空。但是应该看到,在欧文的合作思想中,预示了共产主义的一些真理,如财产公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城乡结合、教育与生产结合等。欧文是世界上合作社最早的倡导者,他是合作事业的先驱,值得我们崇敬。

欧文及其合作思想
发行时间:1992-04-20
网站编辑:余莉
  
来源:研究所

【合作思想史话】

欧文及其合作思想

余    莉

欧文的一生

    欧文(1771-1858),是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幼时家境贫寒,10岁离家独自谋生。20岁时被一个纺纱厂聘为经理。在他的管理下,工厂蒸蒸日上。1799年,欧文购买了一家大棉纺厂,开始全力经营这个改名为新拉纳克的企业,成为英国著名的企业家。

    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正蓬勃发展,农民失去土地,小生产者沦为无产阶级,他们被迫成为雇佣工人,接受资本家的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欧文对工人的处境非常同情,在管理新拉纳克棉纺厂时,就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把工人的每天劳动时间从13~14小时减少为10.5小时,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童工,还为孩子们建立了幼儿园、学校。特别是1806年,由于棉花的禁运,许多棉纺厂解雇了工人,而欧文决定工厂暂时停产,工人保留全部工资。他的做法深受工人的欢迎。从此,欧文成了有名望的慈善家。

    1815年以后,欧文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消除失业的运动中去。1817年3月,写成了“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提出“消灭失业必须广泛地建立合作新村和合作工厂”的观点,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合作思想的论述。在经营、管理工厂的实践中,他逐渐发现工人生产的财富同他们实际获得的财富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他说:“30年中,除偿付一切开销和支付资本年息五厘以外,还有30万英镑以上的利润分给了股东”?那么,这样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经过一系列的数字统计、调查研究、仔细分析,欧文认识到企业的利润来自对工人的剥削,利润是工人的劳动成果,应属于工人。因此,欧文对资本主义制度严重不满。在1820年,应邀所写的《致拉纳克郡报告》一文中,提出解除公众贫困和不满情绪的方法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联合劳动、联合消费的制度,说明欧文合作观点的成熟,体现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从此,他从一个资产阶级的慈善家转变为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不满足于思想理论上的探索,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试验他关于合作制的种种设想。欧文是一位勇敢的实践家。

    1824年,欧文毅然离开了新拉纳克工厂,与他的四个儿子一起来到了美国。在印第安那州,他买下三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颁布了《新和谐平等公社组织法》,并对社员进行最好的智育、德育、体育的教育。在公社建立初期,人们蜂拥而来,集体劳动,各尽所能,商店无偿供给必需品,学校对儿童义务教育,大家生活得幸福、和睦。但几个月之后,这个理想社会就由于宗教、民族、经济等问题出现了矛盾,产生了分歧,处于分裂状态。外部又经不住资本主义竞争的冲击。欧文虽竭力挽救但终于在1828年宣告公社解散,为此他损失了四万英镑。从美国回来后,欧文继续推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计划。1832年在伦敦成立了“劳动公平交换市场”,用“劳动券”代替货币,改造流通领域。但交换市场只存在了三年就关闭。1839~1845年,欧文和他的支持者在英格兰南部的汉普郡组建名为“协和大厦”或“皇后林新村”的公社,欧文任公社的名义总管。当地的农民、手工业者、技术工人纷纷加入。公社还为儿童设立了幼儿园,建立了初等学校。当时社会人士称赞他们是在贫穷的人民中创造并分享财富,在无知的人民中实施教育,在缺少工作机会的人民中扩大就业的可能性。但由于公社内部的不团结,公社于1845年结束。

欧文在进行实验的同时,还亲自参加了英国的工人运动。1933年10月,在他的主持下,在伦敦成立了“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全国产业部门大联盟”,短短几个月,联盟的成员就发展到几十万人,并掀起了全国性的罢工浪潮。但欧文后来逐渐同工人阶级疏远了。

欧文的合作思想

    欧文的合作思想是他整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7年,欧文在《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中,提出了成立合作公社,首次提出了合作思想。他认为为了使人民摆脱贫困和失业,必须为孩子们安排实用的教育;为成年人提供适当的劳动;使他们生活在利益和义务密切结合的环境中,也就是合作新村中,这是工农业相结合的生产组织。

    以后一个时期,欧文的合作思想又有了发展。特别是1820年的《致拉纳克郡报告》,表明他的合作思想的成熟。在报告中,他进一步阐述了以合作新村为基础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计划。新村应具备城市住宅和乡村住宅拥有的一切优点,避免这两种社会的种种弊端;新村应是大的平行四边形,这是适应协作社内部安排的兼备各种最大优点的形式。欧文十分重视教育工作,认为教育要同生产密切结合,协作社的种种工作,其实就是教育的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他认为,所有的人都将尽其所能轮流参加新村的一项或多项工作,因为全体社员的权利义务一律平等。公社的管理机构,根据公民的能力和公共利益分配公民工作;按照他们的需要分配公社的劳动产品。公社中的积累,只是储存产品以防歉收,或者用来同邻近公社交换。欧文指出,在这种制度下,没有阻碍生产的情况,而有种种促进生产的便利条件。

    1824年,欧文为新和谐公社制定的《组织法》是他合作思想的完整体现,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组织法》中,欧文着重强调了以下的原则:

    1.社员平等的原则。组织法规定:所有的成年人,不分性别和地位,权利一律平等;随着体力和智力的适应程度而变化的义务一律平等;在人类大家庭中,任何人生来都没有在财产或待遇上高于他人的特权。平等原则是合作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是合作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区别,也是合作经济和股份经济的重要区别。

    2.财产公有的原则。组织法明确宣布“财产公有”,认为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必然引起竞争、敌视、嫉妒、纷争、贫穷、奴役等,因此,要实行财产公有的原则。

    3.互助合作的原则。只有当人们联合起来共同行动时,才会使工作有效率,生活幸福,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全体成员在工作和娱乐中要通力合作。

    4.民主管理的原则。立法权属于由年满二十一岁的社员组成的全体大会;行政权属于由全体大会选举产生的书记、司库等;公社成立执行理事会,领导、监督、执行各项工作。

    5.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任何人要想成为新社员,都必须经全体大会的多数通过。任何人都有权退社,但是应在一星期以前把本人的意愿通知公社。

    6.重视教育的原则。组织法规定:公社的首要任务,将使全体社员在体、德、智方面经常受到最好的教育。

    欧文设想的合作新村,是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每个合作新村是一个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全体成员都被分配给与其年龄、特长相适应的工作,各尽所能,并实行按需分配。这是欧文合作思想的基本内容。

    欧文的合作思想是属于空想的不成熟的理论。他反对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和平途径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结果自然一切落空。但是应该看到,在欧文的合作思想中,预示了共产主义的一些真理,如财产公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城乡结合、教育与生产结合等。欧文是世界上合作社最早的倡导者,他是合作事业的先驱,值得我们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