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企业改革探讨】
集体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求生存与发展
汪春荣 陈荣浩 应胜甫
十余年来,上海轻工集体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建厂后忽视调理,因而大部分企业没有摆脱全民扶办厂的扶持,自治能力很差,可谓“后天失调”。从生产结构来看,目前这些集体企业大致形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有独立产品,生产经营自主,具备独立法人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已形成独立的生产经营体系,企业建制,各项运行机制都比较齐全,并拥有自己的厂房设备,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但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缺乏后劲。
第二类,为全民扶办厂加工配套生产为主,基本具备独立法人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虽无(或仅有少数)独立产品,但已基本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管理体制比较齐全,并拥有一定的生产设施,但由于缺乏面向市场的独立产品,靠加工收入维持生计,经济效益不佳,企业发展艰难。
第三类,完全依附于全民扶办厂,在全民厂混岗生产,实际上并不具备独立法人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大多属于“四无”(无生产设施、无资金、无产品、无技术)或接近“四无”的企业,职工在全民厂混岗,造成厂中有厂,法人管法人的局面,管理体制交叉,弊病多,矛盾大。加之这些企业目前都处于亏损或面临亏损状况,潜伏着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企业难以生存,更无发展前途。
从独立性来看,第一类企业已基本摆脱了对全民扶办厂的依附,走出了一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类企业约占全部轻工集体企业户数的40%左右,其人均创利水平是全局集体企业人均创利的1.7倍。而第二第三类企业则基本上没有摆脱对全民扶办厂的依附, 尤其是第三类企业,可以说是完全依附于全民扶办厂,躺在全民扶办厂身上过日子。这两类企业占了全局集体企业户数的60%左右,其人均创利水平只有全局集体企业人均创利的五分之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入,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按价值规律办事的多了,“承担义务”的少了,集体企业再要依附于全民扶办厂过日子,就越来越靠不住了。因此,上海轻工集体企业在“八五”期间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摆脱对扶办厂的依附,实现能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目标。为此,提出如下对策与措施:
一、坚持按集体经济的性质、特征,完善企业的自主经营体制,增强企业的活力
完善集体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体制,是使集体企业能够自我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要遵循集体经济的性质和特征,实行配套改革,让集体企业的经营自己管,风险自己担,分配自己定,干部自己选,职工自己招,盈亏自己负,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落实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主权、民主管理权),“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上。
各行业公司应做好集体企业自主经营的有关工作,逐步解决集体企业由扶办厂“代管”的问题。集体企业作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独立企业,其隶属关系应统一归口各行业公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政策上积极扶持”。各扶办厂要帮助集体企业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二、按照“扶一批、稳一批、并一批”的基本思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尽快解决企业“混岗”问题
根据轻工集体企业现有的三种类型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通过“扶一批、稳一批、并一批”的方针来解决集体企业的自我生存问题。即对第一类企业,要重点扶持,支持企
业搞技措项目,开发新产品,加强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扩大销售,
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成为轻工集体企业的骨干。对第二类企业,要稳定他们与全民扶办厂的协作配套关系,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创造条件,稳中求进。对第三类企业,要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用兼并、承包等形式予以逐步解决。
企业“混岗”是集体经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产物,有其历史根源。由于混岗企业都是“四无”企业,没有自我生存的条件,发展更无希望。鉴于这些企业在长期混岗中,已与全民扶办厂形成一种互相依靠、互相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关系,因此,对这类企业,只有从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入手,通过“关、停、并、转”等形式,让其纳入全民扶办厂,成为扶办厂的一个组成部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
三、抓紧技术进步,加速新产品开发步伐
切实抓紧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是企业尽快摆脱依附,实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是与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力息息相关的,集体企业以市场调节为主,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不断开发新产品,及时投放市场,占领市场,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保持其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集体企业要加强应变能力,发挥“船小调头快”的优势,看准市场及时有效地开发新产品。集体企业产品开发不应受行业的限制,要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各类新产品。
为支持企业抓紧技术改造,增添企业后劲,局每年将拿出一定资金作为项目贷款效益奖和流动资金管理奖。
为保证三年规划期间新产品开发投产计划的实现,局将对有独立产品的集体企业实行“新产品开发否决权”。有独立产品和自销权的企业应将开发的新产品按规定程序上报局、市经委列入科技开发项目以取得政策上的优惠。各公司要加强对集体企业技措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的指导和管理。
四、加紧培训、积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对科技人员的培养、人才开发,关系到企业的兴旺发达。集体企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更应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发掘现有科技人员的潜力,加速科技人员的再培养,大量引进科技人才。
为支持技术人员安心在集体企业工作,局应根据集体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优惠措施,以鼓励为集体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技术人员。
为确实支持集体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局还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培养集体专业技术人才,并对现有专业岗位举行上岗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五、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切实搞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所有企业都应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局在对集体企业试行“新产品开发否决权”的同时,应同时推行“产品质量否决权”,对质量过硬的企业要奖励,对质量有问题的企业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并给予必要的处罚。
管理出效益,企业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健全和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切实抓好“节流”,堵塞“跑、冒、滴、漏”,努力降低废次品率和返修率,提高工时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和物资利用率,降低单位消耗。
各行业公司要抓好所属集体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同时要支持和关心集体企业的上等级上作,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达到市级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标准,以促进集体企业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六、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推行民主管理制度
培养集体企业自己的干部,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实践证明,集体企业发展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是否有一套为集体企业着想的,精明能干团结一致的领导班子,是否有一个集体企业的好的带头人。集体企业要长期发展下去,不能也不可能总是依靠外单位输送干部力量。因此,培养好集体企业自己的干部,决不是一般的小事。
轻工系统的集体企业,多年来在生产经营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有能力、有才干的干部人选,我们应该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推行企业承包红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 厂长任期目标的过程中,通过租赁承包、民主选举、内部招聘等多种形式,将这些同志推到企业管理第一线,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各公司要帮助健全完善各集体企业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按干部标准配备好企业的干部,并做好集体企业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
要在集体企业中推行民主管理制度,要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行民主选举厂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