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钱璞在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表大会工作报告(摘要)
在上海市郊县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上,钱璞同志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了题为《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科技进步,为振兴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经济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中肯定了“七五”期间的工作成就,提出了“八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
根据全国和上海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八五”期间,上海郊县城镇集体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确立一个观点,抓好两个重点,实现三个转变,达到四个目的。即:牢固确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工业生产适度增长的观点;狠抓深化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两个重点,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由速度型向效益型、发展方向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经营导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三个战略转变;达到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上效益的目的。
“八五”期间,市郊城镇集体工业要跃上一个新台阶,其总体水平要达到:工业结构基本合理,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显著增加,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及要达到的总体水平,“八五”期间,市郊城镇集体工业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工业总产值:1995年计划达到3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比1990年增长27.7%,
平均年递增5%。
出口交货值:1995年达到8.5亿元,比1990年增长45.8%,平均年递增7.8%。
税利总额:1995年达到2.55亿元,比1990年增长128.8%。
固定资产投资:“八五”期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10亿元,比“七五”实际完成额增118%。要求50%以上的资金用于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
职工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平均年增长3%。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提高对集体经济地位、作用的认识,大力发展集体工业经济。
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发展集体经济的方针,充分肯定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也就是说,集体工业与全民工业一样,共同处于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宣传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通过不断发展生产,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已从根本上端正了对集体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起了巨大的作用。大力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党和政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方针,不是权宜之计。实践证明,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对于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满足需要、增加出口、积累资金,扩大就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句话,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集体经济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是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
关键所在。当前,市郊城镇集体工业仍处于困境之中,迫切希望得到政策扶持。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深入贯彻《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要使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了解《条例》、熟悉《条例》,提高对城镇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关心、支持集体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反映集体企业的呼声和要求,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和关心,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扶持集体经济的各项政策,为城镇集体工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善外部环境是搞活企业的外部条件,就城镇集体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必须眼睛向内,立足自身,扎实工作,深挖潜力,充分发挥集体企业的优势。要严格遵循集体企业“自愿组合、自筹资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民主管理,集体积累、自主支配,按劳分配,入股分红”的原则,逐步恢复和发展集体经济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城镇集体企业就一定能够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二、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集体工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增强集体企业的发展后劲。
当前,城镇集体工业生产循环不畅,产品积压,资金沉淀现象严重,从表面上看是市场问题,实际上是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以至部分产品老化,档次水平低、市场适销性差,竞争能力弱。因此,必须进一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下决心加速调整工业结构的步伐,使城镇集体工业在“八五”期间有一个质的飞跃。
产品结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销对路为原则,以产销平衡为目的。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必须引导生产企业增强调整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凡是适销产品,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扩大生产;平销产品,要在稳定现有基础的同时,强化销售,开发新品,促进生产;滞销产品,要坚决停产或转产,切不可盲目追求产值,造成大量积压。
市郊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业结构调整,要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密切结合,同步进行。必须充分认识到,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发新产品,搞好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既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主要途径,又是扩大销售、启动市场的关键。“八五”期间,要花大力气抓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适当扩大投入量,尽快使郊县城镇集体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工作。
市郊城镇集体企业经过“八五”期间的调整改造,将逐步使工业结构趋向合理,从而摆脱困境,焕发生机,走向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新轨道。
三、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城镇集体企业的活力。
深化企业改革要从集体企业的特点出发,通过改革,使集体企业的内在优势激发出来,调动起来,转化为振兴城镇集体经济的强大动力。集体企业的特点主要有:生产资料归联合起来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实行按劳动分配和股金分配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职工以企业主人的身份实行民主管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这些特点是集体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恢复和发展集体企业的固有特色,就能促使集体企业的健康发展,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过去较长时期片面强调集体企业向全民企业靠拢、参照,使得集体企业固有的特点淡化了、削弱了。因此,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搞活企业,振兴企业。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一要继续完善和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凡有条件承包的企业,原则上都应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进入新一轮承包时,要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调整承包基数,确定承包形式、承包年限,建立承包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确保集体资产的完整和增值。要采取招标承包、抵押承包等多种形式,引进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把企业经营者、生产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要理顺企业内部关系。在内部分配中,要坚持职工收入同本人贡献大小、企业经营好坏挂钩,继续打破“大锅饭”和“铁饭碗”。三要坚持贯彻厂长负责制。要正确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四要积极稳妥地进行股份制、股金合作制、职工集资入股等方面的试点。五要探索改革集体企业上层建筑的新路,逐步理顺主管局与联社,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总之,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使大多数集体企业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从而恢复生机,重振雄风。
四、进一步加强联社的自身建设,发挥联社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要强化联社的职能。联社是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它的基本任务是:指导、维护、协调、服务。具体讲就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指导集体企业搞好改革,发展生产;维护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反对平调、侵占集体企业资财的行为,协调企业之间、联社之间、以及联社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各项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搞好为企业的服务工作等。市、县两级联社都要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理直气壮地维护集体经济利益,千方百计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要发挥联社的经济纽带作用,管好用活联社资金。联社收取资金,要按照“少收多留,专款专用,用好用活”的原则,取之于集体,用之于集体,并定期公布财务收支状况,接受集体企业的监督。资金的使用要讲求经济效益,主要应用于发展生产经营上。要发扬集体企业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采取大帮小,强扶弱、富助贫等形式,走集体企业共同振兴、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各成员企业要按照规定上缴各种资金,以壮大联社为集体企业服务的经济实力,切实发挥联社的经济纽带作用。
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起到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作用。当前,特别要针对城镇集体工业处于困境的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摆脱困境的政策措施,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对广大职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要继续开展对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干部、职工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还要继续关心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生活,办好集体福利事业,搞好职工的休养工作,增强集体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引导广大职工搞好生产、关心企业,共同办好集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