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联社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集体企业搞活
发行时间:1991-08-20
网站编辑:顾传训
来源:研究所

联社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集体企业搞活

——顾传训副市长在上海市工业合作企业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召开二轻系统工业合作企业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这个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二轻集体企业十万名职工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市九届四次人代会上,通过了今后十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明确了任务,这就是“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按照全国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上海,我们要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我们正在开发浦东,浦东要建成上海的新区,这是一个需要全市人民积极奋斗、努力实现的宏伟目标,其中当然包括全市集体工业企业广大职工发扬开拓精神和奉献聪明才智。大家知道,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虽然同全国其他省市有所不同,上海的全民工业历来比重、比例比较高,但集体企业和合资企业在80年代中发展很快,具有相当活力,这些企业在上海经济生活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0年,上海工业产值中间,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已超过30%。这个比例这几年估计还会升高。因为我们上海执行中央的改革,开放方针,要努力吸引外资,特别是开发浦东,合资企业将不断增加。开发浦东的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主要靠自己,这方面要吸引外资很困难,可以借点钱,但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工业,工商企业要多利用外资。浦东的工商企业以后主要以吸引外资为主,所以合资企业估计今后还会有很大发展。现在,上海郊县农村将近500万左右人属于农村户口。农村里面的劳动力要转移,劳动力转移主要转向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从目前来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郊区农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时,郊县企业一般都是集体企业。因此,从这个发展趋势看,在工业系统中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比例还会升高。所以这一块在上海市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上海市改革开放以来,前1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与同志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前10年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大致平均每年递增6.8%,职工的工资收入10年增加2.3倍,农村农民收入增加3.1倍,所以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以后,职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不少。回顾前10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来看,都是解放以来最好的10年之一。这里面也有二轻集体企业的同志们作出的贡献。

我们二轻系统集体企业从组建的历史、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来看,仍然是在上海的集体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七五”期间,二轻系统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了技术改造,使集体工业的总体实力有了加强。在“七五”期间,二轻系统完成了1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有75项,投入的资金有4亿多元,二轻的厂房过去一般比较简陋,“七五”期间光是厂房建筑面积就完成了21万平方米,而且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比如像上海电冰箱厂、上海洗衣机总厂、解放塑料厂、江湾机械厂等,这一批都是二轻系统在前10年,重点是“七五”期间发展起来的骨干企业。我相信在“八五”期间,二轻还会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

二轻企业还是有活力的。二轻系统有许多小商品,质量搞得好,技术先进,小商品可以做大生意,小商品可以做大文章。因此,通过“八五”建设,二轻集体工业还会进一步发展起来。当然也要看到,二轻系统有一部分企业很好,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企业有困难,而且困难还不小。二轻系统同志们也提出来二轻系统碰到困难很多,需要及时改造,有些厂效益滑坡,不少企业处境也很困难,要求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这一点我们觉得对全民企业、对集体企业、对合资企业,从市政府来讲都是一视同仁的。当然合资企业政策上有优惠,为了吸引外资,政策总得优惠一点。合资企业国家政策上有优惠,农村乡镇企业很灵活,中央又一再强调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那么我们城市集体企业究竟怎么样呢?同志们对这一点都非常关心。为什么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呢?因为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从整体来看,也同样有好多企业很困难,活力不够,在政策方面对大中型企业也捆得比较死,所以我们强调对国营大中型企业要搞活。我们集体企业同样要搞活,尤其是集体所有制中小型企业应当有条件可以搞得更活一点。因为大中型企业受国家指令性计划影响比较大,中小企业、尤其是集体企业还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在经营方面完全可以比大中型企业搞得更加有活力。

二轻系统集体企业有困难如何解决?二轻系统历史演变过程中,合作社建立起来后,一般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组织,往往总是向国营企业靠拢。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企业组建起来后,因为当时觉得国营企业管理模式是与社会主义对应的模式,因此,二轻企业就成为全民企业“第二”。全民企业“第一”是中央企业,中央企业都是大企业,实力比较雄厚,都是国家重点产业。“第二”是地方的全民企业,相比之下,地方全民企业目前碰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如果我们二轻集体企业成为全民企业“第二”,那么,也同样会碰到很多困难。因为你的经济实力,各个方面还不能与国家大型企业去比。所以二轻企业要搞活,还是要从政策上去研究如何来搞活。

我第一次参加今天这样的大会。二轻系统合作联社有一个理事会,还有监事会,理事会怎样真正发挥作用?主要作用就是要把二轻企业搞活。因为把企业搞活,经济搞活了,生产搞上去了,效益提高了,对国家、对上海、对企业、对职工都有利。理事会的重要职能是要研究怎样把二轻企业从政策上、从经营上、从管理上搞活,搞得更有活力。理事会提出意见后,政府可以讨论研究,积极支持把二轻企业搞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有活力。市经委对地方全民企业和二轻集体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为了解决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当前在技术改造上碰到的困难,经委已经考虑安排一笔贴息贷款,从经济上来扶持,来支持二轻技术改造。经各方商量后,贴息由区里拿一点,上海财政出一点,市经委也贴一点,几方面凑起来支持、扶持二轻集体企业技术改造。那么对二轻企业内部来讲,还要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经营和内部管理体制搞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活力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外部环境,一个是内部,内部是特别重要的。希望二轻系统各个企业努力把二轻企业搞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有活力。领导班子特别重要,领导班子要团结,要振奋精神,要有进取心,要有开拓精神。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同时要充分依靠群众,要发扬你们过去一直保持的好传统,叫民主办厂的优良传统。有了困难,有了问题,及时向群众交底,依靠集体的积极性。搞活集体企业要从政策,从经营,从管理机制上来研究,来改进。

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有一个相互学习的问题。有些国营企业很好,但从经营活力来说,集体企业应当搞得更活。国营企业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比重比较高,集体企业就没有这一条约束。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使集体企业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经营和生产需要由企业自己来确定内部的管理方式,把经营搞活,把内部的分配搞活。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要重新来学习一下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集体企业领导,特别是理事会要很好地研究集体经济的政策,及时向我们政府部门提出意见。二轻局局长崔善江同志现在调任市经委副主任,黄市长已经明确,重点是抓管理。因此你们理事会讨论属于扶持集体企业要采取的措施、政策,市政府请崔善江同志帮助你们协调,来研究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支持、要关心,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集体企业。

最后,关于将来产业的方向问题。今后我们中小企业,国营中小企业也好,集体中小企业也好,调整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你们生产产品的方向,一种可以跟上海的外贸公司挂钩,外贸公司已经到乡镇企业搞联营、到外地办工厂,将来集体企业也可以同外贸挂钩,可以成为一些出口的定点工厂,这个方向很重要。还有一种,也可以同市里面的大工业、大工厂挂钩。大工厂的重要零部件不可能都自己来加工,从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来看,大工业的最终产品的许多配套件、零部件、辅助件都要分散到中小企业去加工。如桑塔纳汽车,它自己能够承担的只是几个主要部件,充其量不过是40%,不会超过50%,  余下50%以上都是由其它零部件厂来提供的。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希望的大工业、大工厂,承担一些部件生产。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问题,当大工业出问题时,你也出问题。为此,我们还可以考虑多品种,我们自己也可以经营、生产一些商品。自己经营和生产商品,最终大类还是消费品。这方面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有些小商品对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看不起这些小商品,小商品可以做大生意,可以做大文章,关键是质量搞得好。同时,我们集体企业相互之间在新的形势下也要加强联合。集体企业在自负盈亏基础上可以相互之间联合经营,按照行业分工内部可以联合,这样有利于竞争,有利于联合起来搞活经营。

随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进一步贯彻,整个国民经济形势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二轻集体工业虽然有些困难,但这是前进中碰到的困难。我再想补充一句,市区、特别是中心区,有的地段不宜再进一步发展工业,因为场地很小,土地很宝贵。可以多搞些商业和第三产业。我认为二轻局将来可以同各区商量,有些集体工业企业所处地段比较好,而工厂装备很差,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没有钱,产出效益把握不大,或者有的工厂因市政建设需要拆迁,我认为这些工厂可以转为第三产业、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总之,只要我们大家振奋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开创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的局面,为振兴上海作出更大的,更好的贡献。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联社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集体企业搞活
发行时间:1991-08-20
网站编辑:顾传训
  
来源:研究所

联社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集体企业搞活

——顾传训副市长在上海市工业合作企业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召开二轻系统工业合作企业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这个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谨代表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二轻集体企业十万名职工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市九届四次人代会上,通过了今后十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明确了任务,这就是“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按照全国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要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上海,我们要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外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我们正在开发浦东,浦东要建成上海的新区,这是一个需要全市人民积极奋斗、努力实现的宏伟目标,其中当然包括全市集体工业企业广大职工发扬开拓精神和奉献聪明才智。大家知道,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集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海虽然同全国其他省市有所不同,上海的全民工业历来比重、比例比较高,但集体企业和合资企业在80年代中发展很快,具有相当活力,这些企业在上海经济生活中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0年,上海工业产值中间,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已超过30%。这个比例这几年估计还会升高。因为我们上海执行中央的改革,开放方针,要努力吸引外资,特别是开发浦东,合资企业将不断增加。开发浦东的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主要靠自己,这方面要吸引外资很困难,可以借点钱,但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工业,工商企业要多利用外资。浦东的工商企业以后主要以吸引外资为主,所以合资企业估计今后还会有很大发展。现在,上海郊县农村将近500万左右人属于农村户口。农村里面的劳动力要转移,劳动力转移主要转向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从目前来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郊区农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时,郊县企业一般都是集体企业。因此,从这个发展趋势看,在工业系统中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比例还会升高。所以这一块在上海市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上海市改革开放以来,前1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与同志们的努力分不开的。前10年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大致平均每年递增6.8%,职工的工资收入10年增加2.3倍,农村农民收入增加3.1倍,所以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以后,职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提高了不少。回顾前10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来看,都是解放以来最好的10年之一。这里面也有二轻集体企业的同志们作出的贡献。

我们二轻系统集体企业从组建的历史、当前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来看,仍然是在上海的集体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七五”期间,二轻系统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了技术改造,使集体工业的总体实力有了加强。在“七五”期间,二轻系统完成了1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有75项,投入的资金有4亿多元,二轻的厂房过去一般比较简陋,“七五”期间光是厂房建筑面积就完成了21万平方米,而且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为今后的发展增强了后劲。比如像上海电冰箱厂、上海洗衣机总厂、解放塑料厂、江湾机械厂等,这一批都是二轻系统在前10年,重点是“七五”期间发展起来的骨干企业。我相信在“八五”期间,二轻还会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

二轻企业还是有活力的。二轻系统有许多小商品,质量搞得好,技术先进,小商品可以做大生意,小商品可以做大文章。因此,通过“八五”建设,二轻集体工业还会进一步发展起来。当然也要看到,二轻系统有一部分企业很好,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企业有困难,而且困难还不小。二轻系统同志们也提出来二轻系统碰到困难很多,需要及时改造,有些厂效益滑坡,不少企业处境也很困难,要求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这一点我们觉得对全民企业、对集体企业、对合资企业,从市政府来讲都是一视同仁的。当然合资企业政策上有优惠,为了吸引外资,政策总得优惠一点。合资企业国家政策上有优惠,农村乡镇企业很灵活,中央又一再强调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那么我们城市集体企业究竟怎么样呢?同志们对这一点都非常关心。为什么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呢?因为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从整体来看,也同样有好多企业很困难,活力不够,在政策方面对大中型企业也捆得比较死,所以我们强调对国营大中型企业要搞活。我们集体企业同样要搞活,尤其是集体所有制中小型企业应当有条件可以搞得更活一点。因为大中型企业受国家指令性计划影响比较大,中小企业、尤其是集体企业还是以市场为导向,因此在经营方面完全可以比大中型企业搞得更加有活力。

二轻系统集体企业有困难如何解决?二轻系统历史演变过程中,合作社建立起来后,一般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管理组织,往往总是向国营企业靠拢。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企业组建起来后,因为当时觉得国营企业管理模式是与社会主义对应的模式,因此,二轻企业就成为全民企业“第二”。全民企业“第一”是中央企业,中央企业都是大企业,实力比较雄厚,都是国家重点产业。“第二”是地方的全民企业,相比之下,地方全民企业目前碰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如果我们二轻集体企业成为全民企业“第二”,那么,也同样会碰到很多困难。因为你的经济实力,各个方面还不能与国家大型企业去比。所以二轻企业要搞活,还是要从政策上去研究如何来搞活。

我第一次参加今天这样的大会。二轻系统合作联社有一个理事会,还有监事会,理事会怎样真正发挥作用?主要作用就是要把二轻企业搞活。因为把企业搞活,经济搞活了,生产搞上去了,效益提高了,对国家、对上海、对企业、对职工都有利。理事会的重要职能是要研究怎样把二轻企业从政策上、从经营上、从管理上搞活,搞得更有活力。理事会提出意见后,政府可以讨论研究,积极支持把二轻企业搞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有活力。市经委对地方全民企业和二轻集体企业是一视同仁的。为了解决二轻系统集体企业当前在技术改造上碰到的困难,经委已经考虑安排一笔贴息贷款,从经济上来扶持,来支持二轻技术改造。经各方商量后,贴息由区里拿一点,上海财政出一点,市经委也贴一点,几方面凑起来支持、扶持二轻集体企业技术改造。那么对二轻企业内部来讲,还要考虑怎样把自己的经营和内部管理体制搞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活力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外部环境,一个是内部,内部是特别重要的。希望二轻系统各个企业努力把二轻企业搞得更加有生气,更加有活力。领导班子特别重要,领导班子要团结,要振奋精神,要有进取心,要有开拓精神。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同时要充分依靠群众,要发扬你们过去一直保持的好传统,叫民主办厂的优良传统。有了困难,有了问题,及时向群众交底,依靠集体的积极性。搞活集体企业要从政策,从经营,从管理机制上来研究,来改进。

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有一个相互学习的问题。有些国营企业很好,但从经营活力来说,集体企业应当搞得更活。国营企业接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比重比较高,集体企业就没有这一条约束。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使集体企业真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经营和生产需要由企业自己来确定内部的管理方式,把经营搞活,把内部的分配搞活。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从上到下都要重新来学习一下集体经济性质和特点。集体企业领导,特别是理事会要很好地研究集体经济的政策,及时向我们政府部门提出意见。二轻局局长崔善江同志现在调任市经委副主任,黄市长已经明确,重点是抓管理。因此你们理事会讨论属于扶持集体企业要采取的措施、政策,市政府请崔善江同志帮助你们协调,来研究落实。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支持、要关心,市、区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集体企业。

最后,关于将来产业的方向问题。今后我们中小企业,国营中小企业也好,集体中小企业也好,调整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你们生产产品的方向,一种可以跟上海的外贸公司挂钩,外贸公司已经到乡镇企业搞联营、到外地办工厂,将来集体企业也可以同外贸挂钩,可以成为一些出口的定点工厂,这个方向很重要。还有一种,也可以同市里面的大工业、大工厂挂钩。大工厂的重要零部件不可能都自己来加工,从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来看,大工业的最终产品的许多配套件、零部件、辅助件都要分散到中小企业去加工。如桑塔纳汽车,它自己能够承担的只是几个主要部件,充其量不过是40%,不会超过50%,  余下50%以上都是由其它零部件厂来提供的。所以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希望的大工业、大工厂,承担一些部件生产。当然这里面也有个问题,当大工业出问题时,你也出问题。为此,我们还可以考虑多品种,我们自己也可以经营、生产一些商品。自己经营和生产商品,最终大类还是消费品。这方面利润还是很丰厚的。有些小商品对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看不起这些小商品,小商品可以做大生意,可以做大文章,关键是质量搞得好。同时,我们集体企业相互之间在新的形势下也要加强联合。集体企业在自负盈亏基础上可以相互之间联合经营,按照行业分工内部可以联合,这样有利于竞争,有利于联合起来搞活经营。

随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进一步贯彻,整个国民经济形势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二轻集体工业虽然有些困难,但这是前进中碰到的困难。我再想补充一句,市区、特别是中心区,有的地段不宜再进一步发展工业,因为场地很小,土地很宝贵。可以多搞些商业和第三产业。我认为二轻局将来可以同各区商量,有些集体工业企业所处地段比较好,而工厂装备很差,技术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也没有钱,产出效益把握不大,或者有的工厂因市政建设需要拆迁,我认为这些工厂可以转为第三产业、商业和其他服务行业。总之,只要我们大家振奋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开创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的局面,为振兴上海作出更大的,更好的贡献。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