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发行时间:1991-06-20
网站编辑:庄晓天
来源:研究所

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上海市副市长庄晓天在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要点

趁今天大会的机会,我想就进一步巩固,发展本市合作经济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必须充分肯定十年来合作经济取得的成绩。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系统的合作企业,是八十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陆续兴办起来的。十年来,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是很快的,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先后安置了12万待业青年,创办了2800多家合作企业,遍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经济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经济。并在为工业生产、城市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已成为适应社会多层次需要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经济力量,也是上海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大家知道,合作社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条件简陋,基础比较薄弱,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短短几年,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效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你们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辛勤、扎实工作,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合作经济这一“光彩的事业”。你们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也必将得到社会的尊重。市政府对你们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再一次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合作事业的同志表示感谢!希望你们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二、合作经济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最近闭幕的上海市九届四次人代会提出了“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打下坚定基础”的战略目标,这是九十年代全市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样也是我们合作经济的奋斗目标,你们这次大会要围绕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研究制定合作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要实现总的战略目标,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你们安置待业人员就业,为政府分忧这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各级联社要在巩固、办好现有合作社的前提下,继续创造条件组建新的合作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在劳动部门统筹规划指导下,积极安置社会各类新增待业人员。

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关于这个问题,市政府曾作为多次指示,以第三产业来带动上海经济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向综合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上海这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发展第三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的工程,单靠国营企业是无法包揽一切的。你们许多合作企业坚持拾遗补缺的方针,坚持便民利民的宗旨,而且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在发展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配行业方面,大有可为,可以弥补国营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合作社尽管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但同样是反映上海精神面貌的“窗口”。因此,希望广大合作社职工,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与国营企业的职工一起,共同为繁荣活跃城乡市场作出贡献。

为大工业配套的生产合作企业,也存在着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术改造、提高配套水平的问题。大家可能也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上海工业品的质量,品种不但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也不再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提高质量、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跟上国际先进水平,是市委、市政府要抓的一个重点,已经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业企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动员和部署。我看,这些要求也同样适合于合作工业企业。你们的配套服务搞好了,生产出的配套产品质量过关了,整机质量水平自然就提高了。这方面的工作是很多的,任务是很重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工作。

再次,坚持合作经济特性,不断深化改革。合作社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运行机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些企业大多教是利用自己的优势,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和开发民间财力兴办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内部一般都实行带资入股、股金分红等制度,从兴办合作社开始就明确国家不包企业,企业不包职工,坚持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基本上形成了企业的兴衰存亡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格局。这是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目前,部分国营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积极性,合作社已在这方面有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你们要把这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运行机制坚持下去,不要动摇,并且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使之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市政府希望从事合作经济工作的每个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肩负的光荣使命,为我们合作经济光辉灿烂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希望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方要共同关心、继续扶持合作经济,使之不断巩固和发展。上海新一代合作经济在不长的时期内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很重要一点,就是有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各局在扶持合作经济方面基本上做到了组织落实、场地落实和借贷资金落实。他们抽调干部,派出扶办人员,充实到各级联社和合作企业中去,腾出和开辟生产经营场地,还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困难。工商、劳动、财政、税务、保险公司等部门在政策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有这些,为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市联社也曾多次向市政府汇报过。看来,有些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合作社自身的努力,逐步创造条件加以克服。还有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希望大家:一是检查落实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有关扶持、发展合作经济的各项政策是否贯彻执行,没有落实的要尽快落实。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的,要积极会同市联社研究并上报批准;二是根据合作社性质特征,结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政策上逐步完善配套;三是继续在网点、货源、原材料、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四是在舆论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经济的宣传。合作社底子薄,基础差,创办时间不长,特别是一些便民利民的微利企业,离开了社会各方的支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像办社初期一样,主动关心,积极扶持。

四、要继续办好合作社,各级联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联社是基层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合作社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几年来,各级联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指导、服务、协调、维护”的原则,对基层合作社在政策、业务上进行指导,协调各方关系,维护、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区联社还承担了街道“三产”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两年前,我曾经提出过,各区对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可以作些探索。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三级联社的管理体制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必须继续稳定和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撤并。各级联社的人员要精干,作风要深入,工作效率要提高。希望各级联社认真总结办社经验,更好地、全心全意地为基层合作社服务,为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各级联社,特别是市联社,要主动向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参与制定有关政策,并认真贯彻执行,承上雇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志们,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十年,也是上海振兴的关键十年。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扎实工作,积极贡献,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新的贡献。

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发行时间:1991-06-20
网站编辑:庄晓天
  
来源:研究所

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上海市副市长庄晓天在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要点

趁今天大会的机会,我想就进一步巩固,发展本市合作经济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必须充分肯定十年来合作经济取得的成绩。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系统的合作企业,是八十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陆续兴办起来的。十年来,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是很快的,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先后安置了12万待业青年,创办了2800多家合作企业,遍布在全市各个角落,方便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经济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经济。并在为工业生产、城市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已成为适应社会多层次需要的一支不可缺少的经济力量,也是上海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大家知道,合作社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条件简陋,基础比较薄弱,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短短几年,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和效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你们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辛勤、扎实工作,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合作经济这一“光彩的事业”。你们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也必将得到社会的尊重。市政府对你们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再一次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所有从事合作事业的同志表示感谢!希望你们为光彩的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二、合作经济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最近闭幕的上海市九届四次人代会提出了“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打下坚定基础”的战略目标,这是九十年代全市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样也是我们合作经济的奋斗目标,你们这次大会要围绕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研究制定合作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要实现总的战略目标,首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你们安置待业人员就业,为政府分忧这是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各级联社要在巩固、办好现有合作社的前提下,继续创造条件组建新的合作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在劳动部门统筹规划指导下,积极安置社会各类新增待业人员。

其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关于这个问题,市政府曾作为多次指示,以第三产业来带动上海经济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发展,向综合性、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以提高上海这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发展第三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的工程,单靠国营企业是无法包揽一切的。你们许多合作企业坚持拾遗补缺的方针,坚持便民利民的宗旨,而且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在发展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配行业方面,大有可为,可以弥补国营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合作社尽管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但同样是反映上海精神面貌的“窗口”。因此,希望广大合作社职工,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与国营企业的职工一起,共同为繁荣活跃城乡市场作出贡献。

为大工业配套的生产合作企业,也存在着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术改造、提高配套水平的问题。大家可能也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上海工业品的质量,品种不但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也不再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提高质量、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跟上国际先进水平,是市委、市政府要抓的一个重点,已经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业企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动员和部署。我看,这些要求也同样适合于合作工业企业。你们的配套服务搞好了,生产出的配套产品质量过关了,整机质量水平自然就提高了。这方面的工作是很多的,任务是很重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各项目标而努力工作。

再次,坚持合作经济特性,不断深化改革。合作社生产要素的组合及其运行机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些企业大多教是利用自己的优势,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和开发民间财力兴办和发展起来的。在企业内部一般都实行带资入股、股金分红等制度,从兴办合作社开始就明确国家不包企业,企业不包职工,坚持自负盈亏,按劳分配的原则,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基本上形成了企业的兴衰存亡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格局。这是调动企业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目前,部分国营企业在深化改革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积极性,合作社已在这方面有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你们要把这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运行机制坚持下去,不要动摇,并且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使之注入新的活力。总之,市政府希望从事合作经济工作的每个同志,都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肩负的光荣使命,为我们合作经济光辉灿烂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希望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方要共同关心、继续扶持合作经济,使之不断巩固和发展。上海新一代合作经济在不长的时期内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很重要一点,就是有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各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各局在扶持合作经济方面基本上做到了组织落实、场地落实和借贷资金落实。他们抽调干部,派出扶办人员,充实到各级联社和合作企业中去,腾出和开辟生产经营场地,还帮助合作社解决资金困难。工商、劳动、财政、税务、保险公司等部门在政策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所有这些,为合作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困难,市联社也曾多次向市政府汇报过。看来,有些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合作社自身的努力,逐步创造条件加以克服。还有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希望大家:一是检查落实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有关扶持、发展合作经济的各项政策是否贯彻执行,没有落实的要尽快落实。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的,要积极会同市联社研究并上报批准;二是根据合作社性质特征,结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政策上逐步完善配套;三是继续在网点、货源、原材料、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四是在舆论方面,要加强对合作经济的宣传。合作社底子薄,基础差,创办时间不长,特别是一些便民利民的微利企业,离开了社会各方的支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像办社初期一样,主动关心,积极扶持。

四、要继续办好合作社,各级联社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联社是基层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合作社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几年来,各级联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指导、服务、协调、维护”的原则,对基层合作社在政策、业务上进行指导,协调各方关系,维护、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的区联社还承担了街道“三产”的业务指导和管理。两年前,我曾经提出过,各区对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可以作些探索。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三级联社的管理体制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必须继续稳定和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撤并。各级联社的人员要精干,作风要深入,工作效率要提高。希望各级联社认真总结办社经验,更好地、全心全意地为基层合作社服务,为企业和职工排忧解难。同时,各级联社,特别是市联社,要主动向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参与制定有关政策,并认真贯彻执行,承上雇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同志们,本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十年,也是上海振兴的关键十年。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加强团结,扎实工作,积极贡献,为上海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