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
厂穷创业精神不穷
——上海起重配件厂厂穷志不穷 祝高龙
俗话说,山穷水不穷、人穷志不穷。用这句话来比喻上海起重配件厂职工近几年来艰苦创业摆脱困境的奋斗精神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上海起重配件厂是由建筑五金行业的两家穷厂(新联五金厂和杨浦起重配件厂)合并而成的,可谓“穷帮穷”的典型。1991年7月,原新联五金厂工会主席李建民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厂长,可真难为他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新联厂因为原领导在业务方面上当受骗,被债主上门讨债,封了厂门;杨浦厂亏损267万元,负债147万元,早就停产,职工大部分待工,少数职工留厂靠帮菜场刮鱼鳞,挣些吃饭钱。两家穷厂“联姻”,在册职工加上退休职工总共1100余人,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李建民急得一夜白发顿生。“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李建民这个曾在江西插队锻炼过的“老三届”,曾担任过闸北区北站街道团委书记的共产党员,思索了一夜,决心用党性和良心(即讲党性要对得起组织上的信任;讲良心要对得起职工的期望)矗起自己的“精神支柱”,累死累活也要带领职工“苦斗”,闯出一条企业的“新生”之路。走马上任后,他在做了大量稳定职工情绪的思想政治工作,果断地提出了一年“求稳定,求生存”,三年“求壮大,求发展”的治厂方针,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四抓”措施。
一是抓廉政。着手制订了《党员干部清政廉洁的规定》、《干部责任制度考核办法》、《干部廉洁勤政档案》、《严己、严谨、严肃、严明“四严”原则》等制度,并带头身体力行。在业务交往中,他多次拒收外单位送来的现金和香烟等实物。有一次一个单位用信封封着现金送到他家里,第二天他即把这个封着钱的信封带到厂里,关照厂办予以退回,那位客户深受感动,称赞说:同李厂长这样的干部做生意,我们心里踏实。在李建民的带动下,该厂干部队伍廉洁自律蔚然成风。副厂长小倪主管三产,负责杨浦块场地出租。一位客户为了顺利地租到场地,竟拿出三万元现金作酬劳,小倪再三推辞无效,当天下午就赶回厂部汇报,并上交了这笔现金。全厂42名科室、车间干部,都能自觉做到经济业务交往中一尘不染,坚持按原则办事。1993年,各科室主动上交礼品的有15人次,金额4万多元。
二是抓开发。李建民认为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能只“吊死”在老产品一棵树上,他狠抓产品结构调整,下令把普通链、钉子、塑料、镜柜等微利老产品下马,大胆开发新品,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市场急需的高强链,使产量从1992年的628吨增加到929吨,使企业形成了汽车升降链、圆形起吊链船、用链、电梯升降链、不锈钢防滑备胎链等10多种链条系列的生产能力,1993年高强链出口创汇41万美元,1994年预计可达到50万美元。“拳头”产品稳定了企业大局。
三是抓创收。李建民从穷厂实际出发,提出“职工养家糊口靠产品,效益福利靠三产”的方针。近几年来,该厂先后办起了起配销售公司、山水建筑装潢公司、新联农贸商行、新联电器商行、山水工贸商行等6家三产实体,为企业消化了104个富余劳动力,每年返回厂部利润60万元。同时该厂还利用级差地租,腾出原杨浦厂的车间和部分厂部办公室出租场地,每年可增利60万元。
四是抓管理。为了保证政令畅通,李建民对干部的德、能、勤、绩考核和车间工作的劳动纪律是抓得很严的。厂部规定,于部每月要参加业务培训、政治学习,通过责任制考核来定工资、拿奖金,强调“上岗靠竞争,增资凭本事”,做得不好要予以处罚。1994年三月份,因为设备运转不正常,全厂生产任务未完成,李建民自罚,扣了170多元工资,当然分管生产的管理人员和车间主任也扣,但数字金额要比厂长少多了。同是三月,四位职工在上夜班时搓麻将,其中一位是党员。李厂长了解后,毫不手软,通过职代会决议,将四人全部辞退。如今,起配厂厂区内十分整洁,秩序井然,上班时间看不到职工闲荡,也没有人提早进浴室。
三年多来,李建民和领导班子的同志一起,带领着1100多个“穷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走出了“低谷”,企业制止了亏损,并还掉了原杨浦厂所欠的100多万元债务,职工都有活干,年人均收入也达到4500元的水平。尽管厂还很穷,但没有人上访,骨干也没有人“跳槽”。因为厂部领导对职工很关心,每年还免费分批组织职工外出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李建民这个曾两次生过肝炎,三次住院且患有心脏病的厂长,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操劳,曾多次昏倒在办公室内,服了药,休息一天又上班了。职工们夸他是“硬汉子”。他还多次放弃了外单位高薪厚遇聘他的机会,拿他的话说,要讲良心,我实在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职工。由于李厂长和企业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深深打动了职工的心,在这家“穷”厂,三年里居然有19位积极分子先后打了入党报告,有6位同志已加入了党的队伍。拿积极分子的话说:从李厂长和其他党员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