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份合作制使企业增强了活力
浙江省天台县轻工机械厂
我厂是一家建于1954年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现有职工121人。五六十年代主要从事竹器、木器生产,七十年代主要生产打稻机、电动机、注塑机,三柱四柱压机;1976年试制成功CW6143型车床,并于1978年投入批量生产。由于没有摸准市场行情,产品竞争力不强,企业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又弱,所以我厂生产一直徘徊不前。从1980年至1985年,年产值都在20万元左右,利润在1万元左右。我厂从1988年4月开始实行股份合作制,较好地理顺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深化了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
一、指导思想
我厂实行股份合作制,目的是为了深化企业改革,明晰企业产权,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推向市场。我们企业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依据“三个有利于”标准,按照转换经营机制的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把握好:(1)使企业经营机制得到有效转换,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推进企业走向市场;(2)使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心协力办好企业;(3)使公有经济得到保值增值,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新的资产存量迅速增加,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4)使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达到国家收入增加,集体实力增强,职工得到实惠,企业更快更好地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向企业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方向发展。
二、基本做法
1.组织宣传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由于企业所处环境差,干部职工素质又不高,俗话说“穷则思变”。那时刚好提倡股份合作制,面对这一新事物,我们厂部领导认为股份合作制较适合我们厂,可以给我们厂带来活力。厂领导召开会议,一致通过本厂实行股份合作制。又由于我厂长期受“一大二公”和“左”的思想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分配形式上,搬用全民所有制的模式,失去了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特点,职工养成了吃大锅饭的习惯。针对这种思想状况,厂领导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文件,运用大会宣讲、对比等各种形式,使干部职工认识到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和实行股份合作制也是改革深入的必然趋势。
2.进行清产核资,明确资产归属
资产的划分和处理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的难点和关键,为了明确资产归属,我们厂部领导组织了清产核资领导小组,核清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其它各种资金。根据资金来源不同,核实了资产的归属,明确了股权,并发动职工入股,将资产的股权分为四种:
(1)公股。国家通过减免税扶持企业发展和扶持新产品开发基金共计17.72万元作为公股,占股金总额的26.84%。当时只分红不计息,从1991年1月1日开始,我们把公股纳入企业股,仍然是只分红不计息。
(2)联社股。县二轻联社历年来在企业的资金投入及增值部分所形成的股份,为10万元,占股金总额的13.46%。作为县二轻联社投资入股,年终参加企业分红。
(3)企业股。该企业历年来劳动积累所形成的自身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专项基金等存量资产折股所形成的股份,为37.30万元,占股金总额50.19%。
(4)个人股。由企业在职职工投资入股,每股500元。其中又分成两种:基本股和自由股。所谓基本股就是企业在职职工每人必须投入一股;而自由股则由职工本人愿意,可以投资也可以不投资。这样共集个人股9.3万元,占股金总额的12.51%。作为个人股,我们采取按年计息,又分红的方法,年息为15%。从1991年1月1日开始年息降低为12%。
3.明确各种股份收益的分配形式
企业集体股是企业历年来劳动积累所形成的,为企业在职职工集体所有,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将集体股的50%,即18.65万元量化到职工个人,作为分红依据。集体股量化到职工个人的方法是:(1)在厂工作职工平均按人分占34%;(2)在厂工作职工的工龄按年分占33%;(3)在厂工作职工的基本工资按年分占33%。
企业各股份红利的分配原则:从年度税后留利中先提取20%作为公积金,10%作为公益金,余下部分作为红利,按股分红。国家股所得红利用于追加国家股股金;社联股所得红利由联社决定上缴或追加股金;企业集体股所得红利,50%追加集体股股金,50%按每一股东占集体股分红的股额分配给股东个人;个人股所得红利按年度计算,一次付清,所得的红利不得高于股金的15%,超过部分追加个人股股金增值。个人股的股息则进入生产成本。
三、所取得的成效
1.实行股份合作制后,职工投资入股即为股东,他们既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与企业荣辱与共、同享盈利、共担风险,真正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了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1988年至1992年工业总产值从382.40万元增长到729.50万元,平均年增长18.15%;利润从59.55万元增长到159.15万元,平均年增长33.45%。
2.实行股份合作制有利于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企业自己有了用人自主权、经营自主权、分配自主权,受外部的干扰少了,我们厂部领导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生产和管理上,所以厂内的生产和管理有了显著的进步。
3.实行股份合作制,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提高。他们出主意、提合理化建议,真正做到爱厂如家。如我们厂部领导采纳了职工的一项建议:把洗瓶组的“外刷机和电控箱、圆弧齿圆柱蜗杆减速器、污水泵”等配件,由购买改为自己加工消化。单此一项,一年可以节约费用34万元。
4.有利于筹集社会闲散资金,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实行股份合作制,把职工投资入股的资金转化为生产发展基金,一方面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另一方面为抑制社会消费“超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主要体会
1.实行股份合作制必须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相结合。股份合作制这一新型的集体企业制度,仅仅是为二轻集体企业转换机制提供了较为现实的条件,不能只实行股份合作制不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只有两者相结合,企业才能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否则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从而使股份合作制流于形式。天台县二轻局对我厂实行了改制与转制相结合的方针,在制订股份合作制方案的同时,将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干部聘任制、基础管理工作等内容,作为试点方案的配套措施,所以我厂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内部运行新机制。
2。我县二轻企业曾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制和租赁制,这些改革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改革是不彻底的,并未理顺产权关系,“二国营”模式未能从根本上破除。因此,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很难真正形成。而股份合作制通过对企业产权制度的重构,职工既是生产者又是部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直接结合,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融为一体,真正体现了职工主人翁地位,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
3.股份合作制为企业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制度,但并不是说每个企业一旦实行了股份合作制,企业就有活力。一个企业有没有活力,除了有优越的制度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产品。我厂也一样,由于有一只优质的“洗瓶机组”新产品,企业才有生命力,而股份合作制则为我厂提供了优越的内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