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轻工业调整产品结构的几个问题
上海市二轻局局长 崔善江
上海市二轻局现共有企业518家,其中全民企业占55%,集体企业占45%,职工人数22万,其中全民企业职工13万,集体职工9万余人。1990年,全局工业总产值65.17亿元,其中全民企业占70%,集体企业占30%,经济效益,全民企业占80%,集体企业只占20%。全年出口创汇,按1980年计划价为11.67亿元,按现行价为14亿元,合计3亿美元。
二轻工业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出口创汇比较多。在全市创汇比较多的行业中,二轻工业占第三位。第二,产品覆盖面广。家庭中有80%的用品是二轻工业产品。衣、行,用等涉及民生的产品,大到家具、家用电器行业,小到针线等行业,样样俱全。
这些年来,二轻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也存在很大困难。我们这几年狠抓了产品结构调整,对二轻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抓住了产品结构调整的主线,对二轻工业怎么摆脱困境,就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我讲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抓产品结构调整
我们对产品结构调整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开始是把产品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工作提出的。到了1988年把它作为重要工作,1989年又把它作为中心工作,1990年才把它作为二轻工业的根本出路提出。这几年提法逐步变化,反映了对调整产品结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我讲三点主要体会。
1.调整产品结构是竞争的需要。1986年,二轻工业务方面效益比较好。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兄弟省市必将大力发展轻工业,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过去,国家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兄弟省市发展轻工业靠上海,要引进上海的技术力量与设备。改革开放以后,兄弟省市的轻工业可以直接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能级一下子提高。外地引进一条生产线,要影响我们一个厂,甚至一个行业。这就告诉我们,抓产品结构的调整,要适应现在竞争的需要。
1982~1983年间,我们穿的棕色猪皮运动鞋,比较流行。从1984~1985开始,尤其是1986年,福建省大量引进制鞋生产线,大量搞合资。一个福建省要搞一百多条运动鞋生产线。老式运动鞋就卖不出去了,现在只有老同志穿,也是前几年买的。如产品结构不抓紧调整,就要打败仗,以上是反面的教训。从正面例子看,1984年我们抓了冰箱生产线的引进。现在局里有二个冰箱厂。上冰厂引进三洋技术,是直冷式的有霜冰箱。当时在中国是比较先进的,但是在日本是落后的,所以三洋把技术转让给我们。1984年11月,我去广州开会,万宝冰箱大发展,引进一条新加坡流水线和一条三洋生产线。二条线生产,发展势头十分猛,而当时人们对冰箱已经逐步认识,购势也十分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决定再搞一个电冰箱厂。可是也有争议,就是再搞一个什么样的冰箱。当时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买意大利二手设备,另一种是引进在日本是最新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组装的间冷式电冰箱。旋转式压缩机在日本也是刚开发,只有三菱一家在生产,并且只用于大容量冰箱与空调机。市经委领导和我们研究所认为,既然要上冰箱项目,引进的设备、技术要比双鹿高一个档次。生命力也强。目前,采用此项技术生产上菱冰箱的全国只有我们一家,在去年市场疲弱的情况下,上菱冰箱的销售势头也很好。
从运动鞋、冰箱正反两方面例子告诉我们,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引进产品的技术档次一定要高。抓住产品结构调整这个问题,使我们的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才能提高竞争能力。
2.调整产品结构是摆脱当前困境的需要。
上海二轻产品老化,生产条件差,产品档次不高,与兄弟省市的产品雷同,当然竞争不过别人。现在国家抓物价改革,上游产品价格放开。最近,木材,钢材,有色金属涨价,单是钢材每吨涨了几百元。为了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下游产品价格不能动。现在,加工工业既承受了原材料提价的压力,又要承受着改革措施负担。上海一些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加重了二轻工业负担。仅去年11月副食品价格调整, 全局22万职工, 7万退休职工, 近29万人,每月要补贴240万元,全年要支付三千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老产品,一种情况卖不出去,另一种情况,是利润越来越少,生产难以为继。
一个厂生产经营好坏,关键二条:一条是团结奋进的班子。一条是抓产品结构调整。有个美生电器厂,原来生产木箱搭扣,根本没有利润,工厂面临倒闭的困境。后来,厂长去了日本,买了菲利蒲样品,生产双头浮动剃须刀。现在,这个厂产品被美国罗来斯堡定牌生产,做一把剃须刀有几元利润,去年生产了20万只,企业利润大大增加。这个例子说明,抓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摆脱困境根本途径。
3.调整产品结构是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一只产品越是新颖,档次高,即使价格高也好卖。一个老产品,就是价格低,买的人也很少。家电行业开发的一些小家电,如红心牌电烫斗,大家要买100多元的喷雾烫斗,也不买20多元的铁板烫斗。从功能上讲,喷雾烫斗要比老式烫斗好得多,而且重量要轻得多。现在三明治炉从40多元一只,涨到六十多元一只,又发展到多用烤炉,仍供不应求。电烤箱200元一只也来不及供应。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归根到底要抓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
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二、结构调整的内容是什么
从总体上,是从产品结构调整入手,推动企业结构,行业结构调整,走专业化协作道路,发挥整体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整产品结构,就是抓好款式新、水平高、档次高,质量好这类新产品、新门类。通过产品开发,带动企业改变面貌;举个例子。局里有个冰箱压缩机厂,前身是上海木箱厂,生产简易的木箱,后来生产小三卡的汽油发动机,1985年开始,引进三菱压缩机技术。生产压缩机。跨了几大步以后,企业的面貌改变了,厂房全是新的,98%的设备是引进的,设备是带电脑,全自动的,保证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并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该厂去年利润达到四千万元。
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调整。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涉及到劳动力和生产厂房的调整,涉及到行业结构调整。优势企业要兼并劣势企业,好的企业要同其他企业联合起来,发展新产品。“八·五”期间,我局要重点发展一只产品,空调机,它的心脏——压缩机。局在市经委支持下,投资1.34亿元,在冰箱压缩机厂的基础上,建设生产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并把有实力的厂与压缩机厂实行兼并,由压缩机厂兼并了求精机械厂。上菱冰箱厂为了发展生产,兼并了三个厂。上海球厂是生产,足、篮、排球的美国威尔逊公司的定牌厂,兼并了永久皮件厂,跃进皮件厂,群立皮件厂三个厂。上海球厂兼并三厂,克服了这个厂场地条件的困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的优势企业,年创汇1000万美元。这样,二轻行业结构也发生变化。小而全,分而散的企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行业结构调整,形成若干个有优势的大企业,若干个有优势的拳头产品。
三、调整产品结构的指导思想
1.“八五”期间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攻方向
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出口量为1千万美元的出口拳头产品。还要积极利用浦东开发的机会,进行战略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要从两个方面考虑:(1)国际市场容量大,国际市场的产品要求比国内市场要求高。上海加工工业同沿海一带相比,产品出现雷同,造成国内自己竞争,互相抢市场。现在,上海的产品水平、能级高一些,应该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2)注重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好的企业,生意越来越好。皮鞋行业,象上海皮鞋厂,第二皮鞋厂男式皮鞋买的人多,生意很好。为啥好?因为外销多,创汇多,来样多,不断开发新的门类。越是注重开发,设计的产品就新颖,就能打开销路。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们的主攻目标。
2.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带动劳动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立足于技术的高起点,通过技术的提高,促进传统行业的振兴。按照规模经济要求,促进企业的联合,对企业结构进行调整,组建一批有影响的企业集团。
3.以家电、塑料制品,皮革制品,工艺,旅游,玩具行业为支柱行业,出口的美容器具,节能灯具等25个优先发展产品为主体,建立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做到开发一批,巩固一批,优化一批。
4,要以几项共性技术的突破为起点,带动几项产品的档次全面提高。共性技术就是模具,表面处理,包装装璜,微型电机。提高四个共性技术,就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四,怎样抓产品结构调整
(一)认真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
首先,产品结构调整必须服从国家、地区的产业政策,更要以市场为导向。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有微观企业经济效益,才有宏观社会效益。
做好市场调查与预测,要注意斗点;(1)市场变化趋势,了解多阶层消费需求与变化。(2)调查与预测即将来临的市场与消费需求。九十年代,我们估计,空调机,煤气热水器、微波炉,录象机将是消费重点。对即将来临的消费市场,认为有可能,就要抓紧发展。抓产品开发,要比别人领先一步。一般一只产品从开发到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要3至5年。(3)要调查同类产品中的缺门产品,缺门品种。如球,品种,门类不齐,找发展品种,门类。全国生产球的厂很多,但是,品种变化要抓住,人家没有,我们有。(4)调查同类产品中质量、功能,造型、价格的优缺点。要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调整结构,克敌致胜。如开发空调器时,注意造型,功能、价格,把别人缺点克服,优化自己产品,产品才有生命力。
(二)选择产品开发的目标。
上海的工业品必须是外向型,低能耗、高附加值,效益高的产品。同时做到十二字: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要达到这样目标,必须注意几点。
(1)对重点产品必须有超前开发,风险投资意识,要有高起点,高水平的要求。
上菱冰箱,压缩机、红心电烫斗这些产品,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平上引进,贯彻了超前开发,风险投资的要求。这些年在市场疲弱中,这些产品仍处于领先的地位。全国有电冰箱厂100多家。有效益的只有十一,二家。上菱冰箱去年实现税利9300万元,利润7200万元。冰箱压缩机利润达4000万元。双鹿冰箱利润达2300万元。北京雪花,天津可耐冰箱卖不出去。因此,开发产品要有超前意识。
(2)产品开发要善于引进国外产品,引伸嫁接,要仿中有创,开发填补国内外市场的空白。
我局在这方面有不少体会。我们一方面通过同国外客商合作,了解国外市场变化。另一方面,我局通过出国考察这个渠道,了解外商需要。通过海外窗口,出国买样品,引进国外产品,然后在行业内招标,开发新产品。我们局开发的多功能烤炉,家用酸奶机,三明治炉,多功能食品粉碎机,就是在引进国外产品基础上开发成功的。并做到了仿中有创。因此这些产品都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商品。
(3)注意发挥传统的精湛技术,利用出口生产优势,大力开发有时代新潮流的产品。
过去皮鞋是穿舒服了,鞋也坏了。国外的鞋子穿新的和旧的一样舒服,合脚。这几年,局里抓了皮鞋的“八字”:新颖、高档,轻型、舒服。皮鞋的档次,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皮鞋已改变了过去刚穿时脚不舒服的缺点,效益也随之而来。
(4)开发新产品中,注意发挥企业技术、工艺优势,加强工业设计,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老集体企业江湾机械厂,过去做铣床,冲床。这几年利用技术优势,依靠自己工业设计力量,试制成功具有国际水平,高速优质缝纫机。同时,也开发了织边机、平头锁眼机等新产品。使这个厂从生产老式铣床、冲床,发展到生产有国际水平,有实力的生产出口工业缝纫机的专业厂。
(5)利用外资,合资、合作,借梯上楼,借船出海,加速我们的产品更新换代,发展较高技术的产品出口。
玩具行业,过去品种单调,最早是木制玩具,铁皮玩具,档次低。尤其是铁皮玩具,由于西欧市场注意玩具的安全性,铁皮玩具容易割破手,所以西欧市场不要,只能出口到东欧。铁皮玩具已没有发展前途。现在西欧市场的玩具已从铁皮发展到塑料,电动、遥控的多功能、高档,安全性好的玩具。从静态的长毛绒玩具发展到有声,有光、有录音功能、会动的多功能长毛绒玩具。而遥控玩具从单通道发展到三通道、四通道的玩具。现在,我局玩具行业通过合作,合资等多种途径,已经开发出了上述的高档玩具,使产品的档次有了提高,同时也开拓了国内外市场。
(三)开发工作要做到快速反映的要求。
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产品结构,时间就是金钱。早调整主动,迟调整被动。二轻产品简单,加工并不复杂,仿造十分容易。灯具行业开发了许多产品,新产品在展销会上出现,外地客商拍了照,你还没上市,人家马上上市场了。所以,二轻产品从产品开发到成品投入市场,速度要快。产品开发要求半年的速度,是可以做到的。
去年,康乐玩具厂,生产了一部宇宙车,可以向前,向后开,可以升降,也可以模拟枪炮的声和光。从模具到产品,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开发成功。价格仅几十元。样品一出来,台湾客商就要一千打。上玩十五厂生产747飞机,可以模拟起飞的动作及声音,有开、关门等多种功能,十分新颖。这种产品内有电子技术,使用集成块。上玩十五厂用半年时间开发成功,外商马上定货。因此,注意开发时间,抢速度,就能更快拿到效益。
(四)产品开发要同产品推销结合,光开发,不推销,新产品也没有效益。
去年9月份,市里开了个订货会。我们局把600多种新产品放到订货会上。全局定货额达6.7亿元,超过历届订货会,在全市打响了一炮,引起很大反响。
加强推销工作,不惜各种广告与各种销售手段。有种形象化销售。去年,到西安开展销会。客户们对削苹果机不了解。家电公司开记者招待会,当场用它削苹果,引起了记者兴趣,认为十八元1只,价格适中。第二天开定货会。销售部门对商业代表表演削苹果。抓住消费心理,进行销售,效果很好。
试销时听取消费者意见,对产品优化就有可靠的依据。对一些有技术难度的产品,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推销,很难打开局面。
(五)争取有关部门对新产品开发的优惠政策。
新产品开发中,如在局里登记上,可以享受减免一年产品税的优惠,可以提取销售额的1%作为新产品开发基金。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