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经营要适应外向经济发展
黄 甦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集体事业办公室下属集体企业有47户,职3218500人,产品以针织,毛麻、服装,色织、白织,巾被、丝绸,手帕、线带、化纤、机械配件等为主,尽管这些集体企业只有八、九年的建厂历史,厂房简陋,设备陈旧,管理水平比全民企业低,技术素质比全民企业差,原材料、劳动力紧缺等矛盾又十分突出,但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集体事业办公室和局属各公司积极为集体企业服务,为集体企业创造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两年来,上海纺织集体经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两大步。1987年外贸收购总值达到8624.75万元,在1986年增长60.96%,利润达到4494.7万元,比1986年增长14.97%,今年1至8月,外贸收购总值又达到7782.21万元,比1987年同期增长49.2%,利润已达到3161.47万元,比1987年同期增长3.06%。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上,上海纺织集体企业努力做到了“三个适应”:
一、经营决策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有些集体企业对经营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要在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从生产型转向经济型,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他们这样想,也是这样做。如上海第十二羊毛衫厂今年生产了18个品种的外销羊毛衫。生产销售中尽管存在议价进料,平价销售,台产低,工缴高等不利因素,有14个品种的羊毛衫每生产一件就要亏损1~7元,但厂领导认为“多出口,多创汇是发展方向,外销渠道只能疏而不能堵’,因而思想重视,措施落实,今年1至8月,外贸收购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与此同时,积极增产“双鹿”名牌内销羊毛衫,今年1至8月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做到了“堤外损失堤内补”。
二、品种开发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如上海针织二十四厂是上海纺织局集体企业中的出口大户,1987年出口创汇1261.9万元,比1986年增长20.44%。今年以来,该厂着重抓了品种开发和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他们继1986年开创晴纶薄绒立体发泡印花新产品以来,从角花小面积发展到大面积印花和满身印花,从一套色、三套色,发展到七套色,八套色,针对目前国际市场上晴纶产品热相对降温的情况,又从原来单一生产晴纶立体发泡印花产品,扩大到生产涤棉薄绒产品,并配上发泡印花的刺绣,构成完美的整体。今年1至8月已创汇100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
三、分配制度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87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集体事业办公室向上诲市纺织工业局承包外贸现行价收购总值6000万元(比1986年实际数增长12.9%)利润4000万元(比1986年实际数增长2.3%)的经济指标,并根据所属集体企业的不同生产,经营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办法,将承包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集体企业,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外贸收购总值等经济指标直接挂钩浮动的办法,从而调动了企业多出口,多创汇的积极性,1987年实现利润比承包指标增长12.37%,实现外贸收购总值比承包指标增长43.75%,在向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承包的17个单位中,指标增长幅度首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