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资料
企业效益保证法
在原材料大幅度涨价情况下,全国不少企业都存在产值上升,成本增高,利润下降的情况。河南安阳齿轮厂却相反,随着产值上升,成本下降,利润上升。
厂长李万春认为,我国企业亏损固然有原材料涨价等外部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管理不善。1983年,这个厂实行丁厂和车间两级核算,李万春带领管理人员到车间,对所有产品的每道工序作详细考核,综合测算出产品定额成本和工序定额成本,归纳出8种定额成本工资含量工时依据,从而制定了具有独创性的“定额成本工资含量计时计件工资制”。经过这几年实践,李万春又制定了“定额成本管理法”,“产品质量控制法”,“在制品全员控制法”、“设备限速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方法,从产前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数量、质量,成本到设备的合理使用,节能降耗,都有严格而合理的控制。整个这套办法,统称为“企业效益保证法”。
“企业效益保证法”的核心是通过分配来控制成本。简单地说,就是工人生产的每一件产品的价值中,都含有定额成本和工资含量的具体值,企业要保证先把定额成本和价值收回来,剩余才为车间和工人所得。工人在一定工时内干成的合格晶越多,工资越高。相反,工效低,、质量差、损耗大及无效劳动,都减少工资数额。有个工人干活不注意成本,结果工资含量全补进成本还不够,当月自己掏了阮钱赔上,下个月他干得认真,收入近百元。
推行“企业效益保证法”,与承认工人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是一致的。李万春说:“工人干不好就会亏赔,我应想办法不让他们亏赔并能多拿,决不从工人嘴里掏食儿吃。”齿轮厂计划内钢材仅占13%,其余要靠从市场上高价购进,仅此一项,加大成本150万元。工厂通过重大技术改造消化一部分,消化不了的摊入工厂成本,决不将负担转嫁给工人。由于“企业效益保证法”的良好透明度,工人一天挣多少钱,只要查查干了几个产品就一目了然,所以劳动积极性很高,一部分工人月工资能拿到300多元。
实行此法终于1984年,与1983年相比,这家中等企业的产量与利润成倍猛增。去年前9个月与前年同期比,原材料上涨1.5倍,成本却下降5.59%,利润增长39%。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河南省领导同志和理论界人士认为,李万春的‘企业效益保证法”比“满负荷工作法”又进了一步。理论界议论多年的一些问题,怎样使企业真正自负盈亏一一不止是企业和车间自负盈亏,工人也既负盈又负亏,怎样把分配机制引入成本控制,怎样解决工资、奖金侵蚀利润的难题,李万春都在实践中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摘自1989年1月5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