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分配给企业带来活力
上海通用电器七厂
我厂现有职T156人;主办厂人员6人,聘请退休职工4名,主要是为上海变压器厂(主办厂)加工零部件为主的局办新集体企业。
为了发展集体经济,遵照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改变现行分配制度上“吃大锅饭”的弊病,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1983年底,我厂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从1984年1月1日起,在全厂实行全额浮动计件工资。
几年来,企业在分配制度上的改革,推进了企业对职工和干部的经济责任和岗位责任的考核,促进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使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都得到相应的增长。1987年同1983年相比,产值增长94%,利润增长71%,劳动生产率增长84%,职工人均收入增长78%,上缴国家税金增长75%。
一、计件工资的具体做法
1.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我们在制订经济责任制时就考虑到要同工资分配相结合,企业以厂长办公室为主,成立一个检查考核班子,每月组织有关人员对各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月底打分考核。厂部考核班组以产量、质量,安全,设备,违纪、文明生产六项指标进行考核,班组根据厂部对其考核的六项指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细则对个人进行考核。
二,三线人员(包括厂长,股长及各管理人员)均按经济责任制,以企业经济效益,工作责任性和业务水平,完成上级下达各项任务,文明办公和节约办公资金,出勤率和劳动纪律五项指标进行考核。
2.计件工资如何计算
根据我厂生产特点,产品规格多,生产周期长,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大多数产品都是机械加工,由于机械加工受机床性能限制,超额因素不如手工操作伸缩性明显,所以,我们采取全计件,而不采取超额计件。
由于我厂产品加工具有以上特点,在具体分配上,实行个人计件,而不采用班组集体计件。
单价计算公式;年人均工资总额十年人均奖金数X80%x定额工人人数+年产品总工
时=每工时分值
虽然我们的计算单价是固定的,由于我们在制订单价时就有20%的余额,因此,正常情况下,工资总额不会突破。另外,我们根据各部门劳动强度大小,技术堆度高低,岗位责任轻重制订一个“工种浮动差额率”。
如:甲乙二部门月浮动工资人均收入都是100元,但甲部门工种浮动差额率为1.1,而乙部门工种浮动差额率为0.9,二部门的月收入都乘上各月工种差额率浮动后,甲部门人均收入为110元,而乙部门的人均收入为90元。
3.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我厂对产品质量管理比较重视,而且抓得比较紧,于是在管理体制上成立一个技术质量股,各生产班组都设一个专职检验员负责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占较大比例(占30%),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材料报废和质量问题引起的产品返工回用,都同经济责任制考核,所以,职工都比较重视产品质量。
4.如何处理好新,老工人关系,以及生产第一线人员与辅助工人、管理人员的关系.
我厂对新工人进厂后,首先安排一个思想和技术比较全面的同志带领,根据技术难度和工种复杂程度,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新工人的工时定额逐渐增加,对带学徒的职工在带领期间补贴适当金额。
实行计件工资后,由于新老职工的基本工资差异较大,我们根据本厂职工的平均工资制订一个“工资差额率”,职工每月结算计件工资后,根据本人的基本工资大小按“工资差额率”,增加或减少。如:有二位同工种职工,甲职工月工资为90元,乙职工月工资为50元,而全厂平均工资为70元,两职工某月都完成产品工时240小时(月制度工时为200小时),如每小时为0.34元计算,甲职工月收入O.34x240=81.60元,乙职工月收入:0.34x240=81.60元,如果投有工资差额率,甲、乙两职工月都多超额40小时,甲职工连基本工资都未达到, 还差8.40元,而乙职工却多得超计件工资31.60元,实行“工资差额率”,甲职工工资比厂平均工资增加20元,乙职工工资比厂平均工资减少20元,甲职工月收入为81.60+20元;101.幻元,乙职工月收入为81.60-20元=61.60元,如都减去本人的基本工资,他俩月超产计件工资为
11.60元。
由于企业实行“工资差额率”,目前新,老职工之间在分配上的矛盾不突出。
第一线工人与二,三线人员的关系问题,我们在经济责任考核中,对二、三线人员的岗位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另外,二,三线人员的计件工资是根据第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为基数,一线工人收入增加,二,三线人员的基数也提高,反之则下降,因此,大多数二,三线人员能积极配合一线工人完成生产任务。
二,实行计件工资在企业内部必须具备的条件
1.各企业都有其特点,但有共同点就是生产任务要饱满,产品能基本适销,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2.由于企业实行计件工资,职工积极性普遍提高。因此,机床保养,设备管理,安全工作、文明生产,产品上下道转移制度等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都要健全,否则会顾此失彼。特别是产品品种多,规格复杂的企业加强定额管理工作也是很重要,产品的定额工时过紧过松都会影响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在实行计件工资前把所有产品定额,根据原始资料重新整理一遍,尽量把产品定额制定准确些,一旦修改后,近期内不再变动修改,否则也会影响职工积极性。
三、实行计件工资以来效果
84年,实行计件工资以来,我厂以机床工段为例,该组共有定额工人20人左右(除长休假外),通过实践说明实行计件工资有75%以上定额工人增加收入。去年有几个职工单超额计件工资就超过1500元,但还有少数职工连工资也未达到,主要原因是分配制度改变,打破吃“大锅饭”现象。过去,超额工时每小时0.05元,现在增加到0.34元,职工的收入明显拉开差距,职工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有的职工讲:过去少数人干,多数人棍,月底奖金一样拿,造成做多做少一令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局面。现在我们对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偿罚严明,奖勤罚懒,企业中出现了八小时内抓紧干,八小时外争着干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