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的对比分析
发行时间:1988-04-20
网站编辑:上海市农机局 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的对比分析

上海市农机局  办公室

    郊县工业的重点是城镇集体工业和乡镇集体工业两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集体工业放宽政策,简政放权,促进郊县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但是,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相比,政策没有乡镇工业放得那么宽,发展速度没有乡镇工业那么快,需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

    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关系到郊县集体经济和城乡工业的繁荣,关系到郊县城镇十多万职工及其家属的物质精神生活,关系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因此,对城镇集体工直应采取与乡镇工业一视同仁的扶持政策,使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工业并驾齐驱,双翼齐飞。

    现将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对比分析如下:

    一、关于发展速度的对比

    自1978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7年底的九年中,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指县属集体工业,下同)的产值,由6.55亿元上升到16.98亿元,每年递增11.2%,乡镇集体工业的产值由18.31亿元上升到131.24亿元,每年递增24.5%。

    城镇集体工业中的外贸出口交货值,由1978午的0.19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3.56亿元,每年递增38.5%,其中直接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0.13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3.09亿元,每年递增42.2%。乡镇工业中的外贸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1.23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21.9亿元,每年递增37.7%,其中直接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0.56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15.26亿元,每年递增44.4%。

    城乡工农联营企业自1979年底开始兴建,1980年至1987年的7年中,郊区城镇集体工业的联营企业产值,由127万元上升狈.27亿元,每年递增1.17g)乡办集体工业的联营企业产值,由1.06亿元上升到28.2亿元,每年递增59.8%。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乡镇工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比城镇集体工业快出一倍以上,外贸直接出口交货值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城镇集体工业。

    二、城镇集体工业比乡镇集体工业发展慢的主要厚因

    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样。从中央到地方对乡镇企业非常重视,中央自1984年开始连续发出三个1号文件和一个4号文仆,对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加以肯定,把发展乡镇企业看作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看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多次组织动员市区工业,外贸、商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支持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能放到郊区的项目,都要放给乡镇企业去生产。而对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各级领导重视肯定的程度,没有乡镇企业那么高,国务院1984[164]号文件下达后,市二轻局、市农机局、市集体办等6个单位联合向市政府写出书面报告,提出贯彻意见,至今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2.干部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级领导反复强调,乡镇企业的管理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而安定人心,工作有劲。而城镇集体工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机构撤并,人心思散,一部分干部等待观望,工作被动。

    3.双方面的优势不一样。在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的转换过程中,客观上乡镇企业比城镇集体企业具有更多的优势。如乡镇企业有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用地审批比较宽,往往先圈地后补办报批手续,招工也比较容易,而城镇集体企业用地很困难,审批都按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劳动力也没有来源,向农村招工要受指标控制。乡镇企业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可以用来搞协作、搞交易,对市区工业、外贸,科研等单位有吸引力,而城镇集体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优势。乡镇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把多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生产农副业产品,既可改善企业内群众的生活,又可用来开展协:作交易活动,而城镇集体企业的多余劳动力,年老体弱,寻找新的就业门路难度较大。

    4.政策的宽度不一样。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乡镇工业要比城镇集体工业宽得多。例如:

    (1)在税收政策上,新办乡镇企业可免税一年,远郊新办企业可免税二年,崇明县、宝山县的长兴、横沙两岛,新办企业可免税三年,而城镇集体工业不享受这一条。由于乡镇企业有不少“开关厂”,新办企业有一、二、三年的免税,86年所得税率只有28.9%,而城镇集体企业的所得税率达48.1%。同样实行八级类进税制,86年的实际税率,城镇集体企业比乡镇集体企业要高得多。另外,能源税城镇集体企业交税后留利的15%,乡镇集体企业只交7.5%。

    (2)在分配政策—仁,乡镇企业只规定人均年计税工资1260元,而职工人数不加限制,城镇集体企业核定工资总额,扩大生产新进人员,受到工资总额的限制。乡镇企业的干部报酬可超出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而城镇集体企业的干部报酬没有那么高。

    (3)在资金政策上,城镇集体工业的资金、物资常被平调,据86年不完全统计达280~30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借用城镇企业管理机构的资金、物资长期不还。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各种乱摊派,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

    (4)在退休职工的负担上,城镇集体企业比乡镇企业压力重,不少企业平均每个职工负担1~2人,有的企业平均每2个职工负担4~5人。职工的住房、福利等比乡镇企业困难。

    (5)在供销人员的承包上,部分乡镇企业学习外省市搞“回扣”的办法,搞“购销承包”,可按照购销的总金额,提取一定的比例作奖励。而城镇集体企业只能在完成购销承包基数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5.领导管理体制不一样。乡镇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都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但乡镇企业由市农委抓政策,搞调研,比较集中,而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政策,没有一个部门作比较系统的研究,经常制订或调整有关的政策规定。

    由于存在以上"五个不一样”,城镇集体企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参照国营企业管理办法的状态,集体经济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镇集体企业还没有真正搞活,分配上拉不开差距,影响发展速度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并研究采取解决的措施。

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的对比分析
发行时间:1988-04-20
网站编辑:上海市农机局 办公室
  
来源:研究所

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的对比分析

上海市农机局  办公室

    郊县工业的重点是城镇集体工业和乡镇集体工业两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对集体工业放宽政策,简政放权,促进郊县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但是,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相比,政策没有乡镇工业放得那么宽,发展速度没有乡镇工业那么快,需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

    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关系到郊县集体经济和城乡工业的繁荣,关系到郊县城镇十多万职工及其家属的物质精神生活,关系到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因此,对城镇集体工直应采取与乡镇工业一视同仁的扶持政策,使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工业并驾齐驱,双翼齐飞。

    现将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与乡镇集体工业,对比分析如下:

    一、关于发展速度的对比

    自1978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7年底的九年中,上海郊区城镇集体工业(指县属集体工业,下同)的产值,由6.55亿元上升到16.98亿元,每年递增11.2%,乡镇集体工业的产值由18.31亿元上升到131.24亿元,每年递增24.5%。

    城镇集体工业中的外贸出口交货值,由1978午的0.19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3.56亿元,每年递增38.5%,其中直接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0.13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3.09亿元,每年递增42.2%。乡镇工业中的外贸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1.23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21.9亿元,每年递增37.7%,其中直接出口交货值由1978年的0.56亿元上升到1987年的15.26亿元,每年递增44.4%。

    城乡工农联营企业自1979年底开始兴建,1980年至1987年的7年中,郊区城镇集体工业的联营企业产值,由127万元上升狈.27亿元,每年递增1.17g)乡办集体工业的联营企业产值,由1.06亿元上升到28.2亿元,每年递增59.8%。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乡镇工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比城镇集体工业快出一倍以上,外贸直接出口交货值的增长速度也高于城镇集体工业。

    二、城镇集体工业比乡镇集体工业发展慢的主要厚因

    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样。从中央到地方对乡镇企业非常重视,中央自1984年开始连续发出三个1号文件和一个4号文仆,对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加以肯定,把发展乡镇企业看作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看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途径。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针,多次组织动员市区工业,外贸、商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支持乡镇工业的发展,提出能放到郊区的项目,都要放给乡镇企业去生产。而对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各级领导重视肯定的程度,没有乡镇企业那么高,国务院1984[164]号文件下达后,市二轻局、市农机局、市集体办等6个单位联合向市政府写出书面报告,提出贯彻意见,至今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2.干部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级领导反复强调,乡镇企业的管理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而安定人心,工作有劲。而城镇集体工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机构撤并,人心思散,一部分干部等待观望,工作被动。

    3.双方面的优势不一样。在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为主的转换过程中,客观上乡镇企业比城镇集体企业具有更多的优势。如乡镇企业有丰富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用地审批比较宽,往往先圈地后补办报批手续,招工也比较容易,而城镇集体企业用地很困难,审批都按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劳动力也没有来源,向农村招工要受指标控制。乡镇企业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可以用来搞协作、搞交易,对市区工业、外贸,科研等单位有吸引力,而城镇集体企业缺乏这方面的优势。乡镇企业在深化改革中,把多余劳动力组织起来,生产农副业产品,既可改善企业内群众的生活,又可用来开展协:作交易活动,而城镇集体企业的多余劳动力,年老体弱,寻找新的就业门路难度较大。

    4.政策的宽度不一样。在享受优惠政策方面,乡镇工业要比城镇集体工业宽得多。例如:

    (1)在税收政策上,新办乡镇企业可免税一年,远郊新办企业可免税二年,崇明县、宝山县的长兴、横沙两岛,新办企业可免税三年,而城镇集体工业不享受这一条。由于乡镇企业有不少“开关厂”,新办企业有一、二、三年的免税,86年所得税率只有28.9%,而城镇集体企业的所得税率达48.1%。同样实行八级类进税制,86年的实际税率,城镇集体企业比乡镇集体企业要高得多。另外,能源税城镇集体企业交税后留利的15%,乡镇集体企业只交7.5%。

    (2)在分配政策—仁,乡镇企业只规定人均年计税工资1260元,而职工人数不加限制,城镇集体企业核定工资总额,扩大生产新进人员,受到工资总额的限制。乡镇企业的干部报酬可超出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而城镇集体企业的干部报酬没有那么高。

    (3)在资金政策上,城镇集体工业的资金、物资常被平调,据86年不完全统计达280~300万元,其中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借用城镇企业管理机构的资金、物资长期不还。对城镇集体企业的各种乱摊派,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

    (4)在退休职工的负担上,城镇集体企业比乡镇企业压力重,不少企业平均每个职工负担1~2人,有的企业平均每2个职工负担4~5人。职工的住房、福利等比乡镇企业困难。

    (5)在供销人员的承包上,部分乡镇企业学习外省市搞“回扣”的办法,搞“购销承包”,可按照购销的总金额,提取一定的比例作奖励。而城镇集体企业只能在完成购销承包基数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5.领导管理体制不一样。乡镇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都存在多头领导的问题,但乡镇企业由市农委抓政策,搞调研,比较集中,而对城镇集体经济的政策,没有一个部门作比较系统的研究,经常制订或调整有关的政策规定。

    由于存在以上"五个不一样”,城镇集体企业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参照国营企业管理办法的状态,集体经济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城镇集体企业还没有真正搞活,分配上拉不开差距,影响发展速度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并研究采取解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