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呼声
企业苦心经营多年职工住房遥望无期
上钢三厂工业服务公司创建八年来,工业总产值、利润翻了三番,固定资产翻了一番多。1986年创利达521.7万元,上交税金375.1万元。1987年估计可创利近600万元,上交税金412万元,是本市屈指可数的局办集体企业。但是,这家公司职工生活福利设施欠债十分严重,尤其是职工住房困难欠债更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突出的社会矛盾,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势将成为突出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去年七月份该公司工会对在公司工作满三年以上的职工进行了一次住房困难户统计,表明:住房困难户有79户,婚后无房户264户,两类困难户共343户,占职工总数的10.78%。这部分职工几乎全是经农村、边疆工作后回沪的,他们为振兴集体经济辛勤生产,苦心经营了多年,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后,自己需要成家立业时,却在为住房困难而忧愁。有的已大龄因无房而不能婚配,有的借用农村猪棚暂度,有的住了四年的鸳鸯楼迁不出,不少职工以高价租用私房而负债累累。这些职工无心生产,情绪低落,家庭矛盾和社会纠纷接连发生。
该公司曾想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可能逐步改善职工的住房困难,但几年来企业仍是两手空空。公司新办初期至1983年,年创利能力在百万元左右,且经济上隶属于上钢三厂。1983年下半年经济独立以后,虽然一跃跨入年创利500万元以上企业的行列,但三年按规定提取的福利基金为103.64万元,仅够支付三年来的猪肉价格补贴、人寿保险费、独生子女费、职工困难补助,医药费和食堂浴室的改造等日常开销,无法用福利基金为职工建造住房。
面对这一现实,出路何在?我们认为,首先要利用当前改革的外部条件,改革建房制度,分房制度,使集体企业真正通过发展生产、通过全体职工的辛勤努力来谋取福利。其次在于取得国家政策的扶持,制订适合集体企业特点的优惠政策,以扶持集体企业渡过难关。
(徐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