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集体工业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
苏 海 宝
工业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由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扩权、搞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深入发展,企业要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确立市场观念,实行以厂长处于中心地位,发挥中心作用,对企业全面负责的厂长负责制,已成为势在必行。全民企业自1984年以来逐步进行扩大试行,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三个条例》、按照部署今年内将要在全民企业分期分批普遍推行。从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说,由于集体企业生产的计划形式,绝大多数是属于市场调节,集体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求企业的经营者更能善于及时地、果断地对企业经营作出决策,以发挥集体企业灵活经营的特色。因此,集体企业应当拥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集体企业的厂长应当有更充分的经营决策权,集体企业比全民企业就更迫切需要实行厂长负责制。从宏观的指导方针来说,集体企业在各项改革中理应可以比全民企业搞得更活、放得更宽、步子迈得更大、更快。可是就是在这样一项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重大的改革上,却步履艰难,进展缓慢。就以我系统来说,截至去年底,全民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单位约占36%,而集体企业仅占3.4%。
关于实行厂长负责制,需要进行研究、探索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从实行厂长负责制集体企业与全民企业的异同,如何加快、推进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步伐和如何正确处理集体企业职工民主管理与保证厂长高效,统一行使指挥权,决策权等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一,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要从所有制性质和特点出发。
集体所有制企业同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全民企业在外部环境+基本任务和管理职能等方面,基本上是类似的。因此,集体企业对全民企业的《三个条例,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可以参照执行的。比如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党组织与厂长的关系,企业厂长的责任、权限,工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等。但是,集体企业由于它的所有制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除了上述共性之外,还有它的个性。它与全民企业的区别和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集体企业的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应当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它有权对企业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它区别于全民企业的职代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力机构’。集体企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相对于全民企业来说是一种更为直接的结合形式,集体企业职工既是企业的生产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这种性质与地位,决定了他们对企业具有更充分的发言权和决定权,集体企业职工应当比全民企业职工拥有更大的民主权利。因此,集体企业不能套用全民企业的办法,否则,职工的民主权利得不到行使,职代会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集体企业根据它的性质、特点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厂长应当由企业职工通过民主方式产生。它区别于全民企业的厂长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由国家委任。集体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劳动者共同占有,有关企业的重大问题理所当然应由职工参加管理。厂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行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对企业负有经济责任,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全厂职工的命运和利益。因此,职工民主管理最根本的一条是集中体现在职工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用民主的方式挑选产生厂长。
二、积极稳妥地改革集体企业的干部管理制度,是推进和加快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重要环节。
集体企业干部管理制度,一定要破除沿用全民企业由上级任免管理干部的办法。过去在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统一计划,统收统支,统负盈亏,厂长主要是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现在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厂长必须对全厂职工负责。目前,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步伐所以缓慢,主要症结就在于某些同志担心改“委任制’为民主选举后,能否保证厂长人选的素质,特别是政治素质。我认为,诚然,这种担心也有一定的道理,不少集体企业职工素质较差,又受到旧观念的影响较深,要真正担负起民主选举厂长的重任,会遇到波折和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切实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认识,讲清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命运同职工利益和命运的关系,并真正尊重职工的意愿,每个职工是能够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的。同时在改革的步骤上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现阶段可以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民主产生厂长,这样就可以加快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步伐。比如可以:
1.在全厂职工充分酝酿候选人的基础上,由全体职工或职代会直接民主选举厂长。
2.先由职代会组织专门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对推荐的人选进行考评,再向全体职工或职代会椎举提名厂长,由全体职工或职代会通过。
3。由职代会组织专门小组向外单位招聘厂长,经职代会通过。
4.由—上级主管部门向企业推荐提名厂长人选,再由全厂职工或职代会讨论通过。
5.实行租赁、承包的企业,经职代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签订租赁、承包合同后,其首席代表人即为厂长。
在主管部门对集体企业承担的领导责任未完全解脱之前,企业不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产生厂长,都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民主产生的厂长,需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
三、正确处理好职工民主管理和保证厂长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挥权、决策权,是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必要条件。
集体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力,(即职代会的权限),应当使用在企业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上,它体现为企业的最高权力。这些权力最集中的表现是体现在为企业挑选一位精明强干的经营者。因此,职工民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多种民主方式选举产生厂长。同时还要运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和形式,提出企业发展纲要与厂长签订任期目标,通过企业立法监督厂长履行任期目标,定期对厂长任期目标进行检查、考核、奖惩,对厂长违法乱纪,危及企业利益有权决定制裁,直至罢免。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经营好坏、兴衰成败,根本上是取决于厂长的素质。因此,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好,用好,管好厂长”。还有关系到企业命运和职工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如企业发展方向、并厂,分广以及职工福利等事项,职代会应讨论决定。除此之外,其他一切权力都可以归厂长。更不应当过多干预厂长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行政工作的权限。
为了保证厂长对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负责,集体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决不能因为加强了职工民主管理而削弱了厂长的职权,这样对企业不利,又会滑到“无权负责、无人负责”的老路上去。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中心作用。厂长对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时,应当主动征求听取企业党组织和职代会的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企业党组织、职代会要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教育职工维护生产行政指挥的高效统一,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实现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工作单位:上海市仪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