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第一讲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以及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要求
发行时间:1987-08-20
网站编辑:唐秋生
来源:研究所

第一讲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以及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要求

   

    改革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我国的主旋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现在解决和平问题,已经找到了一条道路,就是对话,中央领导同志反复讲,对讲总比对抗好。那么,解决各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途径何在呢?世界各国采取的共同办法,就是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因此,我国的改革也面临着一个国际环境问题。   

    上海的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现在已经是八年了。八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一系列的改革:

    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二、改革企业分配制度。

    三、调整所有制结构。

    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五,改革企业内部领导管理体制。

    六、初步改革价格体系。

    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八、改革商业流通体制。

    九、改革金融体制。

    十、逐步发展市场体系。

    十一、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十二、改革行政性工业公司。

    十三、扩大地方经济管理权限。

    十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纵观八年的改革历程,改革的内容相当多,改革的范围相当广,改革的步伐相当快,确实对旧体制进行了冲击。经过八年改革,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是企业地位发生了变化,经营权力扩大,活力增强,开始向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转变。

    二是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指令性计划缩小,市场调节扩万,价格部分放开,市场机制已开始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三是政府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重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探索宏观经济调节控制的新路子。

    上海八年的改革,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锻炼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八年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宏观失控持续出现、大中型企业仍然不活,负担过重,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改革中逐步解决。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改革过程中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体制上的双重性。

    二是政策上的过渡性。

    三是时间上的长期性。—

    四是发展中的曲折性。

    五是前进中的探索性。

    六是目标上的坚定性。

    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今、明年的改革重点,应放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产节约方面。

    在大中型企业中,着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综合承包、单项承包,利润包干等等。对小型企业实行减亏承包,租赁经营,对少数亏损的小企业,还可以作价拍卖。

    同时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发展市场体系、加强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加快改革步伐,并得以顺利进行,要做好四方面的准备:

    一要做好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二要认真进行方案准备。

    三要有干部准备。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

    集体工业经济深化改革究竟怎么搞,我个人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要解决“集体名义,全民管理’的做法,确立集体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观念。要恢复集体经济的性质,对集体企业要还权,改善外部环境条件。

    二,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应当采取多种经营形式,不拘一格,不搞“一刀切”。由于集体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各异,改革只能从实际出发,改革的方案和实施办法,不能拘于一种形式,可以搞租赁、承包,也可以搞股份制。

    三,为了使集体企业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些政策应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四、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要内外结合,同步配套。企业内部要以改革促进管理,改革同双增双节结合,逐步完善企业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企业外部要坚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宏观改革措施要与之同步配套。

第一讲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以及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要求
发行时间:1987-08-20
网站编辑:唐秋生
  
来源:研究所

第一讲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以及对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要求

   

    改革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我国的主旋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现在解决和平问题,已经找到了一条道路,就是对话,中央领导同志反复讲,对讲总比对抗好。那么,解决各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途径何在呢?世界各国采取的共同办法,就是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因此,我国的改革也面临着一个国际环境问题。   

    上海的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现在已经是八年了。八年来,我们进行了以下一系列的改革:

    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二、改革企业分配制度。

    三、调整所有制结构。

    四、发展多种经营形式。

    五,改革企业内部领导管理体制。

    六、初步改革价格体系。

    七、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八、改革商业流通体制。

    九、改革金融体制。

    十、逐步发展市场体系。

    十一、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十二、改革行政性工业公司。

    十三、扩大地方经济管理权限。

    十四、改革农村经济体制。

    纵观八年的改革历程,改革的内容相当多,改革的范围相当广,改革的步伐相当快,确实对旧体制进行了冲击。经过八年改革,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是企业地位发生了变化,经营权力扩大,活力增强,开始向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转变。

    二是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指令性计划缩小,市场调节扩万,价格部分放开,市场机制已开始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三是政府管理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重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探索宏观经济调节控制的新路子。

    上海八年的改革,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锻炼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八年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宏观失控持续出现、大中型企业仍然不活,负担过重,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在今后进一步改革中逐步解决。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改革过程中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体制上的双重性。

    二是政策上的过渡性。

    三是时间上的长期性。—

    四是发展中的曲折性。

    五是前进中的探索性。

    六是目标上的坚定性。

    根据当前的形势发展,今、明年的改革重点,应放在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产节约方面。

    在大中型企业中,着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综合承包、单项承包,利润包干等等。对小型企业实行减亏承包,租赁经营,对少数亏损的小企业,还可以作价拍卖。

    同时围绕深化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在发展市场体系、加强宏观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加快改革步伐,并得以顺利进行,要做好四方面的准备:

    一要做好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二要认真进行方案准备。

    三要有干部准备。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

    集体工业经济深化改革究竟怎么搞,我个人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要解决“集体名义,全民管理’的做法,确立集体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观念。要恢复集体经济的性质,对集体企业要还权,改善外部环境条件。

    二,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应当采取多种经营形式,不拘一格,不搞“一刀切”。由于集体企业数量众多,情况各异,改革只能从实际出发,改革的方案和实施办法,不能拘于一种形式,可以搞租赁、承包,也可以搞股份制。

    三,为了使集体企业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些政策应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四、集体企业深化改革,要内外结合,同步配套。企业内部要以改革促进管理,改革同双增双节结合,逐步完善企业自我约束的行为机制。企业外部要坚持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宏观改革措施要与之同步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