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集体工业
纺织局系统的集体工业企业,自1979年开始筹建以来,经历了安置型、就业型、生产型,生产经营型四个阶段。1986年,计有集体企业47户,职工18,915人。另有21户合作社,+0余户联营企业和264户集体所有制的第三产业。从1980年到1985年,工业总产值是逐年增加的,1986年比1980年增长207%。1986年这一年,由于原料紧张等原因,产值比1985年下降5.17%,利润下降5.66%。
几年来,我局系统的集体企业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财务制度,加强了财务管理。在清产的基础上,核定了流动资金,加强了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近两年,集体企业资金短缺,我们利用840万元统筹基金,委托银行贷款,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为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我们试行了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63.8%的企业搞活了分配。当前有如下几种形式:(1)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产量,利润挂钩的,有14户,(2)实行企业工资总额与利润挂钩的,有14户,(3)实行单位毛利工资含量的2户,(4)实行单位税利工资含量的1户。在搞活分配方面,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几年来,我们帮助集体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并组织集体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参加各种订货会、展销会,开拓销售渠道。
当前我局系统集体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基础差,资金不足,缺乏自我改造能力,不能适应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部分企业(例如沪东织布厂、新联纺下面的一些色织厂)由于原料缺乏,被迫停产,集体企业尚未能摆脱国营企业管理模式,集体经济的特色和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此外,平调情况较严重。
1987年我们总的工作方向是: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出口创汇为中心,深化改革,搞活分配,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主要工作是:清理交接好行政性公司撤销后集体资财的移交工作,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在成本管理方面下功夫,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压缩库存商品的三分之一,进行集体企业股份制或租赁制的试点,继续抓好新产品开发工作。(纺织局集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