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几点意见
发行时间:1986-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几点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陈焕友在江苏省城镇集体工业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就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正确认识城镇集体工业在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到1985年,江苏省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中央有关部委大力支持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与我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也是分不开的。多年来,我们比较注意从江苏的实际出发,  发挥市,县、  乡、  村多层次办工业的积极性,巩固和壮大了集体经济。我省现有工业企业中,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占88%,全省工业产值中,集体所有制工业户值占48%。从城镇集体工业来看,  1985年完成产值21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4.5%,  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和市场繁荣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离不开的工业。譬如在全省轻工系统中占相当比重的集体所有制工业,‘六五’期间努力增加花色品种,开发新产品,每年试制投产‘四新’产品达七千多种,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有19个产品获国家金、银质奖,  4'24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8个产品获金、银杯奖,出口产品收购总额达52.?9亿元,  占全省收购总额的24.5%,还安置待业青年近八万人。这些都说明,城镇集体工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繁荣经济、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安排劳动就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扩大出口创汇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进一步认识大力扶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振兴江苏经济的战略意义,继续坚持中央一再强调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全民、集体,个体山起上的方针,加强领导,创造条件,促进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

    第二,城镇集体工业要大力增产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晶,特别要抓好小商品生产,更好地为城乡市场,为人民生活服务。

    城镇集体工业行业众多,素以生产市场产品,小商品为主,产品品种数以万计。与国营大工业相比,城镇集体工业具有“船小掉头快,转产包袱轻’的优越性。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城镇集体工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适应性强的优势,在自觉接受国家宏观计划指导的同时,要善于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运用价值规律,树立市场观念,面向消费者,注意研究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使生产与市场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有计划地生产高档耐用消费品,又要重视生产一般日用必需品,既要适应城市的需要,又要适应广大农村的需要。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还要坚持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不仅讲究企业效益,而且讲究社会效益,决不能从单纯盈利观点出发,不重视生产那些日用小商品和微利产品。要坚持以质优取胜,以价廉取胜,以信誉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使城镇集体工业沿着健康轨道蓬勃发展。

    第三,城镇集体工业要坚持改革,理顺内部的经济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城镇集体工业进行改革的目的,应当是恢复集体经济的本来面貌,按集体经济的特点办事,以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水平,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中心环节仍然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动力和活力。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如何理顺集体工业内部关系等问题,要进行探索和实践。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迈出改革的新路子,为推动全省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提供经验。

    城镇集体工业的改革,要把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我省城镇集体工业点多分散,规模小,批量小,而且先天不足,厂房狭窄,设备陈旧,因此,要针对这个弱点,切实抓好横向经济联合,优化生产力组合,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并视需要和可能,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使我省面广量大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逐步转移到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复盖面。

    第四,各级联社要积极开展杜务活动,充分发挥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作用。

    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自1984-年恢复以来,为推动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做了很多工作。联社作为城镇集体经济同国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更要发挥作用,站在改革的前列,按照改革的步骤和要求,结合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的特点,指导集体企业搞好内部配套改革和外部横向联系,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向政府反映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联社的中心任务是服务,因此,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从各个方面为企业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五,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械镇集体工业的特点,积极扶持,加强领导。

    集体经济区别于全民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由经济性质所决定,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发展生产,主要靠自力更生,这是正确的,但是,也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六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为扶持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据省轻工部门统计,“六五”期间由于采取“双减半’扶持措施,我省轻工集体企业从中得益1.2亿元。企业得益后从税后利润中提取60%用于扩大再生产,使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80年的8.07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16.98亿元。增长了一点一倍。由于增加了投入,增强了“造血’功能,同一时期全省轻工集体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18亿元,相当于国家扶持企业得益的十五倍。这个情况说明,由于集体企业的兴衰直接取决于经济效益,企业盈亏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较之于现在的全民企业,集体企业增加投入、发展生产更具有内在的动力和紧迫感。这也是我省轻工集体企业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我省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较突出的是,有关集体经济的政策还不够落实,企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工艺技术比较落后,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镇集体工业的支持和领导,要认真研究、解决城镇集体工业发展中的有关政策问题和实际问题。在领导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中,要考虑集体经济的特点,避免发生工作脱节、管理削弱的情况。还要注意制止乱摊派费用和平调企业的资财。最近,国务院批转了轻工业部、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关于纠正平调二轻集体企事业资产问题的报告,要求各级政府保护集体经济合法权益,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破坏集体资产。省政府正在办文下达。今后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中,应继续坚持所有制、隶属关系、财务上交渠道‘三不变’原则,做到既搞活经济,又不使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各级财政、税务、物价、银行、劳动等部门要支持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为企业内部进行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物资、电力等部门要校照对轻纺工业实朽“六优先’的原则,在物资、原辅材料、能源供应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外贸、商业,供销社等部门要减少环节,搞活流通,支持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几点意见
发行时间:1986-12-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几点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陈焕友在江苏省城镇集体工业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就进一步发展城镇集体工业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正确认识城镇集体工业在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到1985年,江苏省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中央有关部委大力支持和全省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与我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也是分不开的。多年来,我们比较注意从江苏的实际出发,  发挥市,县、  乡、  村多层次办工业的积极性,巩固和壮大了集体经济。我省现有工业企业中,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占88%,全省工业产值中,集体所有制工业户值占48%。从城镇集体工业来看,  1985年完成产值21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4.5%,  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和市场繁荣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离不开的工业。譬如在全省轻工系统中占相当比重的集体所有制工业,‘六五’期间努力增加花色品种,开发新产品,每年试制投产‘四新’产品达七千多种,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有19个产品获国家金、银质奖,  4'24个产品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8个产品获金、银杯奖,出口产品收购总额达52.?9亿元,  占全省收购总额的24.5%,还安置待业青年近八万人。这些都说明,城镇集体工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繁荣经济、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安排劳动就业,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扩大出口创汇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进一步认识大力扶持、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振兴江苏经济的战略意义,继续坚持中央一再强调的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全民、集体,个体山起上的方针,加强领导,创造条件,促进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

    第二,城镇集体工业要大力增产适销对路的日用消费晶,特别要抓好小商品生产,更好地为城乡市场,为人民生活服务。

    城镇集体工业行业众多,素以生产市场产品,小商品为主,产品品种数以万计。与国营大工业相比,城镇集体工业具有“船小掉头快,转产包袱轻’的优越性。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城镇集体工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适应性强的优势,在自觉接受国家宏观计划指导的同时,要善于在微观经济活动中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运用价值规律,树立市场观念,面向消费者,注意研究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使生产与市场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既有计划地生产高档耐用消费品,又要重视生产一般日用必需品,既要适应城市的需要,又要适应广大农村的需要。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还要坚持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的一致性,不仅讲究企业效益,而且讲究社会效益,决不能从单纯盈利观点出发,不重视生产那些日用小商品和微利产品。要坚持以质优取胜,以价廉取胜,以信誉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使城镇集体工业沿着健康轨道蓬勃发展。

    第三,城镇集体工业要坚持改革,理顺内部的经济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城镇集体工业进行改革的目的,应当是恢复集体经济的本来面貌,按集体经济的特点办事,以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水平,进一步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中心环节仍然是搞活企业,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动力和活力。对于如何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如何理顺集体工业内部关系等问题,要进行探索和实践。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迈出改革的新路子,为推动全省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提供经验。

    城镇集体工业的改革,要把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我省城镇集体工业点多分散,规模小,批量小,而且先天不足,厂房狭窄,设备陈旧,因此,要针对这个弱点,切实抓好横向经济联合,优化生产力组合,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并视需要和可能,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使我省面广量大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逐步转移到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复盖面。

    第四,各级联社要积极开展杜务活动,充分发挥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作用。

    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自1984-年恢复以来,为推动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做了很多工作。联社作为城镇集体经济同国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更要发挥作用,站在改革的前列,按照改革的步骤和要求,结合城镇集体工业经济的特点,指导集体企业搞好内部配套改革和外部横向联系,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向政府反映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情况和要求。联社的中心任务是服务,因此,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从各个方面为企业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五,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械镇集体工业的特点,积极扶持,加强领导。

    集体经济区别于全民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按劳分配。由经济性质所决定,城镇集体工业企业发展生产,主要靠自力更生,这是正确的,但是,也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六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为扶持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据省轻工部门统计,“六五”期间由于采取“双减半’扶持措施,我省轻工集体企业从中得益1.2亿元。企业得益后从税后利润中提取60%用于扩大再生产,使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由1980年的8.07亿元增加到1985年的16.98亿元。增长了一点一倍。由于增加了投入,增强了“造血’功能,同一时期全省轻工集体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18亿元,相当于国家扶持企业得益的十五倍。这个情况说明,由于集体企业的兴衰直接取决于经济效益,企业盈亏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较之于现在的全民企业,集体企业增加投入、发展生产更具有内在的动力和紧迫感。这也是我省轻工集体企业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要看到目前我省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较突出的是,有关集体经济的政策还不够落实,企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生产组织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工艺技术比较落后,远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镇集体工业的支持和领导,要认真研究、解决城镇集体工业发展中的有关政策问题和实际问题。在领导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中,要考虑集体经济的特点,避免发生工作脱节、管理削弱的情况。还要注意制止乱摊派费用和平调企业的资财。最近,国务院批转了轻工业部、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关于纠正平调二轻集体企事业资产问题的报告,要求各级政府保护集体经济合法权益,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破坏集体资产。省政府正在办文下达。今后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中,应继续坚持所有制、隶属关系、财务上交渠道‘三不变’原则,做到既搞活经济,又不使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各级财政、税务、物价、银行、劳动等部门要支持城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改革,为企业内部进行配套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物资、电力等部门要校照对轻纺工业实朽“六优先’的原则,在物资、原辅材料、能源供应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外贸、商业,供销社等部门要减少环节,搞活流通,支持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