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摘
改革后集体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当前国家所有制存在着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容纳过量,即国家所有制的覆盖面太宽,把大量本来属于集体性质、本应采取集体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也纳在自己名下,二是机理失调。
针对第一个问题,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收缩范围,把当前国家所有制名下的绝大多数完全属于集体性质的企业改为名符其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样,国营企业在城市企业中将只占较小的比重,国营经济就放弃了当前的主体地位,退居到第二位。其主体地位将为集体经济所取代。
但这时国营经济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就是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方向就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坚持消灭剥削,坚持社会成员有先有后地走向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起着什么作用,是与其他经济成分一起被国营经济主导呢,还是与国营经济一道协同主导其他经济成分以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呢?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集体经济与国营经济在坚持上述原则方面并无二致。集体经济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它与国营经济不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而是协同主导的关系。(刘立均)
(摘自《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5年第1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