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管理体制,发展局办集体经济
机电工业管理局 许 谦 胡仁永
我们机电工业管理局自1979年起,相继创建大集体企业76家、小集体企业97家, 职工人数达15000多人。1985年全局集体企业的总产值达一亿五千多万元, 利润为四千五百多万元。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反映出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实践表明:现行的局办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很不适应局办集体经济的现状,要加快局办新集体经济的发展,急需改革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
首先,必须摆脱全民大企业管集体小企业的现状,确保集体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统一,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特性。本市的局办新集体企业,除一些属’全民脱壳”外,多数是由各系统全民企业扶持下创建的。这部份企业中不少处于“半独立”状态。如我局直属厂所创办的十一家集体企业,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但行政上仍属于主办厂,企业的党、政,工、团都归全民主办厂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集体企业丧失了应有的“法人’地位。有个大厂主办的集体企业,厂级干部均由全民大厂任命,由于在产品经营方向等主要问题上,同全民厂领导的意见不一致,集体企业的厂长六年换了四任,企业生产经营一直上不去,去年有二个月还出现‘赤字”。
第:,必须扭转“渠道不通’的被动局面,健全各级管理机构,才能确实保证集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局办新集体,建立了六年多,但到目前为止,从市到局,再到公司,尚末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很多问题无人间津。集体经济的供、产、销渠道长期堵塞,生产经营问题在归口部门中排不上队;技术开发、产品更新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彭浦金属门窗厂由于材料无正常供应渠道,厂长每年要将很大一部份精力花在搞材料上,四出叩头求拜、觅米下锅,即使搞到的材料,价格要比平价高出一倍。本市不少工业局都没有一个较象样的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很多代管部门实际上是“代而不管”,即使有些方面管了,也是采用全民的办法,这样势必逐渐酿成集体经济‘全民化’的倾向。
第三,必须加强集体经济的横向联系,改变‘各自为政”的生产结构,才能聚零为整,壮大集体经济的经营规模。我们认为当前除了要解决集体经济的纵向管理体制问题外,还必须解决集体经济的横向联系结构,建立集体经济的联合经济组织,大力开展‘内联”活动。这样,才能使局办集体经济在四化建设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