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集体工业企业和人事工作的问题
发行时间:1986-08-20
网站编辑:邢逸初
来源:研究所

工作研究

集体工业企业和人事工作的问题

(在市经委系统集体企业人事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邢逸初

    上海二轻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985年工业产值20.41亿元,  利润3.1亿元,税利4.2亿元,企业286户(包括新办集体合作企业31户为317户),职T11.56万人,是生产日用消费品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本市各类集体工业企业的骨干力量。它在支援出口创汇,繁荣市场,积累资金,安排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四化建设和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轻集体企业在全国和本市各类集体企业中,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基础也是比较好的。但是跟同行业的全民企业相比,则要落后得多。从二轻的集体和全民企业相比较,企业数和职工数基本相同,而产值和利润所占比重却不到30%。1985年,劳动生产率全民企业为38131元,集体企业为18019元,仅为全民企业的47.26%,人均创利全民企业为5688元,集体企业为2333元,仅为全民企业的4l%。这些数字充分说明,集体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基础很薄弱,可以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后天失调指的是长期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受到多次的折腾,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经不起外部条件的变化。

    在经济体9J,改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二轻集体企业在今年的1~4月,就发生产值、利润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利润下降幅度很大。4月份完成产值17338万元,比去年同月下降0.4%,  1~4月完成6376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利润完成5621.4万元,比去年同期9374.6万元下降40.03%。下降幅度较大的因素,除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升,而销售价格不动,少数企业停工待料,工费(工资,退休费)增加,税负增加,销售市场发生变化等影响外,对集体企业的政策不能得到贯彻,集体企业不但得不到优惠,而且在某些方面,已放宽了的政策,又重新收紧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

    关于集体企业的人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望经委人事部门的领导和市人事局予以支持解决。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捉高,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才问题,在人事工作上政策能放宽,对发展集体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

    1.人才流动问题,集体同全民在十L会上的名声和地位是根本不能比的。集体企业的职工在社会上总是‘低人一等’。加以过去在劳动力分配上,存在着重全民,轻集体的情况,大专学生不能分配到集体单位,劳动力的分配,一般要七、八轮才能轮到集体企业,还要安排残缺,低能人员,因而集体企业的素质历来就差,干部、科技、管理人员、工人等素质都差。近年来我们采取丁各种措施,来提高集体企业的干部和职工素质,其中一条就是全民的知识分子向集体企业流动,可以浮动升级。但是这一条措施不但没有落实,反而增加不少麻烦。我们二轻局和工业合作联社于1985年初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凡是大专毕业生,实习期满后工作一年或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的,均可浮动工资一级,好的可以浮动二级,两午后可以转为正式工资,工资金额可以纳入成本。此文一发,市税务局立即发文,浮动升级的工资金额不得列入成本。基层企业不愿执行,我们不得不改为知识分子浮动升级的经费可在上缴联社的合作事业基金中支付。同年八月,集体企业和全民企业一样,要缴纳奖金税,而知识分子的浮动工资也要纳奖金税,很多企业就无法实行。虽然我们坚持对知识分子实行浮动升级,井多次向财税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汇报,希望得到解决,但至今没有解决。如这点优惠政策也解决不了,全民企业多余的技术,管理人才向集体企业流调是一句空话。由于这样,现在出现了集体企业的知识份子反而被全民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团体流调的情况,而且日趋严重。此一问题如不解决,中央决定中提出的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号召,是

做不到的。

    2.人才培训问题。我们虽然想尽一切努力,自己设法培训人才,但很准。一是经费困难。集体企业现在税负很重,要缴纳55%的所得税,15%的能源交通费,最近又增加城市建设费等等,加以企业利润较低,税后所剩无几,办学经费困难。二是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如1984年我们二轻局和工业合作联社向高教局建议在某一大学恢复或创办“合作经济系’,培养高级专业人才,高教局却认为无此必要,这一建议就被束之高阁。

    3.集体干部管理问题,集体企业的干部应采取选举制,聘任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专业人才,对选举,聘任的干部,也要有一套管理的办法。现在是处于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状态。建议人事局建立集体干部管理处,以加强集体干部的管理,并制订一套管理、考核的办法。

    4.关于管理机构的编制问题。集体企业在经委系统是按行业归口管理的,各局都办有集体企业。除了二轻局,成立了工业合作联社受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领导外,其他各局对集体企业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机构和相应的编制。

    工业合作联社为了实行市工业党委批准的‘两块牌子,一套半机构,有分有合’的管理体制,除1984年市编委批准成立合作指导处,同联社办公室合署办公外,现又向市编委捉出增设‘工业合作经济研究所’为集体事业单位,编制15人,新建‘直属企事业管理处’,“监事会办公室‘所需编制在现有局和联社编制中解决,但至今没有解决。

    5.技术职称的评定问题,要和全民企业一视同仁,同时进行,不要不公正地对待集体企业。

集体工业企业和人事工作的问题
发行时间:1986-08-20
网站编辑:邢逸初
  
来源:研究所

工作研究

集体工业企业和人事工作的问题

(在市经委系统集体企业人事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邢逸初

    上海二轻集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985年工业产值20.41亿元,  利润3.1亿元,税利4.2亿元,企业286户(包括新办集体合作企业31户为317户),职T11.56万人,是生产日用消费品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本市各类集体工业企业的骨干力量。它在支援出口创汇,繁荣市场,积累资金,安排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是四化建设和建设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轻集体企业在全国和本市各类集体企业中,经济效益是比较高的,基础也是比较好的。但是跟同行业的全民企业相比,则要落后得多。从二轻的集体和全民企业相比较,企业数和职工数基本相同,而产值和利润所占比重却不到30%。1985年,劳动生产率全民企业为38131元,集体企业为18019元,仅为全民企业的47.26%,人均创利全民企业为5688元,集体企业为2333元,仅为全民企业的4l%。这些数字充分说明,集体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基础很薄弱,可以说“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后天失调指的是长期来受‘左’的思想影响,受到多次的折腾,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经不起外部条件的变化。

    在经济体9J,改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二轻集体企业在今年的1~4月,就发生产值、利润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利润下降幅度很大。4月份完成产值17338万元,比去年同月下降0.4%,  1~4月完成6376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利润完成5621.4万元,比去年同期9374.6万元下降40.03%。下降幅度较大的因素,除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上升,而销售价格不动,少数企业停工待料,工费(工资,退休费)增加,税负增加,销售市场发生变化等影响外,对集体企业的政策不能得到贯彻,集体企业不但得不到优惠,而且在某些方面,已放宽了的政策,又重新收紧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

    关于集体企业的人事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望经委人事部门的领导和市人事局予以支持解决。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捉高,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才问题,在人事工作上政策能放宽,对发展集体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

    1.人才流动问题,集体同全民在十L会上的名声和地位是根本不能比的。集体企业的职工在社会上总是‘低人一等’。加以过去在劳动力分配上,存在着重全民,轻集体的情况,大专学生不能分配到集体单位,劳动力的分配,一般要七、八轮才能轮到集体企业,还要安排残缺,低能人员,因而集体企业的素质历来就差,干部、科技、管理人员、工人等素质都差。近年来我们采取丁各种措施,来提高集体企业的干部和职工素质,其中一条就是全民的知识分子向集体企业流动,可以浮动升级。但是这一条措施不但没有落实,反而增加不少麻烦。我们二轻局和工业合作联社于1985年初发了一个文件,规定凡是大专毕业生,实习期满后工作一年或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的,均可浮动工资一级,好的可以浮动二级,两午后可以转为正式工资,工资金额可以纳入成本。此文一发,市税务局立即发文,浮动升级的工资金额不得列入成本。基层企业不愿执行,我们不得不改为知识分子浮动升级的经费可在上缴联社的合作事业基金中支付。同年八月,集体企业和全民企业一样,要缴纳奖金税,而知识分子的浮动工资也要纳奖金税,很多企业就无法实行。虽然我们坚持对知识分子实行浮动升级,井多次向财税部门、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汇报,希望得到解决,但至今没有解决。如这点优惠政策也解决不了,全民企业多余的技术,管理人才向集体企业流调是一句空话。由于这样,现在出现了集体企业的知识份子反而被全民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团体流调的情况,而且日趋严重。此一问题如不解决,中央决定中提出的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号召,是

做不到的。

    2.人才培训问题。我们虽然想尽一切努力,自己设法培训人才,但很准。一是经费困难。集体企业现在税负很重,要缴纳55%的所得税,15%的能源交通费,最近又增加城市建设费等等,加以企业利润较低,税后所剩无几,办学经费困难。二是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如1984年我们二轻局和工业合作联社向高教局建议在某一大学恢复或创办“合作经济系’,培养高级专业人才,高教局却认为无此必要,这一建议就被束之高阁。

    3.集体干部管理问题,集体企业的干部应采取选举制,聘任制,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专业人才,对选举,聘任的干部,也要有一套管理的办法。现在是处于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状态。建议人事局建立集体干部管理处,以加强集体干部的管理,并制订一套管理、考核的办法。

    4.关于管理机构的编制问题。集体企业在经委系统是按行业归口管理的,各局都办有集体企业。除了二轻局,成立了工业合作联社受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领导外,其他各局对集体企业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机构和相应的编制。

    工业合作联社为了实行市工业党委批准的‘两块牌子,一套半机构,有分有合’的管理体制,除1984年市编委批准成立合作指导处,同联社办公室合署办公外,现又向市编委捉出增设‘工业合作经济研究所’为集体事业单位,编制15人,新建‘直属企事业管理处’,“监事会办公室‘所需编制在现有局和联社编制中解决,但至今没有解决。

    5.技术职称的评定问题,要和全民企业一视同仁,同时进行,不要不公正地对待集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