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合作经济组织调研中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感触和思考
张如秀
最近,我们对上海城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就“促进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课题作了专门调研,并走访了王翠玉创办的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和她组织的手工编织姐妹合作社。该学院自2001年春天起,先后组织了十个以绒线编织、抽纱布艺刺绣、丝网花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手工编织姐妹合作社,开展了无需多大投资的家庭加工业,为上海下岗女工和郊区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农村离地女农民等开辟了一条非正规就业的途径,走上了一条“努力干、一起干,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王翠玉创办的学院和她组织的姐妹合作社,面对的全部是女性,并且几乎全都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在调研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社会弱势群体确实存在,并且有一定规模;他们作为我国当今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几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深入到老百姓家里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到贵州山区访贫问苦,到河南农村看望艾滋病人;温家宝总理不打招呼,直接到村民家中问寒问暖。这些,有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成为人们的难忘记忆。
党的十六大把“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今年10月份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将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作为主要议程。可见,我们党正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一、目前我国存在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以残疾人、老年人、失业者以及灾民为主体的社会关爱对象。
从我们调查王翠玉创办的手工编织姐妹合作社来看,其成员一般来自于如下几种弱势群体:一是下岗失业和协保人员。这是合作社成员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落后,长期亏损,终于破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人只好随企业的破产而失业。有的企业本来人浮于事,为了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减员增效”,一部分职工下岗,一部分协议保留劳动关系,单位不再安排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处于相差无几的“4050”年龄段。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离地失地农民。三是残疾人。四是外来媳妇。姐妹合作社的社长都具有代表性,例如:通一姐妹手工编织合作社社长傅佩英是协保人员;五角场“欣星”合作社社长黄瑞芳既是一个残疾人,也是一个下岗职工;松江新中村合作社社长刘宏霞是外来媳妇。惠南镇姐妹手工编织合作社社长方永娟曾经对全镇43个村作过随机问卷调查,16~54周岁的无业女性比例率达246%;该镇陆路村501户居民因造大学城、远东大道和农业科技园区,房屋多数动迁,农民全部失地,而惠南镇姐妹手工编织合作社的全体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和离地女农民。
跳出我们调查的合作社更可以看出,在城市,近几年由于下岗、失业、半失业、待业、无业和退休的职工有增无减,使得城镇贫困面不断地扩大;不少职工下岗后基本生活来源断绝,还有些职工及其家属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在农村,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失地农民,随着各种原因的征地不断出现,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特别给予关注的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与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始终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一般处于年富力强但也正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留在农村的许多还不如农民工,经过劳动力转移,不少地区的田间操作基本上靠“3860”部队负担(38指妇女,60指老年)。那些因失去劳动力、因病致穷以及游离在社会保障以外的困难人群和农村大量的贫困家庭客观存在。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农村,其总体规模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左右。这部分人,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当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则进入了“多事之秋”的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经济能够顺利发展,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快速转型的临界点。这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使关注弱势群体更具有重要意义。更何况,目前我国的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集中性和群体性。这种特点,一方面使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更强,另一方面他们的利益如果被忽视或者处置不当,就可能带来更多的社会动荡因素。同时,一个如此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如果得不到关注,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无助的窘境,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提法就会受到质疑,中国共产党赖以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就会受到削弱,而这又势必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弱势群体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和整个社会的关注。
三、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尤其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共同富裕”,并尤其要大力发展和支持合作经济组织,提倡和鼓励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集体经济。
第一,政府的大政策是关键。在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现象的正确处理和最终解决,别无他途,只有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这是一个思想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落实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共同富裕”息息相通。新一届领导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归纳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后来又提出“以人为本”,内在精神更加明确。中国的弱势群体大多集中在农村和西部地区,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做大量繁重的工作。这一理想虽尚未实现,但蓝图已付诸实践。
第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给予创业、经营方面的政策扶持。由于弱势群体有诸如身体上的缺陷、竞争能力弱等困难,缺乏资金、权力和关系等资源优势,如果没有国家或政府对他们的照顾,他们很难走出“弱势”。这样,由国家或政府来对他们提供特殊照顾就成为必需。最近,中央对非正规劳动组织出台了新的扶持政策,上海等地也调高了本地区的最低工资。这次在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失业、残疾人员可从政府领到一定的生活补贴,土地被征用的陆路村失地农民每月也有290元的政府补贴。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率总的看还很低,并且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保障对象大部分是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中央所关注的下岗失业人员还未全员纳入,他们的住房、教育、看病比正常人更难。政府应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低收入和低生活水平状况,直接向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卫生和教育保障,实行养老、疾病、事故、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同时,通过税收(如免除一定阶段的营业税)、就业扶持(如给予小额无息贷款)等政策,使以残疾人、失业者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缓解贫困状况。
第三,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减缓失业压力。解决现有社会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只有通过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能力,才能达到彻底改变他们弱势处境的目的。给人鱼,不如教人捕鱼的方法。发展本地经济,广开就业门路,多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各种培训以实现城市无业或失业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对农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知识、技术、人才支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是一个有效途径。王翠玉创办的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从1994年6月到2006年7月,已为上海下岗女工、外来媳妇、进城务工的外来妹、郊区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和全国贫困地区的困难群女性,进行了17000多人次、20多种专业、全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既使不少上海下岗女工和内蒙、江西等贫困地区困难女性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又使她们获得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无疑,在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积极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应该是我国目前及今后长时期化解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
第四,大力发展和支持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有人说:“哪儿有弱势群体,哪儿就有合作经济组织”。从这次调研看,我感到这句话确实是事实。譬如,惠南镇姐妹合作社双店村针线制作组组长张才芳,是农村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夫妻俩都没有工作单位,在农村种植二亩二分的口粮田和承包地,家庭收入比较低,既要支付每天的家庭开销,又要培养两个女儿读书。2004年9月,镇妇联和村妇代会邀请上海市女子实验函授进修学院在双店村举办了一期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班,鼓励大家一起走合作社的道路。培训结束后,张才芳动员了一批人,筹集资金,自己当组长,成立了惠南镇姐妹合作社双店村针线制作组。现在,她们的活儿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响,成了双店村富余劳动力的一支姐妹突击队。像双店村这种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的自助组织和自治组织,可以有效地促使低收入群众联合起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援助。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就是这样走过来的。1844年8月,世界著名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创立。以后,合作经济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日本、韩国、美国、德国、以色列等世界上60多个国家都有合作社,政府十分支持。为什么?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我国借鉴了外国的模式和经验,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消费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工业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和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国内外合作社的实践证明,合作经济能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有效地组织起来。在社会主义中国,作为弱者联合组织的合作社,特别是以“两个联合”为特征的新型集体经济,在扩大弱势群体就业、为政府分忧、助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社会稳定器”。既然合作社是弱者最有效的自我服务形式,它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具有其他经济形式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们就更应该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
总之,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一定会被最终解决,我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