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问题
发行时间:2006-10-20
网站编辑:刘国光
来源:研究所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问题

刘国光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涉及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和边缘化,我在某高校听老师讲,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觉得好笑。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中都有渗透。这种状况令人堪忧。有一位教授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学教材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从以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向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发生转变。“海归”派回来充实我们的经济学队伍,充实我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就进入教学和研究队伍;有些原来在国内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出去后把马克思主义忘了。我们自己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不断萎缩,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投入很少,奖励也很少。“海归”派到内地大学任教势不可挡。现在干部的思想也在变,虽然很多干部不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但是也在受影响。地方一些干部在国企改革问题上,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上,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上,都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比如在房地产领域都是在维护开发商的利益,把老百姓的利益完全置之脑后。一些地方提拔干部规定必须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才能提拔。这些都不是很正常。领导权很关键。现在有的高校的校长、院长、研究室、研究所的主任,主要部委研究机构的领导,我相信他们中大多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有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中央强调,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权要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领导权一旦掌握在非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教材变了,队伍变了,什么都变了。复旦大学一位教授说,只要领导权掌握在西化的人手中,他们就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以我说各级领导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红皮白芯。

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指导、是主流,西方经济学应该是参考、借鉴。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也参考了外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前苏联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目标一步一步明确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们大多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受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中青年经济学工作者们大多数也能够以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少数人用自由化、私有化为暴富阶层代言,来冲击马克思主义,干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私有化,或者不断向私有化演变;我们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主张的市场万能论,不能把国家的调控说成是官僚行政干预;我们坚持为保证效率而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同时强调社会公平、福利保障,而不是极力扩大社会鸿沟,为暴富阶层说话。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指导,而不能用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来指导。一旦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由西方新自由主义指导,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变,经济基础变了,共产党最后就掌握不了政权,私有制的代表就要掌握政权。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危险。

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的建设,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西方知识比较多的学者,这样便于我们吸收、借鉴西方的东西,要鼓励多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写作和创新,鼓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可以是多学派的,但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名著,我们要组织有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说,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评说。我们欢迎西方留学的“海归”派回来充实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充实我们对市场经济一般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同志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我们的干部队伍,我们的高校领导干部,我们高校和国家经济研究机构的领导岗位,应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问题
发行时间:2006-10-20
网站编辑:刘国光
  
来源:研究所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问题

刘国光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涉及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当前,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和边缘化,我在某高校听老师讲,学生听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觉得好笑。在中国这样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学生嘲笑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很不正常。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些经济学家也公然主张西方经济学应该作为我国的主流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经济研究工作和经济决策工作中都有渗透。这种状况令人堪忧。有一位教授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学教材开始发生重大改变,中国经济学教育从以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向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发生转变。“海归”派回来充实我们的经济学队伍,充实我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就进入教学和研究队伍;有些原来在国内接受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出去后把马克思主义忘了。我们自己培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队伍不断萎缩,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投入很少,奖励也很少。“海归”派到内地大学任教势不可挡。现在干部的思想也在变,虽然很多干部不是学西方经济学出身的,但是也在受影响。地方一些干部在国企改革问题上,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问题上,在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上,都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比如在房地产领域都是在维护开发商的利益,把老百姓的利益完全置之脑后。一些地方提拔干部规定必须到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进修才能提拔。这些都不是很正常。领导权很关键。现在有的高校的校长、院长、研究室、研究所的主任,主要部委研究机构的领导,我相信他们中大多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有的领导权没有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中央强调,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权要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领导权一旦掌握在非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教材变了,队伍变了,什么都变了。复旦大学一位教授说,只要领导权掌握在西化的人手中,他们就排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以我说各级领导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红皮白芯。

中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是指导、是主流,西方经济学应该是参考、借鉴。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也参考了外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包括前苏联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目标一步一步明确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工作者们大多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受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中青年经济学工作者们大多数也能够以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少数人用自由化、私有化为暴富阶层代言,来冲击马克思主义,干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私有化,或者不断向私有化演变;我们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所主张的市场万能论,不能把国家的调控说成是官僚行政干预;我们坚持为保证效率而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同时强调社会公平、福利保障,而不是极力扩大社会鸿沟,为暴富阶层说话。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指导,而不能用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来指导。一旦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由西方新自由主义指导,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要变,经济基础变了,共产党最后就掌握不了政权,私有制的代表就要掌握政权。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危险。

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的建设,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西方知识比较多的学者,这样便于我们吸收、借鉴西方的东西,要鼓励多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的写作和创新,鼓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做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可以是多学派的,但必须是马克思主义学派。对西方经济学教材和名著,我们要组织有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说,而不是教条主义的评说。我们欢迎西方留学的“海归”派回来充实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充实我们对市场经济一般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同志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我们的干部队伍,我们的高校领导干部,我们高校和国家经济研究机构的领导岗位,应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