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坚定信心 正确定位 争取更大的发展
发行时间:2006-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坚定信心  正确定位  争取更大的发展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

近年来,上海市供销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的全局,涌现了不少新亮点,为推动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上半年度,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生产)收入1053亿元,利润2.9亿元,上交国家税收2.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5.5%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按照打造全新供销社的目标,全系统集中力量,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1、发展品牌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奉贤区社的金叶商厦引进各类品牌近200种,营业额占总销售的80%,商厦在地区经济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南汇烟糖公司利用自身的网络和商品的优势,已建立20家名烟、名酒专卖店,初步形成了名烟酒专卖经营网络体系,满足了社会较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宝山、徐汇、普陀、长宁、黄浦等区社以经济小区、市场、商业街为平台,与名、特、优、新商品的生产商和经营商联合,共同经营,提高了经营品位,提升了企业形象。

2、坚持向外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市农资公司继续实施向外地扩张的经营策略。2005年上半年,先后在武汉、荆州、岳阳、九江、安庆设立了“农得利”办事处。公司加强市场分析,经营合作,巩固和发展市外农资网络成员企业,扩大市外市场份额,为公司销售年年有增长,利润年年有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坚持靠大联大,发展自身。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地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单位积极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济合作和联合。奉贤区社在大零售商大举“入侵”情况下,及时转变经营策略,已与“乐购”达成意向,共同经营大卖场,盈利水平有较大提高。

4、积极推进资产、资本经营。当前,各区县社都以商品生产经营和资产、资本经营的结合为经营主战略,努力实现资产扩张,提升经济效益,以资产置换、资产租赁、地产开发等主要形式实施资产、资本运作,全系统实施资产资本运作的收益达1.9亿元,为供销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5、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各单位紧紧抓住上海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到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去,多种形式的“楼宇经济”正在蓬勃展开。

三、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2005年上半年,全系统继续完善和发展烟糖(食品)、医药、农资、果品、废品收购五大连锁、配送网络,建立连锁门店664家。同时以扩大农村经营,方便、服务“三农”为指导,着力发展农得利超市、综合便利店和废品交投站。

四、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系统在加快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根据去年初提出的“五个强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完善。

1、继续推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经过几年的努力,绝大多数的社有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宝山区社围绕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要指标的决定权和重要行政事务审批权,制定了“控股公司管理通则”、“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章程指引”、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案例”等7个规范文件。为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开展了成效明显的制度建设。

2、继续推进资产投资管理。徐汇区社对“投资的管理范围”、“投资管理的内容”、“投资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投资管理的组织机构”、“投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为规范供销社投资行为,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供了制度保证。

3、继续推进基础管理。为了强化对社有资产的管理,并使管理职能到位,市社培训中心上门为区县社举办了3期企业产权代表岗位培训班,以提高产权代表的素养和能力。卢湾区社根据供销社“章程”规定“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区社资产管理机构,并明确了管理职能、管理内容、管理责任和会议制度。杨浦区社积极推进基础管理,改变所属7家企业的人、财、物各自管理为区社统一管理,并对企业所属门店进行财务并帐,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

4、继续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2005年以来,不少区县社十分重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南汇区社积极推进人、才、物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人员管理信息库、地产资源信息库、经营管理信息库、企业收支信息管理数据库,实施对人员、分配、地产资源、财务收支的动态管理。嘉定区社着力推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库,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跟踪管理。

五、为农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为农服务既是供销社的办社宗旨,也是供销社的立身之本。做好为农服务工作正成为各级供销社的共识,并越来越得到重视。

1、崇明县社于去年初专门召开了“三农”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为农服务工作6项具体举措:参与村(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从硬件上要建立50~80平方米的便利店,50~80平方米的农资销售店和废旧物资回收店);整合经营格局,加强农资、废旧物资回收连锁经营;农资经营服务的延伸;筹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废弃农药瓶、农药袋回收;组建行业协会。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县社在参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崇明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岛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2、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奉贤区社积极探索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产品为龙头,以专业户、农业大户为领头人,利用供销社信息灵、销售渠道广等优势,探索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过努力,组建了种植面积达200亩、有20户种植户参加的“庄行供销社蜜梨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多次进行了技术咨询会,邀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种植户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同时供销社为其提供生产销售服务,以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

3、不断完善综合服务站建设。青浦区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使综合服务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供销社一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常年坚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服务活动。并同区科委合作,共同开发《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信息管理软件》,推动村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南汇区社对原有的156个综合服务站进行整改梳理,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组建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的村级综合服务站配送经营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站的网络作用。

4、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浦东区社农资公司在农资价格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坚持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销售、平抑物价,并公开服务承诺,免费为农民修理小农具,免费指导农户科学种田、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便民利农的措施。金山区漕泾供销社积极扶持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帮助困难家庭、年老体弱的农民家庭推销农副产品,帮助销售西瓜、桃子和提子,受助农民激动地说:“能帮助我们农民解决困难的还是供销社”。

坚定信心 正确定位 争取更大的发展
发行时间:2006-04-2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坚定信心  正确定位  争取更大的发展

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

近年来,上海市供销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的全局,涌现了不少新亮点,为推动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上半年度,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生产)收入1053亿元,利润2.9亿元,上交国家税收2.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5.5%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按照打造全新供销社的目标,全系统集中力量,调整结构,整合资源,进一步做大做强社有企业。

1、发展品牌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奉贤区社的金叶商厦引进各类品牌近200种,营业额占总销售的80%,商厦在地区经济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南汇烟糖公司利用自身的网络和商品的优势,已建立20家名烟、名酒专卖店,初步形成了名烟酒专卖经营网络体系,满足了社会较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宝山、徐汇、普陀、长宁、黄浦等区社以经济小区、市场、商业街为平台,与名、特、优、新商品的生产商和经营商联合,共同经营,提高了经营品位,提升了企业形象。

2、坚持向外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市农资公司继续实施向外地扩张的经营策略。2005年上半年,先后在武汉、荆州、岳阳、九江、安庆设立了“农得利”办事处。公司加强市场分析,经营合作,巩固和发展市外农资网络成员企业,扩大市外市场份额,为公司销售年年有增长,利润年年有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坚持靠大联大,发展自身。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地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单位积极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济合作和联合。奉贤区社在大零售商大举“入侵”情况下,及时转变经营策略,已与“乐购”达成意向,共同经营大卖场,盈利水平有较大提高。

4、积极推进资产、资本经营。当前,各区县社都以商品生产经营和资产、资本经营的结合为经营主战略,努力实现资产扩张,提升经济效益,以资产置换、资产租赁、地产开发等主要形式实施资产、资本运作,全系统实施资产资本运作的收益达1.9亿元,为供销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5、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各单位紧紧抓住上海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融入到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去,多种形式的“楼宇经济”正在蓬勃展开。

三、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2005年上半年,全系统继续完善和发展烟糖(食品)、医药、农资、果品、废品收购五大连锁、配送网络,建立连锁门店664家。同时以扩大农村经营,方便、服务“三农”为指导,着力发展农得利超市、综合便利店和废品交投站。

四、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系统在加快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根据去年初提出的“五个强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完善。

1、继续推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经过几年的努力,绝大多数的社有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宝山区社围绕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重要指标的决定权和重要行政事务审批权,制定了“控股公司管理通则”、“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章程指引”、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案例”等7个规范文件。为企业的规范化运作开展了成效明显的制度建设。

2、继续推进资产投资管理。徐汇区社对“投资的管理范围”、“投资管理的内容”、“投资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投资管理的组织机构”、“投资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为规范供销社投资行为,避免投资决策失误提供了制度保证。

3、继续推进基础管理。为了强化对社有资产的管理,并使管理职能到位,市社培训中心上门为区县社举办了3期企业产权代表岗位培训班,以提高产权代表的素养和能力。卢湾区社根据供销社“章程”规定“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了区社资产管理机构,并明确了管理职能、管理内容、管理责任和会议制度。杨浦区社积极推进基础管理,改变所属7家企业的人、财、物各自管理为区社统一管理,并对企业所属门店进行财务并帐,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

4、继续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2005年以来,不少区县社十分重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南汇区社积极推进人、才、物信息化管理,建立了人员管理信息库、地产资源信息库、经营管理信息库、企业收支信息管理数据库,实施对人员、分配、地产资源、财务收支的动态管理。嘉定区社着力推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库,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跟踪管理。

五、为农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为农服务既是供销社的办社宗旨,也是供销社的立身之本。做好为农服务工作正成为各级供销社的共识,并越来越得到重视。

1、崇明县社于去年初专门召开了“三农”工作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为农服务工作6项具体举措:参与村(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从硬件上要建立50~80平方米的便利店,50~80平方米的农资销售店和废旧物资回收店);整合经营格局,加强农资、废旧物资回收连锁经营;农资经营服务的延伸;筹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开展废弃农药瓶、农药袋回收;组建行业协会。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县社在参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崇明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岛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2、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奉贤区社积极探索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产品为龙头,以专业户、农业大户为领头人,利用供销社信息灵、销售渠道广等优势,探索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过努力,组建了种植面积达200亩、有20户种植户参加的“庄行供销社蜜梨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多次进行了技术咨询会,邀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种植户合理施肥、科学用药。同时供销社为其提供生产销售服务,以解决种植户后顾之忧。

3、不断完善综合服务站建设。青浦区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使综合服务站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供销社一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常年坚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服务活动。并同区科委合作,共同开发《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信息管理软件》,推动村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南汇区社对原有的156个综合服务站进行整改梳理,改变原来的经营模式,组建统一标识、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的村级综合服务站配送经营体系,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站的网络作用。

4、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浦东区社农资公司在农资价格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坚持统一定价、统一配送、统一销售、平抑物价,并公开服务承诺,免费为农民修理小农具,免费指导农户科学种田、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便民利农的措施。金山区漕泾供销社积极扶持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帮助困难家庭、年老体弱的农民家庭推销农副产品,帮助销售西瓜、桃子和提子,受助农民激动地说:“能帮助我们农民解决困难的还是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