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创效益
发行时间:2006-02-20
网站编辑:蔡伟飞
来源:研究所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创效益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 蔡伟飞

一、宝钢集团集体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开发总公司)是由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构成,一个是经营国有资产的开发总公司,另一个是经营集体资产的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国有资金来源主要有宝钢对开发总公司从事的生活后勤项目的投入等等,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是集体性质的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宝钢安置征地劳务工的费用和建设宝钢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的安置费用。2004年末,开发总公司总资产76.66亿元,其中集体资产38.21亿元;净资产总数29.23亿元,其中集体净资产14.05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64.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38亿元。

开发总公司的前身是宝山钢铁总厂企业开发总公司,是宝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主辅分离的产物。19869月,为了适应宝钢建设发展的需要,由宝钢总厂将附属企业公司,总务处、工务处和指挥部的后勤处、绿化办、工程技术经济开发公司等单位组建而成。长期以来,开发总公司的经营一直是以全民和集体混合经营的形式存在的。2000年,宝钢集团监事会主席到开发总公司检查工作时,肯定了开发总公司集体经济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集体资产经营不规范,没有合法载体的问题。为此,专门成立了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作为经营集体资产的企业法人。

开发总公司职工主要来源为安置宝钢征地工、吸纳宝钢主体生产和技术骨干家属、接收宝钢主体分离人员等。成立初期职工总数为6609人。至今,共接收安置了宝钢二期、三期征地工5825人,家属工1997人,接收安置了宝钢主体富余人员近8100人次。20056月末,开发总公司共有在册职工15305人,其中在岗职工10636人。另外,开发总公司岗位协力工10154人。

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开发总公司直接管辖的二级单位14个,其中:服务性公司有后勤保障公司、交通运输公司、厂容绿化公司、卫生处;经营性公司有生产协力公司、工业公司、建筑维修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工贸实业总公司、新事业发展总公司、磁业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总公司、新宝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置业发展公司。三级及以下有全资、控股、参股的法人实体单位近百家。还有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管理的宝山宾馆。

开发总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为宝钢提供生活后勤服务(如:餐饮,厂区绿化、保洁,职工上下班通勤,物业管理);生产协力(检修)服务;工业产品包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钢材贸易、深加工及物流业;工业卫生、职工体检和院前急救等等。近年来开发总公司也参与开发了一些房地产项目。

开发总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利用宝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水渣、钢渣、粉煤灰等加工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利用宝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氧化铁红加工生产的磁性材料和利用宝钢废次材加工生产的包装材料等。总的来看,开发总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绝大多数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一样,主要分布在服务性领域。

二、集体经济为宝钢集团的改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宝钢集团实行主辅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改革实践中,开发总公司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专业化管理、费用总承包、与宝钢主体为经济合同关系三个阶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总公司的党政领导班子率领全体员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辟新天地。只要对国家有利,对集体企业有利,对职工个人有利,就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开发总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开发总公司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广大员工树立“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以“盯着宝钢想,跟着宝钢走,跳出宝钢走”的新的战略发展思想为指导,“依托”主体,共谋发展,从而不断适应宝钢主体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稳定和新一轮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开发总公司通过体制、机制、管理、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对集体经济较为灵活的优惠政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8年中销售收入增长了115倍;实现利润增长了194倍。

这充分说明,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集体经济的存在发展,不但不影响主体,而是国有、集体联动,能够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开发总公司一方面为宝钢主体承担生活服务、生产服务业务;另一方面为主体源源不断地承接和安置大量的征地农民工和减员分流的富余人员,使主体的减员分流不推向社会,保持稳定,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好主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开发总公司在主辅分离过程中,艰苦创业,开拓新项目,扩大新业务,拓展新市场。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

2、坚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在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中发挥作用

开发总公司成立以来,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坚持“三个依靠”,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依靠主体支持,处理好依托与依赖的关系;依靠主观努力,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依靠广阔市场,处理好宝钢市场与社会市场的关系,使企业迅速发展。2004年以来,开发总公司全面开展“学股份、抓对标,争创最佳协力单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为公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年完成自主管理课题602个,合理化建议10169条,采纳率43.81%,实施率57.28%。按照系统化、制度化要求,每季度对各单位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价,使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开发总公司在不断向职工灌输全新服务理念过程中,突出强调树立起“争创最佳服务品牌”意识;强调以争创宝钢最佳协力单位,争创最佳服务水平为抓手,逐步创立了一批具有宝钢特式的服务品牌,这些服务品牌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有其鲜明的特征与标识,同时各个品牌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标准化操作规范、科学完整的服务评价和服务跟踪体系等。随着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当开发总公司为加速企业发展进一步向社会市场拓展的情况下,开发总公司的服务理念又被进一步扩展为将开发总公司的服务质量渗透于一切服务对象之中。多年来,开发总公司采取措施,一步步消除了不少职工因历史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的对宝钢主体“等、靠、要”的思想障碍,坚持“用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从各个单位、各个岗位,不同层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争创最佳服务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开发总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如宝磁产品巳销往韩国、德国、台湾等地,宝钢餐饮在宝山开辟15个社区服务网,绿化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宝山宾馆、工业公司等被评为20032004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三、开发总公司的发展定位、目标和改制构想

开发总公司的产业定位:成为宝钢生活服务与生产协力不可替代的最佳协力单位,形成冶金废弃资源再生化国内领先,磁性材料、新型建材加工精深细专,社会化服务业占据上海市一席之地的经济格局;形成以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四个支柱产业、六个服务品牌、十个企业(产品)品牌。

发展目标:

四大支柱产业——生产协同业、综合利用业、后勤保障业、贸易物流业。

六大服务品牌——钢铁产品包装、汽车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绿化服务、工业卫生。

十大企业(产品)品牌——软磁、硬磁、新型建材、包装材料、新昕板材、开发贸易、钢塑门窗、饮料、宝钢气体、模具钢。

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的精神,开发总公司提出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1、统一改制思想。开发总公司改制既是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开发总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改革改制的重要意义在于,“主辅分离是为了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而辅业改制是为了提高辅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改制的重要前提和原则。改制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改制后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二是必须保持职工队伍的总体稳定。改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依法改制、规范操作,确保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流失,维护职工群众的正当合法权益。

3、改制的总体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盘活存量资产,激活人力资本,并使这两者优化配置,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科学化;规范职工劳动关系;建立起开发总公司长效经营发展机制,提高其市场综合竞争力,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创效益
发行时间:2006-02-20
网站编辑:蔡伟飞
  
来源:研究所

以改革促发展  以发展创效益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 蔡伟飞

一、宝钢集团集体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开发总公司)是由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构成,一个是经营国有资产的开发总公司,另一个是经营集体资产的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国有资金来源主要有宝钢对开发总公司从事的生活后勤项目的投入等等,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是集体性质的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宝钢安置征地劳务工的费用和建设宝钢的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的安置费用。2004年末,开发总公司总资产76.66亿元,其中集体资产38.21亿元;净资产总数29.23亿元,其中集体净资产14.05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64.4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38亿元。

开发总公司的前身是宝山钢铁总厂企业开发总公司,是宝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主辅分离的产物。19869月,为了适应宝钢建设发展的需要,由宝钢总厂将附属企业公司,总务处、工务处和指挥部的后勤处、绿化办、工程技术经济开发公司等单位组建而成。长期以来,开发总公司的经营一直是以全民和集体混合经营的形式存在的。2000年,宝钢集团监事会主席到开发总公司检查工作时,肯定了开发总公司集体经济取得的成绩,也提出了集体资产经营不规范,没有合法载体的问题。为此,专门成立了上海宝钢经营开发总公司作为经营集体资产的企业法人。

开发总公司职工主要来源为安置宝钢征地工、吸纳宝钢主体生产和技术骨干家属、接收宝钢主体分离人员等。成立初期职工总数为6609人。至今,共接收安置了宝钢二期、三期征地工5825人,家属工1997人,接收安置了宝钢主体富余人员近8100人次。20056月末,开发总公司共有在册职工15305人,其中在岗职工10636人。另外,开发总公司岗位协力工10154人。

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开发总公司直接管辖的二级单位14个,其中:服务性公司有后勤保障公司、交通运输公司、厂容绿化公司、卫生处;经营性公司有生产协力公司、工业公司、建筑维修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工贸实业总公司、新事业发展总公司、磁业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总公司、新宝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置业发展公司。三级及以下有全资、控股、参股的法人实体单位近百家。还有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管理的宝山宾馆。

开发总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为宝钢提供生活后勤服务(如:餐饮,厂区绿化、保洁,职工上下班通勤,物业管理);生产协力(检修)服务;工业产品包装;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钢材贸易、深加工及物流业;工业卫生、职工体检和院前急救等等。近年来开发总公司也参与开发了一些房地产项目。

开发总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利用宝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水渣、钢渣、粉煤灰等加工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利用宝钢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氧化铁红加工生产的磁性材料和利用宝钢废次材加工生产的包装材料等。总的来看,开发总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绝大多数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一样,主要分布在服务性领域。

二、集体经济为宝钢集团的改革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宝钢集团实行主辅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改革实践中,开发总公司的管理模式经历了专业化管理、费用总承包、与宝钢主体为经济合同关系三个阶段。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发总公司的党政领导班子率领全体员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开辟新天地。只要对国家有利,对集体企业有利,对职工个人有利,就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开发总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开发总公司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广大员工树立“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服务理念,以“盯着宝钢想,跟着宝钢走,跳出宝钢走”的新的战略发展思想为指导,“依托”主体,共谋发展,从而不断适应宝钢主体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稳定和新一轮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开发总公司通过体制、机制、管理、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对集体经济较为灵活的优惠政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8年中销售收入增长了115倍;实现利润增长了194倍。

这充分说明,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集体经济的存在发展,不但不影响主体,而是国有、集体联动,能够互相支持,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开发总公司一方面为宝钢主体承担生活服务、生产服务业务;另一方面为主体源源不断地承接和安置大量的征地农民工和减员分流的富余人员,使主体的减员分流不推向社会,保持稳定,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抓好主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开发总公司在主辅分离过程中,艰苦创业,开拓新项目,扩大新业务,拓展新市场。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

2、坚持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在管理创新、服务创优中发挥作用

开发总公司成立以来,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坚持“三个依靠”,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依靠主体支持,处理好依托与依赖的关系;依靠主观努力,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依靠广阔市场,处理好宝钢市场与社会市场的关系,使企业迅速发展。2004年以来,开发总公司全面开展“学股份、抓对标,争创最佳协力单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为公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全年完成自主管理课题602个,合理化建议10169条,采纳率43.81%,实施率57.28%。按照系统化、制度化要求,每季度对各单位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价,使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开发总公司在不断向职工灌输全新服务理念过程中,突出强调树立起“争创最佳服务品牌”意识;强调以争创宝钢最佳协力单位,争创最佳服务水平为抓手,逐步创立了一批具有宝钢特式的服务品牌,这些服务品牌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有其鲜明的特征与标识,同时各个品牌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标准化操作规范、科学完整的服务评价和服务跟踪体系等。随着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当开发总公司为加速企业发展进一步向社会市场拓展的情况下,开发总公司的服务理念又被进一步扩展为将开发总公司的服务质量渗透于一切服务对象之中。多年来,开发总公司采取措施,一步步消除了不少职工因历史的渊源关系而存在的对宝钢主体“等、靠、要”的思想障碍,坚持“用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从各个单位、各个岗位,不同层面、不同层次,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争创最佳服务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开发总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如宝磁产品巳销往韩国、德国、台湾等地,宝钢餐饮在宝山开辟15个社区服务网,绿化公司、综合开发公司、宝山宾馆、工业公司等被评为20032004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三、开发总公司的发展定位、目标和改制构想

开发总公司的产业定位:成为宝钢生活服务与生产协力不可替代的最佳协力单位,形成冶金废弃资源再生化国内领先,磁性材料、新型建材加工精深细专,社会化服务业占据上海市一席之地的经济格局;形成以工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四个支柱产业、六个服务品牌、十个企业(产品)品牌。

发展目标:

四大支柱产业——生产协同业、综合利用业、后勤保障业、贸易物流业。

六大服务品牌——钢铁产品包装、汽车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绿化服务、工业卫生。

十大企业(产品)品牌——软磁、硬磁、新型建材、包装材料、新昕板材、开发贸易、钢塑门窗、饮料、宝钢气体、模具钢。

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的精神,开发总公司提出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1、统一改制思想。开发总公司改制既是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开发总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改革改制的重要意义在于,“主辅分离是为了提升主业核心竞争力,而辅业改制是为了提高辅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改制的重要前提和原则。改制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改制后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二是必须保持职工队伍的总体稳定。改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依法改制、规范操作,确保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流失,维护职工群众的正当合法权益。

3、改制的总体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盘活存量资产,激活人力资本,并使这两者优化配置,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科学化;规范职工劳动关系;建立起开发总公司长效经营发展机制,提高其市场综合竞争力,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职工利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