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创新工作思路 促进行业发展
发行时间:2007-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创新工作思路  促进行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轻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各级二轻城镇集体工业联社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能否做到创新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决定着联社的进退兴衰。近年来,广西二轻联社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树立科学的二轻发展观,找准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着力点,拓展联社工作的新空间,作了积极的实践性探索。

一、广西联社近年工作概况

()找准工作着力点,拓展联社新空间

广西联社近年来紧密联系广西二轻实际,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更宽阔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把握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正确理解“二轻是个历史的概念”,突破传统“二轻观”的束缚,明确“找准着力点,拓展新空间;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工作思路,把联社工作着力点转向放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服务打破所有制界限的二轻行业中小企业上来。

既要巩固“老”的,又要拓展“新”的。联社借助机构改革及部门职能调整的契机,按照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从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培育县域行业特色经济为突破口,从一个县、一个特色产业入手,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和企业传统隶属关系,以从事该产业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作为基层县联社管理服务对象,以争取自治区级、国家级特色区域授名为手段,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目标,理顺行业管理范围,形成管理对象明确、统计分类清晰、服务纵向到底的行业管理新格局,建立起行业内指导、协调、规范、自律和上下对口的新机制。

()统一认识,依法明确联社定位

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广西联社明确了联社的社会定位。即:各级二轻联社作为同级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是政府根据发展工业的需要扶持和建立的二轻行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是政府部门的好帮手。这个定义,既有法律依据,又符合实际;既为政府所认可,也为联社的同志所接受。经过细致深入的宣传解释工作,这个提法,已成为广西各级联社的共识。道理讲清了,气顺了,精气神也提起来了。目前广西有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社82个,其中78%为财政拨款。联社作为行业企业的有效服务机构,其作用正在日益彰显。

()行业组织说清行业,试行行业统计新方法

为了做到“行业组织说清行业”,广西联社试行了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一是利用自治区统计局的渠道,获取全区二轻行业统计信息;二是保持联社原有统计渠道,获取传统城镇集体企业统计信息;三是开展特色区域特色产业统计,获取特色产业统计信息。规模以上的企业建立建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规模以下的企业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全面掌握行业企业的情况。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按季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小商品做成大产业

培育县域行业特色经济,是广西联社促进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也是联社拓展工作新空间的重点。2004年,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开始了培育县域特色经济的试点工作。至今,已组织对广西博白县编织工艺品、荔浦县衣架制品、宾阳县小五金制品、陆川铁锅制品等,进行了自治区级特色经济区域评审及授名。20051124日,自治区联社在博白县召开全区二轻行业培育县域特色经济工作座谈会,标志着全区二轻系统对培育区域特色经济认识的统一,也标志着历时两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20068月,经国家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广西博白被正式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实现了广西工业国家级特色区域授名零的突破。博白的经验对于欠发达的广西如何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普遍的、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

广西各级联社加大对传统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力度,扎实推进集体企业改制进程。自治区联社加强调研,贴近基层,抓典型,树榜样,明导向,先后总结推广梧州、柳州、桂林、北流等市县的集体企业改革典型经验,引导和推动了全区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开展。目前广西全行业累计改制面已达90%以上。

北流市政府将地方政府所得的城镇集体企业土地出让金的95%交由联社集中掌握,联社统筹调控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很好地解决了企业资产多的拿不动,少的无法补的困难,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改制。梧州市联社在指导企业改革改制中,提出了调查研究到基层、指导帮助到基层、服务协调到基层、解决问题到基层、总结经验到基层的“五到基层”服务方式,给企业提供“重大决策指导、生产经营扶持、难点热点协调、政策法律服务”等四个方面的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区率先组建招商改制办公室,招商以引资,借力促改制。招商与改制有机地融为一体,全市行业企业改制面达100%,全行业摆脱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年创利税4000万元。扶绥县联社通过招商改制,使长期停产的纸浆厂实现复产,680名职工得以重新上岗就业,该企业成为当地县5个亿元企业之 一。据统计,目前广西二轻行业通过招商改制,引进资金5亿元,实现“借力发展”的产值超过15亿元。

()化解历史债务,盘活存量资产

债务问题是影响二轻集体企业和各级联社生存、发展的难点问题。指导集体企业吃透用足政策,以低成本依法化解历史债务是广西各级联社工作重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区二轻企业通过利用金融政策和处置不良债务等方式化解历史遗留债务达8亿多元,使一大批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谋发展,一大批企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梧州市联社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利用政策,以资抵债,协商还贷”等办法,几年来共为16个资不抵债的企业或严重亏损的企业解除了14亿元的债务,全系统资产负债率由97年的82%下降到目前的53%。自治区二轻总公司(自治区联社)依法解除了1000多万元的担保债务,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广西各级联社和二轻企业解放思想,突破行业限制,发掘地缘优势,通过合作开发、联营、包、租、售、让、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20余亿元,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开展社务活动,增强联社组织亲和力

坚持每年召开全区联社主任工作座谈会、每年一次分片主题经验交流会、每年若干次区内外考察调研活动。区联社主动加强与总社的联系,到北京拜会全国总社以及纺织协会、家电协会、日杂协会、工美协会等部门领导。组织部分市县联社、直属学校到过北京、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内蒙、新疆等地学习调研。地改市和市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市级联社加强了与县级联社之间的联系沟通。区联社机关每年下基层调研上百人次以上,掌握了基层大量鲜活的经验和行业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必出实效。2004年全行业止跌回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全区二轻行业预计工业产值为558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3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18%;联社系统的传统城镇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 3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特色区域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规划到2010年,广西二轻行业特色区域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

二、几点认识与体会

1、要有清晰的方位感

广西联社十分重视用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来凝聚人心,引领队伍,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认真学习总社各种会议精神,认真地学习兄弟省市及基层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调整自己对行业变化的客观认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理清发展的总体思路。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共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全区各级联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实践“找准着

力点,拓展新空间”的新思路,努力培育县域特色经济,积极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才能显现出联社在工业兴桂中的整体作用,促进行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要有扎实的落脚点

首先,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队伍越壮大,联社的地位和作用越是“不可或缺”。

第二,把握好工作切入点。—是“行业组织要说清行业”,扩大了行业统计范围,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分析方式,使数据来源合法可靠,资料分析客观科学。二是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发展入手,构建新的行业(产业)服务体系。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在其位,享其禄,尽其责。广西二轻各级联社总体上看,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地默默努力工作。

广西联社认为,联社的作用要通过为行业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新型服务来实现,联社的地位要通过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来争取。一个合格联社的标准,归纳起来就是“六个有”,即:有人员、有机构、有比较宽裕的资金保证、有比较强的责任心、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有比较好的工作业绩。因此,看准了的事,就要着手去干,而且要抓紧干。空谈误时误事,抱怨于事无补。

4、要有诚挚的真感情

广西联社真心实意地肯定二轻工业的历史贡献,真心实意地促进二轻行业新发展,真心实意地帮助基层、帮助员工。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区联社重视指导基层联社正确处理所反映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其排忧解难。融安县联社咨询联社领导班子合法性、成员单位权力与义务、联社资产的界定与处置等问题。区联社组织专人查阅大量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及时

正式函复。这个函复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认同,在区内基层联社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梧州、昭平、平南、桂平、博白等基层市县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区联社主动伸出援手,在十分有限的自有资金中做出安排,慰问灾区联社和行业企业。总社和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得知灾情后,及时给广西以亲切慰问和帮助,受援单位和困难职工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更感受到了全国联社一家亲的温暖。

创新工作思路 促进行业发展
发行时间:2007-04-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创新工作思路  促进行业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轻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

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各级二轻城镇集体工业联社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能否做到创新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决定着联社的进退兴衰。近年来,广西二轻联社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树立科学的二轻发展观,找准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着力点,拓展联社工作的新空间,作了积极的实践性探索。

一、广西联社近年工作概况

()找准工作着力点,拓展联社新空间

广西联社近年来紧密联系广西二轻实际,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更宽阔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把握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势,正确理解“二轻是个历史的概念”,突破传统“二轻观”的束缚,明确“找准着力点,拓展新空间;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工作思路,把联社工作着力点转向放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服务打破所有制界限的二轻行业中小企业上来。

既要巩固“老”的,又要拓展“新”的。联社借助机构改革及部门职能调整的契机,按照广西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从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以培育县域行业特色经济为突破口,从一个县、一个特色产业入手,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和企业传统隶属关系,以从事该产业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作为基层县联社管理服务对象,以争取自治区级、国家级特色区域授名为手段,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目标,理顺行业管理范围,形成管理对象明确、统计分类清晰、服务纵向到底的行业管理新格局,建立起行业内指导、协调、规范、自律和上下对口的新机制。

()统一认识,依法明确联社定位

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广西联社明确了联社的社会定位。即:各级二轻联社作为同级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是政府根据发展工业的需要扶持和建立的二轻行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是政府部门的好帮手。这个定义,既有法律依据,又符合实际;既为政府所认可,也为联社的同志所接受。经过细致深入的宣传解释工作,这个提法,已成为广西各级联社的共识。道理讲清了,气顺了,精气神也提起来了。目前广西有自治区、市、县三级联社82个,其中78%为财政拨款。联社作为行业企业的有效服务机构,其作用正在日益彰显。

()行业组织说清行业,试行行业统计新方法

为了做到“行业组织说清行业”,广西联社试行了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一是利用自治区统计局的渠道,获取全区二轻行业统计信息;二是保持联社原有统计渠道,获取传统城镇集体企业统计信息;三是开展特色区域特色产业统计,获取特色产业统计信息。规模以上的企业建立建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规模以下的企业采取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全面掌握行业企业的情况。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按季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小商品做成大产业

培育县域行业特色经济,是广西联社促进行业发展的新思路,也是联社拓展工作新空间的重点。2004年,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开始了培育县域特色经济的试点工作。至今,已组织对广西博白县编织工艺品、荔浦县衣架制品、宾阳县小五金制品、陆川铁锅制品等,进行了自治区级特色经济区域评审及授名。20051124日,自治区联社在博白县召开全区二轻行业培育县域特色经济工作座谈会,标志着全区二轻系统对培育区域特色经济认识的统一,也标志着历时两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20068月,经国家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广西博白被正式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实现了广西工业国家级特色区域授名零的突破。博白的经验对于欠发达的广西如何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普遍的、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攻坚克难,扎实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

广西各级联社加大对传统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力度,扎实推进集体企业改制进程。自治区联社加强调研,贴近基层,抓典型,树榜样,明导向,先后总结推广梧州、柳州、桂林、北流等市县的集体企业改革典型经验,引导和推动了全区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开展。目前广西全行业累计改制面已达90%以上。

北流市政府将地方政府所得的城镇集体企业土地出让金的95%交由联社集中掌握,联社统筹调控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很好地解决了企业资产多的拿不动,少的无法补的困难,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改制。梧州市联社在指导企业改革改制中,提出了调查研究到基层、指导帮助到基层、服务协调到基层、解决问题到基层、总结经验到基层的“五到基层”服务方式,给企业提供“重大决策指导、生产经营扶持、难点热点协调、政策法律服务”等四个方面的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区率先组建招商改制办公室,招商以引资,借力促改制。招商与改制有机地融为一体,全市行业企业改制面达100%,全行业摆脱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实现年创利税4000万元。扶绥县联社通过招商改制,使长期停产的纸浆厂实现复产,680名职工得以重新上岗就业,该企业成为当地县5个亿元企业之 一。据统计,目前广西二轻行业通过招商改制,引进资金5亿元,实现“借力发展”的产值超过15亿元。

()化解历史债务,盘活存量资产

债务问题是影响二轻集体企业和各级联社生存、发展的难点问题。指导集体企业吃透用足政策,以低成本依法化解历史债务是广西各级联社工作重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区二轻企业通过利用金融政策和处置不良债务等方式化解历史遗留债务达8亿多元,使一大批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谋发展,一大批企业脱胎换骨获得新生。梧州市联社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利用政策,以资抵债,协商还贷”等办法,几年来共为16个资不抵债的企业或严重亏损的企业解除了14亿元的债务,全系统资产负债率由97年的82%下降到目前的53%。自治区二轻总公司(自治区联社)依法解除了1000多万元的担保债务,化解了迫在眉睫的经营风险。

与此同时,广西各级联社和二轻企业解放思想,突破行业限制,发掘地缘优势,通过合作开发、联营、包、租、售、让、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20余亿元,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开展社务活动,增强联社组织亲和力

坚持每年召开全区联社主任工作座谈会、每年一次分片主题经验交流会、每年若干次区内外考察调研活动。区联社主动加强与总社的联系,到北京拜会全国总社以及纺织协会、家电协会、日杂协会、工美协会等部门领导。组织部分市县联社、直属学校到过北京、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内蒙、新疆等地学习调研。地改市和市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市级联社加强了与县级联社之间的联系沟通。区联社机关每年下基层调研上百人次以上,掌握了基层大量鲜活的经验和行业发展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思路决定出路,实干必出实效。2004年全行业止跌回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全区二轻行业预计工业产值为558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3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18%;联社系统的传统城镇集体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 3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特色区域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规划到2010年,广西二轻行业特色区域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

二、几点认识与体会

1、要有清晰的方位感

广西联社十分重视用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来凝聚人心,引领队伍,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认真学习总社各种会议精神,认真地学习兄弟省市及基层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调整自己对行业变化的客观认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理清发展的总体思路。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共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全区各级联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实践“找准着

力点,拓展新空间”的新思路,努力培育县域特色经济,积极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才能显现出联社在工业兴桂中的整体作用,促进行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2、要有扎实的落脚点

首先,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队伍越壮大,联社的地位和作用越是“不可或缺”。

第二,把握好工作切入点。—是“行业组织要说清行业”,扩大了行业统计范围,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分析方式,使数据来源合法可靠,资料分析客观科学。二是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发展入手,构建新的行业(产业)服务体系。

3、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在其位,享其禄,尽其责。广西二轻各级联社总体上看,大多数同志都能自觉地默默努力工作。

广西联社认为,联社的作用要通过为行业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新型服务来实现,联社的地位要通过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来争取。一个合格联社的标准,归纳起来就是“六个有”,即:有人员、有机构、有比较宽裕的资金保证、有比较强的责任心、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有比较好的工作业绩。因此,看准了的事,就要着手去干,而且要抓紧干。空谈误时误事,抱怨于事无补。

4、要有诚挚的真感情

广西联社真心实意地肯定二轻工业的历史贡献,真心实意地促进二轻行业新发展,真心实意地帮助基层、帮助员工。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区联社重视指导基层联社正确处理所反映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其排忧解难。融安县联社咨询联社领导班子合法性、成员单位权力与义务、联社资产的界定与处置等问题。区联社组织专人查阅大量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及时

正式函复。这个函复具有权威性和普遍的适用性,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认同,在区内基层联社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梧州、昭平、平南、桂平、博白等基层市县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区联社主动伸出援手,在十分有限的自有资金中做出安排,慰问灾区联社和行业企业。总社和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得知灾情后,及时给广西以亲切慰问和帮助,受援单位和困难职工增强了战胜灾害的信心,更感受到了全国联社一家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