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国情发展集体经济
—— 深情缅怀薄一波同志
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 凌晋良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薄一波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经济工作的领导职务,建国初期兼任全国合作总社主任,对我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的贡献。
在我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薄老对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过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示,我作为长期从事合作经济集体经济事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多次聆听薄老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印象深刻,对做好工作,促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反复强调要正确认识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包括轻工集体经济在内的我国城镇集体经济经过曲折发展,在一个时期以来,对其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和干扰。针对这种情况,薄老不止一次反复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集体经济。1990年3月,薄老出席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召开的三届二次理事会并作重要讲话,他郑重指出:“还是重复我以前讲过的观点,要正确认识轻工集体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发展城镇集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远的重要政策,不是权宜之计”,“我们党从延安时期开始就重视手工业,重视互助合作,有几十年搞集体经济的历史”。1981年4月,薄老在听取江苏省轻工业厅汇报时明确指出“‘二轻’不轻,于国于民,作用甚大,容纳就业多,回笼货币多,创汇多,积累多,大有可为。但是现在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又说“从全国来说,我们对二轻工业究竟采取什么方针,是重视、扶持,还是别的态度?很值得考虑。这绝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而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问题。谁能在对待二轻事业上采取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尽心尽力,谁就是对四化、对国家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二轻工业有很大的潜力,应该多扶持它,不能对它‘平调’”。根据我国基础薄弱,经济不发达,就业压力大的状况,1983年11月,薄老提出“采用集体的形式,大量发展小城镇工业”,“实行机器生产、手工生产并举,用集体形式搞小厂,发展小城镇”。再次强调“从多年实践看,二轻工业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具有许多优点,是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方便群众,投资少,见效快,容纳劳动力多等等,这些优点对于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广开门路、搞活经济、增加出口、积累资金、满足社会需要,都有重要作用”。提醒人们:“不要把发展二轻工业集体经济的作用和前途看得小了。在这条战线上工作的同志要注意这个问题,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同志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薄老还严肃指出:“任何忽视、歧视、限制轻工业集体经济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是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相违背的。”
二、领导重视,政策正确,措施得力,是加快轻工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薄老极为重视集体经济政策的制定、贯彻和落实。1986年6月,他在出席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三次全国轻工集体企业职工社员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实践告诉我们,领导重视,政策正确,措施得力,是加快轻工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强调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后,薄老再次强调指出:“对城镇集体经济大的方面的政策,比如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政策上积极扶持,则不应改变,更不应有歧视、打击、平调、吞并集体的行为”,“‘平调’就是削弱,就是阻塞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薄老还要求在落实好集体经济政策的同时,要靠集体企业自己的力量“闯出来”,要主动向政府汇报,“有机会就喊,不怕麻烦,要声嘶力竭地喊”,“你们喊,要讲道理,要算账,把道理讲清楚”,以求得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他还满腔热情地、主动地为解决集体企业困难问题做宣传工作。他说,“现在,纺织工业在上面有声音,轻工也有声音,就是二轻工业没有声音,我愿意给你们做些宣传”,“我可以在会上替你们讲话,做个义务宣传员”。薄老还十分重视集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他指出:“集体经济要有发展后劲,后劲从改革中来,从改造中来”,“必须根据各种类型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研究,探索适合各种企业发展的不同管理形式。”“听说各地轻工集体企业已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尝试,这很好,应当认真总结经验,正确的就坚持下去,推广开来”。
三、要加快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产品
二轻工业主要是生产人民群众日用生活必需品,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左”的年代里,许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产品被当作“四旧”丢掉了,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拨乱反正后,薄老非常重视、关心二轻传统产品的恢复和发展。80年代初,薄老在江苏视察时说:“常州的篦子、梳子,可以养几万人,这是大事!应当加快恢复和发展。常州的簸箕,家家户户都要用。现在许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产品没有了。据说苏州就少了一千多个品种,多么令人可惜呀!恢复和发展常州篦子、苏州的小商品,……有利于发展生产,多换汇,多回笼货币,这里边难道没有政治?”他特别告诫我们:“每个民族都有它的民族传统。我国的许多传统产品是外国所没有的,甚至是望尘莫及的。二轻工业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应大力恢复和发展”。在上海视察期间,薄老对该市的手工业局的同志说:“你们二轻不光是破破烂烂,也有花花绿绿的好东西,普天之下,到处都有二轻的产品,只要有销路的,可以大搞特稿”。比如家具、玩具、服装、布鞋、箱包、乐器、阳伞、餐具、工艺美术品等等,薄老鼓励他们要想办法尽快搞上去,要求他们好好组织,抓得好肯定比纺织工业上得快,应当把二轻工业好好抓一抓,“要用不比抓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小的力量,狠抓二轻产品”。
四、手工业企业要坚持“四为”服务方针,保持和发扬生产经营上的优良传统
早在1963年10月,薄老在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手工生产要坚持面向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为工业建设服务,为对外贸易服务”的“四为”服务方针,并特别强调手工业要为农业生产服务,“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手工业生产发展才有更牢固的基础。手工业和农业有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因此,这就决定了手工业生产必须坚持贯彻执行为农业服务的方针,把支援农业放在首要的地位”。他强调“应当根据手工业特点,保持和发扬生产上、经营管理上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喜爱的传统名牌产品,要精益求精,要很好总结和推广老师傅、老艺人的精湛技艺和生产经验,并且通过他们有计划地培养新生力量”。他还特别强调:“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应当坚持民主办社和勤俭办社的方针。手工业合作社是手工业劳动者群众性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民主管理,广大社员要充分发扬当家作主、关心集体的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参加经营管理工作。手工业合作社应当注意精打细算,实行经济核算,勤俭办社”。这些重要论述,对于今天集体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五、联社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为成员单位提供有效服务
上世纪80年代末,党的个别领导一度提出撤销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各地联社,说联社使命已经完成,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在客观上使做集体经济工作的同志思想上产生了疑虑。针对这一错误主张,1990年3月,薄老在一次讲话中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强调指出:“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和各级联社,是集体经济的联合组织,对促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领导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今后还要充分发挥作用。前几年,有的省把联社撤销了,但随后不久又恢复起来。实践证明,保持总社、联社机构的大体稳定对发展轻工集体经济有利。联社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机构改革和调整,为所属单位提供有效服务”。
薄老的这一重要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联社干部和职工,坚定了进一步做好联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在,可以告慰薄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总社和各地联社自身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济组织,明确了“指导、维护、协调、服务”的联社职能,按照“兴办经济实体,增强经济实力,强化服务功能”思路,对联社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取得好的成效。目前,联社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我们坚信,联社必将越办越好。
六、用历史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总结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导现今的工作
为了把自己亲身经历的许多历史和经验记录下来,经中央批准,薄老在耄耋之年亲自撰写力作《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在“加快手工业改造的得失”一章中,对改造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手工业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新中国建立头六年手工业改造的进程和加快改造带来的曲折,总结了用发展的观点看得失,提出了对改造高潮的看法。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我们党是注意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对手工业的改造,则是从供销入手,多种形式,稳步前进。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来源于自己的实践自己的国情”,“在短时间内,进行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当时没有受到大的妨碍,而且得到了发展,不像别的国家那样,一场农业集体化,要连续减产许多年。这确是一个奇迹。这说明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一化’、‘三改’的决策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 薄老还告诫我们:“那种由于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发展商品经济,就否定历史,否定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站不住脚的”。
薄老对手工业发展的得失回顾和总结,是根据中央精神所作的进一步展开和进一步的深刻分析,符合改造的历史实际,是正确的。
今天,我国城镇集体经济遵循党中央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发展以“劳动者的两个联合”为主的多种形式的新型集体经济,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的方向前进。我们将牢记薄老的谆谆教诲,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必胜的信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我国集体经济事业的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做好,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