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合作经济发展需要社会广泛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程恩富
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主张、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集体经济发展不够重视、政策不到位,导致集体企业萎缩的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已经很少看到对集体经济的有关表述,去年,中宣部理论局“四个划清”的文章中提出,“在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和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的论述,说出了广大集体经济工作者的心里话。然而,要从根本上摆脱集体经济现有的尴尬处境;上到中央政府、下到各级地方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加以重视。现在一些地区部门对集体经济这种形式在认识上有各种误区,对集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各种争论也一直存在,在集体经济理论探讨和政策措施上,显得相对滞后。
2011年3月,北京将召开“第六届智库论坛”,其中会有一个议题,就是针对集体经济如何发展进行讨论,希望社科学术领域在国有经济问题上要有所突破的同时,也对集体经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所涉及,并赶在今年的“两会”之前,提出一些独立的建设性意见。中国社科院被欧美和其他一些国家认定为“中国的第一思想库”,我们要看到集体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因此把这一问题放到“智库论坛”上进行讨论,而且放到最重要的地位来加以倡导,然后通过向人大等部门提交议案,提请相关单位应尽快开展针对集体经济的立法工作。当然,前期还是需要做一些工作,一是在争取向人大会议上提交提案;二是在“第六届智库论坛”中,大力呼吁,使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真正在政策和政府关注层面上得到支持,并通过中国社科院的“简报”形式,通达中央领导层面。
从国外看,目前有三种集体合作经济形式引起全世界极大的兴趣,即西班牙蒙德拉贡合作社模式,日本的山岸村合作社,以色列的全国性合作经济组织—基布兹。这三类国际上的合作经济模式,中国社科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对其中两种合作集体经济形式,曾专门发表文章,我也打算在“第六届智库论坛”上提供一个主旨报告,除了要谈国有企业当前的问题,也要就集体经济的现状向所有与会者推出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引起社会各界对于集体经济的重视。
党和国家有关单位在对集体经济问题所下发的一些文件中,在引证其社会性质时,作为专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就有责任把马列理论和中央目前针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彼此看起来零散而不集中的理论观点,甚至出现一些矛盾的提法,通过开展独立研究并加以整理,用一个科学、合理和符合事实的逻辑来进行梳理,其结果假如出现了与决策部门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也有责任向这些部门进言,提出我们独立的、科学的、富有依据的建议。
对于集体经济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很多人也提出过自己的意见,譬如集体企业无法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问题等,一直为很多人所瞩目。当前,我们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突破。一是集体经济的成员如果界定,才与集体经济形态的本性相符合;二是集体经济领导班子的组成,如何来约束、激励这些领导者。以往“二国营”模式,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经济了。集体经济组织从理论上说最高权力机构应该是肯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并选举经营者。在现有制度环境下,如何逐渐形成企业民主政治氛围,也需要我们一起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和研究。
(根据讲话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