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中阐明了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一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二是“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陈云同志也曾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这应该就是毛泽东说的“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以上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一脉相承,充分说明了调查研究在我们党的重要地位。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通过开展上海新集体经济合作联社系统企业调查研究,提高执行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按照这次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我们要结合联社系统企业的实际,加大调查研究力度,进一步摸清各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企业的特殊情况,了解和掌握联社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的落实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把调研的情况整理汇总,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有针对性的措施,或者至少为联社领导班子提供决策依据。大家平时事务较多,工作很忙,而开展调查研究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学习总书记的调研经验,经常进行“随机”调研,重心放在困难企业、直接接触群众调研,善于借力调研和专家智慧的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开门见山,直奔问题,务求取得实效。
二、善于发现规律,抓住主要矛盾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不能违背规律一哄而上。”这是总书记关于改革的规律性总结,这些年,得益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对上海城镇集资集企改革发展的重视和持续推进,企业经营效益更趋稳健,结构布局更加优化,但城镇集体企业长期以来的“小、散、弱”等问题仍然存在,这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和具体工作中要学会认识规律、总结规律,特别是关于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方面的规律,然后在工作实践中发扬斗争精神,充分利用规律,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勇于突破主要矛盾,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以点带面的效果,才能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解决好其他次要矛盾和问题,更好推动联社改革发展工作平稳有序向前,最终形成上海联社系统打造一流企业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三、不断加强学习,做到即知即改
总书记说,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前,在国际大环境脆弱、焦虑、非线性、不可理解的时代背景下,外部世界的变化是我们不可控的,唯一可控的是我们要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升自身认知水平,提高应对外部变化的能力。城镇集体企业一定程度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相脱节的情况,管理人员对当前新的市场消费需求和方式、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落实联社改革发展工作要求上,杜绝能力不匹配、执行不到位;通过加强调查研究,形成科学决策,注重提高执行力,对的就坚决干、尽快干,错的就坚决改、尽快改,真正发挥“调查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本来目的。作为中层干部要注重调查研究与信息反馈机制畅通,加强调研结果的动态监控、链条推动、末端问效。
调查研究内涵丰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努力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是干部干事创业和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