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上海集体经济 >> 正文
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发行时间:2013-08-20
网站编辑:舒海波
来源:研究所

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舒海波 

  一、广东省联社改革调整初见成效

  (一) 争取制定改革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

  2009年广东省联社向省政府呈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调整、改革的工作意见》,建议全面铺开我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镇集体企业,放开搞活一批资产负债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小但拥有发展前景的城镇集体企业;二是全推广管(辖)区模式,对停产、半停产的城镇集体企业的剩余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筹资源逐步实现关、停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同年,遵照广东省政府“先组织试点再制订方案”的指示,省联社会同有关市联社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117月,省政府部署由省委政研室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联社,对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基本状况组织了联合调研,以后向省政府报送了《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建议》。省联社与省委政研室沟通和协商,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地联社与省联社的工作保持密切联动,在推进本地区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广州、江门、茂名、阳江、肇庆、韶关等地级市联社,近年来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 抓好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和调整的实现形式

  2009年,广东省联社遵照省政府的部署,与广州、江门、阳江、茂名、韶关、汕头、潮州7个地级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协商,选择50家城镇集体企业作为联系点,组织实施了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现在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广东省装饰有限公司,2010年经省联社批准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公司经营核心层成为股东以后,着力调整经营结构和商务模式,拓展北方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市场,2012年实现工程收入9.3亿元,实现利润1850万元,正在筹划上市。阳江新力投资控股公司,前身是阳江市不锈钢器皿厂。该厂在改革中将集体产权转让给经营管理层,还增资扩股吸收战略合作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营产品由过去的烤炉扩展到不锈钢离心泵、LED灯、太阳能、汽车旅行拖车、燃汽炉具等系列,2011年销售额由3亿多元猛增到13亿元,2012年达到30亿元,成为阳江市的排头兵企业。

  (三) 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和扶持,着力改善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环境

  2010年,以省委政研室牵头组织对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基本情况的联合调研为契机,省联社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全国5个省、市以及省内7个市、县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省、市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在调查报告中向省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32条扶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与此同时,根据我省“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原有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地方财政扶持能力有限的实际,在起草的改革指导意见中建议省政府设立我省“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解困扶持基金,力争为这些地区城镇集体企业解困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四) 大力推进联社建设,充分发挥联社的作用

  省联社2008年正式挂牌运作以来,以落实与各地政府的职能对接为契机,加大指导和推进各地联社建设的力度,支持各级联社明确定位,在指导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市联社在力争做好与省联社职能对接的同时,着力在强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有为有位”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助推联社的改革和发展。如茂名市联社把为政府担责和为企业解难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涵盖全市集体经济的管理和服务形式,从实际出发指导和推进所辖县、区联社的改革和建设,致力为集体企业改革、调整和解困服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联社建设得到了茂名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市联社在当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明确赋予管理职能,管辖范围横跨轻工、纺织、陶瓷、建筑、交通、农机等行业,在全省地级市联社中首开先河。该市所辖各县、区联社全部完成法人定位,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肇庆市各级联社积极发挥沟通政府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和成员单位排忧解难,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该市及所辖县区联社除怀集县联社以外,全部完成法人定位,经费纳入财政供给。肇庆市联社经费的供给方式,也由财政核补调整为核拨,从而为新时期联社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 壮大联社直属经济,提升对成员企业发展的辐射能力

  省联社在加大对面上改革的指导力度的同时,以发展物业租赁、商业地产、资本营运、工艺平台等为抓手,提升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直属经济的转型升级,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完成经营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都翻一番。广州市联社近年来在打造总部经济方面狠下功夫,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业经营、铝业、进出口贸易三大主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并通过投资、参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以小资本拨动大资本,做大经营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总部经营总额、利润大幅度跨越,分别达到16亿元和5000万元。江门市联社在前几年减债卸负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和资本营运重塑联社经济,先后实施了电镀厂、纸箱厂等企业的资产重组,依法置换产权,发展商业地产经营,同时以工艺美术协会为平台探索会展、商业策划、培训等新的经营业务,使该社直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六) 抓住主要矛盾,逐步解决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的全覆盖

  根据全国总社、全国总工会的部署,省联社先后组织了两次全省性涉及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的调查研究,及时汇总上报数据,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专项向省政府汇报工作,与省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厅、省社保局等单位密切沟通,协调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根据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取全国总社、全国总工会派出工作组,先后到我省茂名、韶关两市进行深入调查,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这两次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对争取国家在政策上扶持城镇集体企业解决员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历史遗留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2010年,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的方式,全面解决了关、停城镇集体企业退休员工医疗保险的全覆盖。2011年,国家又畅开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员工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金的政策通道,从而使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各地联社从实际出发,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探索解决成员企业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有效实现形式。

  近年来,我省各级联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和省归口管理体制、职能的调整,对各市县联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各地联社改革和发展不平衡。未明确管理授权的市、县联社,为成员企业服务的职能有所弱化。部分市县联社直属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三是联社成员企业历史包袱普遍较重,特别是“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遗留问题很多,完成养老、医疗社会保险全覆盖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新时期联社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因势利导推进各级联社的改革和发展

  中央编办以[201148号文印发《关于城镇集体企业资产和财务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意见》,明确将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资产管理的指导职能划归工信部;将城镇集体企业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职能划归财政部。我省编办以粤机编办[2012]118号印发《关于明确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资产和财务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意见》,明确由省经信委负责宏观指导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明确省财厅负责依法对城镇集体企业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明确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不再承担“指导全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任务。指导各市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属于属地负责。各市联社要因势利导,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说明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进一步明确联社的定位,落实辅助管理的授权,理顺经费供给方式,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指导和推进属地基层社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开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 努力探索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调整的实现形式,“有为有位”彰显联社的存在价值

  根据省一级归口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省联社今后将主要发挥沟通省政府与各市联社及其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成员单位做好指导、协调、维护、监督和服务工作。省联社将密切与省经信委、省委政研室的沟通和合作,争取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同时,注意加强与各市联社的联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向省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反映基层联社和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为各地改革、调整争取宽松的环境。

  要总结和学习广州、江门、茂名等市联社的做法和经验。各地联社要特别重视抓好拥有持续经营能力的成员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力促其做大、做强、做长;推广统一经营管理关、停集体企业剩余资产的“管区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统筹资源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 办实业、增实力、见实效,提升联社对成员企业发展的经济辐射能力

  作为联合经济组织,联社成立的初衷,就是以经济辐射带动成员企业互助发展、共同致富。因此,新时期联社建设的一大任务,就是办实业、增实力、见实效,提升对成员企业发展的经济辐射能力。目前,各市、县联社直属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尚未纳入财政供给渠道的基层联社,仍然面临生存的严峻考验。这更要求我们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重塑和发展壮大直属经济。广州市、江门市联社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他们靠的是什么?一是靠自强自立,勇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二是靠调整结构,盘活存量资源实行优化重组;三是靠开拓创新,扬长避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四是靠借助外力,引入战略合作者实现主业的转型升级。各地联社要多想办法、多花力气,振兴直属经济,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各级联社可持续发展。

  (四) 继续抓好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工作,为成员企业做好事、办实事

  替政府担责、为成员企业员工排忧解难,是各级联社的神圣职责,要把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特别是解决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摆在联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抓,借鉴一些市联社多样化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早日实现成员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保全覆盖。

  (五) 加强联社社务建设,提升社务工作的效力

  一是保持每年度召开一次联社系统的工作会议,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交流经验,以指导和推动各级联社的建设。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各地要求组织参观、考察,紧扣阶段性工作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综合运用调研成果为推进各地联社改革和发展服务。三是发挥牵头功能,组织跨省、跨地区的联合共建,纵、横两向推进多种形式的资本营运和经济合作。各级联社要强化主体意识和使命意识,开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主任)

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发行时间:2013-08-20
网站编辑:舒海波
  
来源:研究所

开创广东城镇集体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舒海波 

  一、广东省联社改革调整初见成效

  (一) 争取制定改革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

  2009年广东省联社向省政府呈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调整、改革的工作意见》,建议全面铺开我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一是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镇集体企业,放开搞活一批资产负债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小但拥有发展前景的城镇集体企业;二是全推广管(辖)区模式,对停产、半停产的城镇集体企业的剩余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筹资源逐步实现关、停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的全覆盖。同年,遵照广东省政府“先组织试点再制订方案”的指示,省联社会同有关市联社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改革试点工作,为省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0117月,省政府部署由省委政研室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厅、省劳动保障厅和省联社,对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基本状况组织了联合调研,以后向省政府报送了《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建议》。省联社与省委政研室沟通和协商,起草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各地联社与省联社的工作保持密切联动,在推进本地区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广州、江门、茂名、阳江、肇庆、韶关等地级市联社,近年来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 抓好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和调整的实现形式

  2009年,广东省联社遵照省政府的部署,与广州、江门、阳江、茂名、韶关、汕头、潮州7个地级市政府及主管部门协商,选择50家城镇集体企业作为联系点,组织实施了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现在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完成,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广东省装饰有限公司,2010年经省联社批准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公司经营核心层成为股东以后,着力调整经营结构和商务模式,拓展北方市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市场,2012年实现工程收入9.3亿元,实现利润1850万元,正在筹划上市。阳江新力投资控股公司,前身是阳江市不锈钢器皿厂。该厂在改革中将集体产权转让给经营管理层,还增资扩股吸收战略合作者,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营产品由过去的烤炉扩展到不锈钢离心泵、LED灯、太阳能、汽车旅行拖车、燃汽炉具等系列,2011年销售额由3亿多元猛增到13亿元,2012年达到30亿元,成为阳江市的排头兵企业。

  (三) 争取各级政府重视和扶持,着力改善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环境

  2010年,以省委政研室牵头组织对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基本情况的联合调研为契机,省联社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全国5个省、市以及省内7个市、县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各省、市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在调查报告中向省政府提出了5个方面32条扶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政策建议。与此同时,根据我省“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原有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地方财政扶持能力有限的实际,在起草的改革指导意见中建议省政府设立我省“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解困扶持基金,力争为这些地区城镇集体企业解困提供实质性的支持。

  (四) 大力推进联社建设,充分发挥联社的作用

  省联社2008年正式挂牌运作以来,以落实与各地政府的职能对接为契机,加大指导和推进各地联社建设的力度,支持各级联社明确定位,在指导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各市联社在力争做好与省联社职能对接的同时,着力在强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有为有位”彰显自身的存在价值,助推联社的改革和发展。如茂名市联社把为政府担责和为企业解难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涵盖全市集体经济的管理和服务形式,从实际出发指导和推进所辖县、区联社的改革和建设,致力为集体企业改革、调整和解困服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联社建设得到了茂名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市联社在当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明确赋予管理职能,管辖范围横跨轻工、纺织、陶瓷、建筑、交通、农机等行业,在全省地级市联社中首开先河。该市所辖各县、区联社全部完成法人定位,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肇庆市各级联社积极发挥沟通政府和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政府和成员单位排忧解难,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该市及所辖县区联社除怀集县联社以外,全部完成法人定位,经费纳入财政供给。肇庆市联社经费的供给方式,也由财政核补调整为核拨,从而为新时期联社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 壮大联社直属经济,提升对成员企业发展的辐射能力

  省联社在加大对面上改革的指导力度的同时,以发展物业租赁、商业地产、资本营运、工艺平台等为抓手,提升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直属经济的转型升级,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完成经营总额、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都翻一番。广州市联社近年来在打造总部经济方面狠下功夫,调整经营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业经营、铝业、进出口贸易三大主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并通过投资、参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以小资本拨动大资本,做大经营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总部经营总额、利润大幅度跨越,分别达到16亿元和5000万元。江门市联社在前几年减债卸负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和资本营运重塑联社经济,先后实施了电镀厂、纸箱厂等企业的资产重组,依法置换产权,发展商业地产经营,同时以工艺美术协会为平台探索会展、商业策划、培训等新的经营业务,使该社直属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六) 抓住主要矛盾,逐步解决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的全覆盖

  根据全国总社、全国总工会的部署,省联社先后组织了两次全省性涉及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劳动经济权益维护的调查研究,及时汇总上报数据,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专项向省政府汇报工作,与省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厅、省社保局等单位密切沟通,协调落实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根据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取全国总社、全国总工会派出工作组,先后到我省茂名、韶关两市进行深入调查,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这两次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对争取国家在政策上扶持城镇集体企业解决员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历史遗留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2010年,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的方式,全面解决了关、停城镇集体企业退休员工医疗保险的全覆盖。2011年,国家又畅开城镇集体企业未参保员工一次性补缴社会保险金的政策通道,从而使我省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各地联社从实际出发,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探索解决成员企业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有效实现形式。

  近年来,我省各级联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和省归口管理体制、职能的调整,对各市县联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各地联社改革和发展不平衡。未明确管理授权的市、县联社,为成员企业服务的职能有所弱化。部分市县联社直属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三是联社成员企业历史包袱普遍较重,特别是“东、西、北”地区,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遗留问题很多,完成养老、医疗社会保险全覆盖仍然任重而道远。

  二、新时期联社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 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因势利导推进各级联社的改革和发展

  中央编办以[201148号文印发《关于城镇集体企业资产和财务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意见》,明确将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资产管理的指导职能划归工信部;将城镇集体企业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监管职能划归财政部。我省编办以粤机编办[2012]118号印发《关于明确我省城镇集体企业资产和财务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意见》,明确由省经信委负责宏观指导城镇集体企业资产管理工作,指导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明确省财厅负责依法对城镇集体企业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明确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不再承担“指导全省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任务。指导各市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属于属地负责。各市联社要因势利导,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说明情况,争取重视和支持,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进一步明确联社的定位,落实辅助管理的授权,理顺经费供给方式,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指导和推进属地基层社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开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 努力探索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调整的实现形式,“有为有位”彰显联社的存在价值

  根据省一级归口管理部门、职能的调整,省联社今后将主要发挥沟通省政府与各市联社及其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成员单位做好指导、协调、维护、监督和服务工作。省联社将密切与省经信委、省委政研室的沟通和合作,争取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我省城镇集体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同时,注意加强与各市联社的联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向省政府和省各有关部门反映基层联社和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为各地改革、调整争取宽松的环境。

  要总结和学习广州、江门、茂名等市联社的做法和经验。各地联社要特别重视抓好拥有持续经营能力的成员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力促其做大、做强、做长;推广统一经营管理关、停集体企业剩余资产的“管区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统筹资源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 办实业、增实力、见实效,提升联社对成员企业发展的经济辐射能力

  作为联合经济组织,联社成立的初衷,就是以经济辐射带动成员企业互助发展、共同致富。因此,新时期联社建设的一大任务,就是办实业、增实力、见实效,提升对成员企业发展的经济辐射能力。目前,各市、县联社直属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部分尚未纳入财政供给渠道的基层联社,仍然面临生存的严峻考验。这更要求我们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重塑和发展壮大直属经济。广州市、江门市联社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他们靠的是什么?一是靠自强自立,勇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二是靠调整结构,盘活存量资源实行优化重组;三是靠开拓创新,扬长避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四是靠借助外力,引入战略合作者实现主业的转型升级。各地联社要多想办法、多花力气,振兴直属经济,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各级联社可持续发展。

  (四) 继续抓好城镇集体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会保险全覆盖的工作,为成员企业做好事、办实事

  替政府担责、为成员企业员工排忧解难,是各级联社的神圣职责,要把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特别是解决员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摆在联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抓,借鉴一些市联社多样化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早日实现成员企业员工养老、医疗社保全覆盖。

  (五) 加强联社社务建设,提升社务工作的效力

  一是保持每年度召开一次联社系统的工作会议,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交流经验,以指导和推动各级联社的建设。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各地要求组织参观、考察,紧扣阶段性工作主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综合运用调研成果为推进各地联社改革和发展服务。三是发挥牵头功能,组织跨省、跨地区的联合共建,纵、横两向推进多种形式的资本营运和经济合作。各级联社要强化主体意识和使命意识,开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系广东省城镇集体企业联社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