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创新投入,就谈不上技术创新。据统计,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为5994亿元,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7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503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0.93%,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2.5%至4%。科技型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为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出台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让加大创新投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意见》提出,实行创新考核制度。我国大中型企业虽然具有资源和人才优势,但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投入比例较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刚性的考核措施,对企业负责人没有“硬约束”。要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主要措施包括: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技术研发的责任,加强研发能力和品牌建设,建立技术储备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纳入考核等。
《意见》提出,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企业了解市场需求,面对市场竞争决策效率快,但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国家应提出“先研发、后补助”的思路:推进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
《意见》强调,让企业承担更多国家科技项目。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带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