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上半年31省份GDP分析:增速下行趋稳态势已明显
发布时间:2015-08-2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调整字号:

    2015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发展活力有所增强,交出了一份“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半年答卷。

    总体来看,31个省份上半年GDP数据中,增速超过7%全国水平的省份有23个。增速最快的是重庆,为11%;其次是贵州,为10.7%;第三是天津,为9.4%。增速前10名东部占3席、西部占3席、中部占4席;倒数后5名依次为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分地区来看,西部的重庆、贵州、西藏3个省份占据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增速分别为11%、10.7%、9.1%。整体看,西部12个省份中除了内蒙古7%持平,其余都跑赢了上半年全国7%的增速;中部的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占据了前10名中的4席。中部6个省份除了煤炭大省山西,其余都跑赢了7%的上半年全国增速,其中河南的增速为7.8%;东部省份进入经济增速前10名的有天津、福建、江苏。共有7个省份跑赢了7%的上半年全国增速。北京与上海两个直辖市则刚好与全国增速持平。

    GDP总量上来看,前10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辽宁、湖南。前三名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为3.45万亿、3.39万亿、2.97万亿,可以看出,前三名之间的差距较2014年有所缩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均为7%。与2014年以来的增速下行态势比较,经济增长趋稳的态势比较明显。上半年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下行过程初步触底,工业增速持续回升,投资增长趋稳,出口增长由负转正,消费增长持续稳定。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中国经济增速回调都初步显现了触底态势。展望下半年,与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政府公共职能加强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大格局奠基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增加等相联系,考虑到政府在相关资金方面做出的综合性安排,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未来趋向加强。随着过剩产能调整和市场需求趋稳,订单水平、开工率水平趋稳,预计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稳中趋升,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稳。在就业形势与收入增长平稳的支持下,预计未来消费会继续平稳增长。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略高于7%。

网站首页 >> 正文
上半年31省份GDP分析:增速下行趋稳态势已明显
发布时间:2015-08-2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5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发展活力有所增强,交出了一份“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半年答卷。

    总体来看,31个省份上半年GDP数据中,增速超过7%全国水平的省份有23个。增速最快的是重庆,为11%;其次是贵州,为10.7%;第三是天津,为9.4%。增速前10名东部占3席、西部占3席、中部占4席;倒数后5名依次为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分地区来看,西部的重庆、贵州、西藏3个省份占据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名,增速分别为11%、10.7%、9.1%。整体看,西部12个省份中除了内蒙古7%持平,其余都跑赢了上半年全国7%的增速;中部的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占据了前10名中的4席。中部6个省份除了煤炭大省山西,其余都跑赢了7%的上半年全国增速,其中河南的增速为7.8%;东部省份进入经济增速前10名的有天津、福建、江苏。共有7个省份跑赢了7%的上半年全国增速。北京与上海两个直辖市则刚好与全国增速持平。

    GDP总量上来看,前10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辽宁、湖南。前三名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为3.45万亿、3.39万亿、2.97万亿,可以看出,前三名之间的差距较2014年有所缩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均为7%。与2014年以来的增速下行态势比较,经济增长趋稳的态势比较明显。上半年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下行过程初步触底,工业增速持续回升,投资增长趋稳,出口增长由负转正,消费增长持续稳定。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中国经济增速回调都初步显现了触底态势。展望下半年,与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群之间互联互通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政府公共职能加强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一带一路”大格局奠基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增加等相联系,考虑到政府在相关资金方面做出的综合性安排,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未来趋向加强。随着过剩产能调整和市场需求趋稳,订单水平、开工率水平趋稳,预计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稳中趋升,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稳。在就业形势与收入增长平稳的支持下,预计未来消费会继续平稳增长。综合分析,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略高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