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正文
瑞士的消费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互联网
调整字号: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以其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而闻名于世,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瑞士的国际竞争能力仅次于日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二位,1988年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7260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如此,瑞士的合作社经济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消费合作社。瑞士合作社企业集团是全世界最大50家零售企业之一,也是欧洲四大采购集团之一。可以说,瑞士消费合作社是能与国际大商业抗衡的合作社。目前瑞士的消费合作社主要有米格罗(MIGRO)和可普瑞士(COOPSwitzerland)两家,在瑞士国内零售业中分别居第一、二位。两个合作社总经营额约占瑞士全国零售业总额的22.9%。与瑞士相邻的德国、法国都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连锁商场的根据地,但能够进入瑞士的凤毛麟角。法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家乐福曾经试图进入瑞士市场,但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将设备卖给了“米格罗”。此外,瑞士的日内瓦农业合作社也是比较成功的合作社。

米格罗:自营、公道,厚报社会的合作社

米格罗合作社成立于1925年,“米格罗”法语意思为半批发,起初是瑞士商人华纳夫妇创建的一个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华纳夫妇将所持公司的股金按30法郎一份作为入社股金分赠给了“米格罗”公司的忠实顾客(合计1600万瑞士法郎),并把公司改组成了合作社。此后,“米格罗”合作社经历数十年曲折发展,成为如今瑞士最大的合作社企业集团。该合作社在主营零售业的同时,还拥有生产企业,生产“米格罗”品牌的商品,并经营着旅游、保险、银行、加油站、物流公司、水运公司、印刷公司、图书音像制作等业务。目前,“米格罗”有12个社员社,按经营的区域设置,社员总数156.6万户,职工5万多人,各种商业设施639个,餐厅205个,营业总面积88.3万平方米,在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16%,食品市场占有率达23.8%。此外,“米格罗”还开设了50多个培训俱乐部,年授课时间累计1000多个小时。加入“米格罗”合作社只需象征性地缴纳10瑞士法郎的入社股金。

“米格罗”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民主原则进行管理,由社员代表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代表大会再推选组成理事会,负责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工作,理事会中的5人组成经营执行委员会,负责监督日常经营活动。合作社每年召开一次处理盈余的社员代表大会,由社员全体投票表决处理方案。

“米格罗”的设施主要有三种规模,由小到大分别以“M”、“MM”、“MMM”为标志,营业面积分别为600700平方米、1800平方米和4000平方米,根据人群流量的大小合理分布遍及全国。此外,“米格罗”在边远山区还保留了一些流动售货车,这是“米格罗”作为合作社为边远社会的正常生活所作的贡献,为此,“米格罗”每年要为每台售货车补贴50万瑞士法郎。“米格罗”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和核算,各个社员社的资金由总部集中管理和使用,以求在集团内部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流动资金,尽量减少从集团外部借入资金。

“米格罗”的联合会与各社员社之间通过业务、财务、服务等诸多方面紧密连接,构成功能上的整体。各地区组织经营零售业务,而联合会则负责向各地区组织提供商品、生产、财务、系统开发及与此相关的服务。“米格罗”的物流系统是零售业中效率最高的,它把从商品生产到商品陈列整个环节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对比销售价格的方式来计算,从工厂到商店的物流成本仅为3.4%,商店内的操作成本为4.8%,共计8.2%,而欧洲其他国家的相应成本率为1012%。“米格罗”的12个社员社,都分别拥有1个自己的配送中心,食品类货物都由社员社各自拥有的配送中心向商店配送,非食品类则由联合会直接配送。各配送中心所在位置都是在经过认真勘察后精心选择的,每个中心可以负责2050个店的配送任务。中心到各店的平均距离为30公里,到最远的店铺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米格罗”重视铁路运输,并在所有的配送中心都铺设了铁路专用线,每年800万货架的商品中有62%的货物都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的。“米格罗”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合理化的经营改革,同时积极投资情报、物流系统建设,积极推行节约行动。

“米格罗”成功的原因在于认真汲取了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经验和教训。一是经营真正的正牌商品,自有品牌商品占所经营商品的一大半,1984年前国际品牌商品在瑞士国内仅限于“米格罗”经营,1970年起经营“米格罗-健康”商品,瑞士生产的蔬菜和水果三分之二是“米格罗-健康”商品;二是公正合理的价格,由于有强大的生产体系支撑,“米格罗”商品的零售价格按优质原材料的费用、适当的工资、运输及营业的最低成本、适度的利润等计算,必需品的价格一般要比普通商店便宜1520%;三是厚报社员和社会,除了为社员提供优质廉价商品、发放有关商品信息的新闻周刊后其他服务,还按章程每年捐赠约1亿美元(占总部经营额的1%、社员社经营额的0.5%),用于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领域。

“米格罗”拥有向职工发放的独特的养老金基金。“米格罗”的职工在退休时都能获得高额养老金,其额度是退休时的工资乘以工作年龄再乘以系数2%。以35年工龄为例,退休时可领取退休时工资70%的养老金。“米格罗”养老金基金拥有并管理着庞大的资产,特别是“米格罗”的绝大部分经营用地都归养老基金所有,因此,养老基金可以从“米格罗”集团内部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使职工在退休后能得到可靠的经济保障和在组织内部充分利用这些资产,无疑都具有深远意义。

“米格罗”近年来积极推行具有前瞻性的环境政策,并在世界上获得了高度评价。1985年以来,“米格罗”遵循“促进社会发展,参与自然保护”和“支持减少环境污染”的环境政策原则,并取得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成果,例如:除掉管装牙膏的纸盒包装,用计算机制作分析包装材料对环境压力负荷的“生态平衡表”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零售业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1995年,“米格罗”在瑞士开设了第一家使用氨而不是氟里昂作制冷剂的冷藏设备商店。

“米格罗”认为资本是“社会资本”,取之于社会,也应该用之于社会,反映了对社会和社员的服务意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也正是“米格罗”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可普瑞士:瑞士最早的消费合作社

“可普瑞士”合作社是瑞士最早的消费合作社。1851年瑞士诞生了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当时正逢瑞士实行工业化,作为消费者的工人人数迅猛增加,这为消费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年后消费合作社达到40个。1890年瑞士成立了全国联合会,即现在的“可普瑞士”。后来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968年“可普瑞士”被迅猛发展的“米格罗”合作社超过。

与“米格罗”相比,“可普瑞士”的经营效率较差,因此1986年联合会决定改革这种效率低下的经营结构,并制定了拟在全国把具有与“米格罗”同样物流功能的社员社压缩到18个的“合并方案”。此后,“可普瑞士”的结构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把40个消费合作社合并成17个。同时积极投资开发有利用于环境保护的商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在非食品领域,关闭小型店铺,积极投资大型店铺。此外,从1994年开始进行集团统一清结算,并进一步提出将会员社设减少到12个的方案。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到1995年度,“可普瑞士”在商品供应额方面缩小了与“米格罗”之间的差距。

日内瓦农业合作社:服务农业和农民

日内瓦农业合作社实际上是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消费合作社,也是实力较强的合作社,共有450个成员社,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来自谷物、葡萄和蔬菜三个产区)。该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经营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业务范围包括供应化肥、种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油料作物和小麦,开设经营农用器具的商店,出售、维修、保养小型农机,经营谷物加工厂等。除了大型农机维修保养要由合作社入股(25%的股份)的农机企业提供外,社员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服务,合作社都能提供。合作社的农资超市,经营的商品包括五金、交电、日杂、小农机具等,品种达数万种。为尽可能摆放更多的样品,满足社员个性化需求,很多商品没有库存,只有货样,消费者有需要就向厂家订做,非常方便。瑞士农户只需缴纳200瑞士法郎就可以成为合作社社员,入社社员由少到多,目前稳定在农户数量的75%左右,其余25%农户接受私人企业提供的服务。

网站首页 >> 正文
瑞士的消费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互联网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工业是瑞士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以其发达的金融服务业而闻名于世,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之一。瑞士的国际竞争能力仅次于日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二位,1988年瑞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7260美元,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如此,瑞士的合作社经济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消费合作社。瑞士合作社企业集团是全世界最大50家零售企业之一,也是欧洲四大采购集团之一。可以说,瑞士消费合作社是能与国际大商业抗衡的合作社。目前瑞士的消费合作社主要有米格罗(MIGRO)和可普瑞士(COOPSwitzerland)两家,在瑞士国内零售业中分别居第一、二位。两个合作社总经营额约占瑞士全国零售业总额的22.9%。与瑞士相邻的德国、法国都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连锁商场的根据地,但能够进入瑞士的凤毛麟角。法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家乐福曾经试图进入瑞士市场,但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将设备卖给了“米格罗”。此外,瑞士的日内瓦农业合作社也是比较成功的合作社。

米格罗:自营、公道,厚报社会的合作社

米格罗合作社成立于1925年,“米格罗”法语意思为半批发,起初是瑞士商人华纳夫妇创建的一个股份有限公司。1940年,华纳夫妇将所持公司的股金按30法郎一份作为入社股金分赠给了“米格罗”公司的忠实顾客(合计1600万瑞士法郎),并把公司改组成了合作社。此后,“米格罗”合作社经历数十年曲折发展,成为如今瑞士最大的合作社企业集团。该合作社在主营零售业的同时,还拥有生产企业,生产“米格罗”品牌的商品,并经营着旅游、保险、银行、加油站、物流公司、水运公司、印刷公司、图书音像制作等业务。目前,“米格罗”有12个社员社,按经营的区域设置,社员总数156.6万户,职工5万多人,各种商业设施639个,餐厅205个,营业总面积88.3万平方米,在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16%,食品市场占有率达23.8%。此外,“米格罗”还开设了50多个培训俱乐部,年授课时间累计1000多个小时。加入“米格罗”合作社只需象征性地缴纳10瑞士法郎的入社股金。

“米格罗”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民主原则进行管理,由社员代表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代表大会再推选组成理事会,负责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工作,理事会中的5人组成经营执行委员会,负责监督日常经营活动。合作社每年召开一次处理盈余的社员代表大会,由社员全体投票表决处理方案。

“米格罗”的设施主要有三种规模,由小到大分别以“M”、“MM”、“MMM”为标志,营业面积分别为600700平方米、1800平方米和4000平方米,根据人群流量的大小合理分布遍及全国。此外,“米格罗”在边远山区还保留了一些流动售货车,这是“米格罗”作为合作社为边远社会的正常生活所作的贡献,为此,“米格罗”每年要为每台售货车补贴50万瑞士法郎。“米格罗”实行财务统一管理和核算,各个社员社的资金由总部集中管理和使用,以求在集团内部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流动资金,尽量减少从集团外部借入资金。

“米格罗”的联合会与各社员社之间通过业务、财务、服务等诸多方面紧密连接,构成功能上的整体。各地区组织经营零售业务,而联合会则负责向各地区组织提供商品、生产、财务、系统开发及与此相关的服务。“米格罗”的物流系统是零售业中效率最高的,它把从商品生产到商品陈列整个环节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对比销售价格的方式来计算,从工厂到商店的物流成本仅为3.4%,商店内的操作成本为4.8%,共计8.2%,而欧洲其他国家的相应成本率为1012%。“米格罗”的12个社员社,都分别拥有1个自己的配送中心,食品类货物都由社员社各自拥有的配送中心向商店配送,非食品类则由联合会直接配送。各配送中心所在位置都是在经过认真勘察后精心选择的,每个中心可以负责2050个店的配送任务。中心到各店的平均距离为30公里,到最远的店铺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米格罗”重视铁路运输,并在所有的配送中心都铺设了铁路专用线,每年800万货架的商品中有62%的货物都是通过铁路运输来完成的。“米格罗”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合理化的经营改革,同时积极投资情报、物流系统建设,积极推行节约行动。

“米格罗”成功的原因在于认真汲取了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经验和教训。一是经营真正的正牌商品,自有品牌商品占所经营商品的一大半,1984年前国际品牌商品在瑞士国内仅限于“米格罗”经营,1970年起经营“米格罗-健康”商品,瑞士生产的蔬菜和水果三分之二是“米格罗-健康”商品;二是公正合理的价格,由于有强大的生产体系支撑,“米格罗”商品的零售价格按优质原材料的费用、适当的工资、运输及营业的最低成本、适度的利润等计算,必需品的价格一般要比普通商店便宜1520%;三是厚报社员和社会,除了为社员提供优质廉价商品、发放有关商品信息的新闻周刊后其他服务,还按章程每年捐赠约1亿美元(占总部经营额的1%、社员社经营额的0.5%),用于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领域。

“米格罗”拥有向职工发放的独特的养老金基金。“米格罗”的职工在退休时都能获得高额养老金,其额度是退休时的工资乘以工作年龄再乘以系数2%。以35年工龄为例,退休时可领取退休时工资70%的养老金。“米格罗”养老金基金拥有并管理着庞大的资产,特别是“米格罗”的绝大部分经营用地都归养老基金所有,因此,养老基金可以从“米格罗”集团内部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使职工在退休后能得到可靠的经济保障和在组织内部充分利用这些资产,无疑都具有深远意义。

“米格罗”近年来积极推行具有前瞻性的环境政策,并在世界上获得了高度评价。1985年以来,“米格罗”遵循“促进社会发展,参与自然保护”和“支持减少环境污染”的环境政策原则,并取得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成果,例如:除掉管装牙膏的纸盒包装,用计算机制作分析包装材料对环境压力负荷的“生态平衡表”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零售业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1995年,“米格罗”在瑞士开设了第一家使用氨而不是氟里昂作制冷剂的冷藏设备商店。

“米格罗”认为资本是“社会资本”,取之于社会,也应该用之于社会,反映了对社会和社员的服务意识。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也正是“米格罗”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可普瑞士:瑞士最早的消费合作社

“可普瑞士”合作社是瑞士最早的消费合作社。1851年瑞士诞生了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当时正逢瑞士实行工业化,作为消费者的工人人数迅猛增加,这为消费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年后消费合作社达到40个。1890年瑞士成立了全国联合会,即现在的“可普瑞士”。后来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968年“可普瑞士”被迅猛发展的“米格罗”合作社超过。

与“米格罗”相比,“可普瑞士”的经营效率较差,因此1986年联合会决定改革这种效率低下的经营结构,并制定了拟在全国把具有与“米格罗”同样物流功能的社员社压缩到18个的“合并方案”。此后,“可普瑞士”的结构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首先把40个消费合作社合并成17个。同时积极投资开发有利用于环境保护的商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赞誉。在非食品领域,关闭小型店铺,积极投资大型店铺。此外,从1994年开始进行集团统一清结算,并进一步提出将会员社设减少到12个的方案。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到1995年度,“可普瑞士”在商品供应额方面缩小了与“米格罗”之间的差距。

日内瓦农业合作社:服务农业和农民

日内瓦农业合作社实际上是为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消费合作社,也是实力较强的合作社,共有450个成员社,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来自谷物、葡萄和蔬菜三个产区)。该合作社最大的特点是经营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业务范围包括供应化肥、种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油料作物和小麦,开设经营农用器具的商店,出售、维修、保养小型农机,经营谷物加工厂等。除了大型农机维修保养要由合作社入股(25%的股份)的农机企业提供外,社员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服务,合作社都能提供。合作社的农资超市,经营的商品包括五金、交电、日杂、小农机具等,品种达数万种。为尽可能摆放更多的样品,满足社员个性化需求,很多商品没有库存,只有货样,消费者有需要就向厂家订做,非常方便。瑞士农户只需缴纳200瑞士法郎就可以成为合作社社员,入社社员由少到多,目前稳定在农户数量的75%左右,其余25%农户接受私人企业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