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湖南、福建、山东、河南四省领导人汇报了本地经济形势,部分企业负责人谈了企业经营情况。
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用了三个“巨大”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即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
李克强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处于合理区间。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同时,要看到世界经济仍然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在凸显,我们不能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能轻视经济的下行压力。
李克强在此次座谈会上对宏观调控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实施定向调控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是区间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区间调控的深化。”并明确了定向调控的三个方向:一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为企业松绑,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做到放管结合,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完善投融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加强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建设,扩大医疗、养老等社会急需的服务供给。三是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深入落实对农业、小微企业、服务业降税减负和定向降准等措施,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三大定向调控领域,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西部铁路、生态环保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比如在房地产贷款收紧的背景下,棚户区改造项目能够获得中央定向刺激政策的资金支持。
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延续了平稳增长良好势头。同时,一季度GDP增速为7.4%,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政策托底经济增长的效果会在6月经济数据中进一步体现,预期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回升至7.5%,维持全年GDP增长7.5%预测不变。
从区间调控进一步引入定向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元化。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的决策机制不是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间、地点及形势变化来调整。“现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调控更具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