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的集体农庄是具有公有制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被称为“基布兹”(Kibbutz)或“公社”。以色列最早的基布兹出现于1909年,目前有基布兹270个,人口达到了14.3万,在当代以色列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最初的基布兹内部实行人人劳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等制度。20世纪80年代基布兹经济遭受重创,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才走出困境,摆脱危机。
一、基布兹危机
20世纪80年代,在以色列国内经济危机的“推动”下,基布兹经济出现萎靡,甚至倒退现象。基布兹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布兹劳动力流失。1985年以前,基布兹每年的人口流失控制在400人左右,1985年后,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000人;仅1990-1997年期间,基布兹人口就减少了5.9%。基布兹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基布兹成员对分配制度不满。基布兹的分配制度讲究绝对公平,这对于弱者和病者来讲当然是好的,但这种没有差别的劳动使成员之间产生了不满情绪,旧的成员抱怨新成员不像他们那样努力工作,并且有些成员开始认为在劳动和物质奖励之间缺乏某种法律关系;二是基布兹的集体主义吸引力开始消减,新一代基布兹人不再被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和信仰所吸引,他们只是按照基布兹的生活方式与家人一起生活,这直接导致了基布兹年轻人陆续离开基布兹。
2.基布兹经济衰退。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政府的经济改革,基布兹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1980年,基布兹工业生产总值占以色列工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到1984年下降到了6%。1987年,出现了第一个因不堪债务重负而破产的基布兹。在经济衰退压力下,债务问题成了所有基布兹的共有问题。巨额债务不仅影响基布兹的再生产,也使得基布兹成员的生活水平大幅降低,从而也继续加速了基布兹人口流失。
3.传统价值观与社会规范的崩溃。集体主义不仅是基布兹的思想理论基础,也是基布兹的首要意识形态与道德规范。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个人主义在以色列扩散,基布兹成员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反对基布兹重集体利益而轻个人利益的传统。于是,部分基布兹成员对旧有原则和理想的信心开始动摇,个人思想与基布兹传统的意识形态渐行渐远。
二、基布兹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基布兹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将基布兹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每个基布兹所处的情况不同,单个基布兹的具体改革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基布兹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职业结构改革。基布兹最初所实行的“按需分配”制度历经半个多世纪后,“搭便车”与“囚徒困境”等现象日趋严重与普遍,成员间的不满愈演愈烈,最后导致生产效率的下滑。针对这种情况,基布兹进行了直接的结构改革。基布兹开始用同质工作模式来取代工农业混合劳动模式。同时,增加大量新工作以适应成员现有工作能力、爱好以及潜能,成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取决于他的工作动机。另外,基布兹仍然保留部分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生产,这不仅满足了部分成员的工作期望,也满足了他们的经济需要。
2.所有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国内国际激烈的竞争形势使基布兹开始了所有制的改革。这项改革就是在保留基布兹属性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劳动效率,将一些原本由集体来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家庭和个人身上。改革后的基布兹整体经济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开始上升,而有些基布兹因改革措施不当或拒绝改革最终在竞争中破产。基布兹改革后,原本完全平均主义的机制被打破,工资差别制开始实行;同时为了改善基布兹内部贫富差距问题,实施了新的社会保障制度。
3.用价值认同教育来取代过去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以色列基布兹内部一直将意识形态教育放在首位,旨在保证下一代能继承父辈理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思想的侵入,基布兹年轻一代对上一代所制定的原则认知与信任程度越来越低,意识形态教育的推进愈加困难。于是,基布兹加强实践性的价值认同教育,使年轻一代的基布兹人能在各种实践与教育活动中加强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从而接受集体主义。
三、基布兹现状
从基布兹过去10多年的改革实践来看,有些基布兹的改革取得了成功,有些改革失败了继而使相应的基布兹最终解体,也有的基布兹在改革过程中人为地终止改革从而又回到了原始状态。虽然基布兹的改革还在进行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布兹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这种基于实体经济的基布兹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没有使基布兹经济放缓,反而加重了基布兹在以色列的分量。据2010年数据显示,基布兹工业年总产值达80亿美元,占以色列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其农业年总产值17亿美元,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40%。正是基于基布兹经济的这种重要性,以色列政府近年来反复重申,以色列最重要的土地与淡水资源优先供给基布兹使用。
但是,改革后的基布兹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虽然基布兹的资产仍归社区所有,但却削减了成员对它的控制权;基布兹内绝对的、完全的平等也基本不复存在,差别工资制的实行使得社区内的不平等开始出现;私有化改革不够成熟,产权不清也导致一些上层人员利用改革之便中饱私囊;一些内部成员对这种集体化的改革仍充满质疑,认为这种改革摧毁了一直以来坚持的平等、公有、互助的理念,是当初的创业者无法想象的。总之,改革虽然使基布兹经济复苏并焕发活力,但是基布兹内部对于改革的争议却从未停止,并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更加尖锐。基布兹的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