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按照欧盟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意大利99%的企业为中小企业,约420万家。这些中小企业形成了约66个集群,分布在15个省的人口不到10万的众多小城镇或小村落,企业员工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70%。意大利中小企业产品声誉好、竞争力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年创汇200多亿美元,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意大利经济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支撑力量。
结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其经验可归纳为几个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实行集群化发展和“弹性专精”生产方式;不断进行生产设计和管理模式创新。
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是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首要因素。20世纪70年代全球能源危机爆发后,意大利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依靠与行业协会的分工合作,引导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政府的定位是有限责任和硬件建设,包括进行产业区域规划,划定产业集聚区,设立“引导项目”支持产业内企业分工合作;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兴办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其他要素供给服务机构;建立行业协会,成立具有真实服务意义的中心和商业性中介服务机构。
实行集群化发展和“弹性专精”方式是另一重要经验。意大利被认为是除美国之外产业集群发展最为成熟、特色最为鲜明的国家。普拉托地处意大利中北部,属托斯卡纳大区,是意大利重要的毛纺织中心,也是意大利纺织机械、化学等工业的生产基地。而艾米利亚—罗马格纳产业区则以农产品和畜产品的加工业闻名,主要行业有皮革、食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制陶、服装、化工、汽车、饲料加工等。在中小企业集群区,中小企业严密分工合作,形成一种“弹性专精”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间协作密切,大多数企业只从事某一环节的生产加工,只有少数企业提供社会最终产品。
生产设计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中小企业成功发展的根基。在低成本优势消退后,“意大利制造”选择向高端消费品转型升级,巩固了其在传统消费品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其成功的核心要素是生产设计的创新。意大利设计大师不但善于传承意大利传统文化,而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时尚的文化养分,创造了意大利民族优雅、浪漫、富于激情的文化特质。在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上,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发明了一种“即时生产系统”,对生产的细致计划进行动态管理。这一模式下,生产全流程高度透明,所有与生产相关的部门均可随时了解生产情况,现场主管或业务主管每天都通过查看动态资料,及时进行指挥、调节、发料、清点、出货。这种管理模式提升了生产控制水平,使企业具备快速调节生产的能力,最终实现了及时高效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