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中小企业融资的十难
发行时间:1998-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不足是首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究竟难在何处?

从中小企业自身看:

一是在企业运作机制上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股东控制现象。企业有效监督的缺乏,使金融债权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二是高比例的资产负债率。中小企业改制实行“零资产”或比较少的净资产的出售,是许多地方大力提倡的主要改制形式,这样就便企业改制后的资产负债率接近100%,失去了借贷的基本条件。

三是市场竞争风险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就是债权的法律减免。

从金融体制看:

一是宏观政策的偏颇。

二是现行贷款质量的确定标准上。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是以期限为基本的决定性因素,而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并不总是相互吻合的,因而不能完全反映中小企业实际偿债能力。

三是信贷审批权限上增加了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难度。根据金融改革的设想,基层机构面临撤并的可能,自去年起,中行、工行、建行等国家银行陆续将中小企业集中的县级基层机构放贷决策权和承兑汇票的签发权上收,贷款审批比过去严格了,也离基层的实际越来越远。

四是在资产安全保证措施上,贷款担保落实难。除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外,许多地区在办理抵押品登记和公证时,收费过多、过高,有的一次性登记收费达5‰,也使企业难以负担。

从地方政府行为看:

一是有利益关系调整上的失衡的原因——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出售净资产的现金收入,全部被地方财政拿走,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利益进行合理的考虑。

二是中小企业在改制中名为改制,实为逃债的不规范行为不在少数,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认,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三是还有在与大中型企业经济往来中,大型企业常常拖欠协作配套单位的大量货款,致使中小企业应收帐款大幅上升,生产经营资金捉襟见肘,增大了金融机构对贷款用途的忧虑。

中小企业融资的十难
发行时间:1998-09-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不足是首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究竟难在何处?

从中小企业自身看:

一是在企业运作机制上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股东控制现象。企业有效监督的缺乏,使金融债权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二是高比例的资产负债率。中小企业改制实行“零资产”或比较少的净资产的出售,是许多地方大力提倡的主要改制形式,这样就便企业改制后的资产负债率接近100%,失去了借贷的基本条件。

三是市场竞争风险大。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就是债权的法律减免。

从金融体制看:

一是宏观政策的偏颇。

二是现行贷款质量的确定标准上。现行的贷款质量分类是以期限为基本的决定性因素,而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并不总是相互吻合的,因而不能完全反映中小企业实际偿债能力。

三是信贷审批权限上增加了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难度。根据金融改革的设想,基层机构面临撤并的可能,自去年起,中行、工行、建行等国家银行陆续将中小企业集中的县级基层机构放贷决策权和承兑汇票的签发权上收,贷款审批比过去严格了,也离基层的实际越来越远。

四是在资产安全保证措施上,贷款担保落实难。除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外,许多地区在办理抵押品登记和公证时,收费过多、过高,有的一次性登记收费达5‰,也使企业难以负担。

从地方政府行为看:

一是有利益关系调整上的失衡的原因——中小企业股份合作制出售净资产的现金收入,全部被地方财政拿走,没有对金融机构的利益进行合理的考虑。

二是中小企业在改制中名为改制,实为逃债的不规范行为不在少数,并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认,影响了金融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三是还有在与大中型企业经济往来中,大型企业常常拖欠协作配套单位的大量货款,致使中小企业应收帐款大幅上升,生产经营资金捉襟见肘,增大了金融机构对贷款用途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