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四大因素制约湖北中小企业发展
发行时间:1999-08-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四大因素制约湖北中小企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对湖北省调查时了解到,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动力和重要支柱,但目前仍存在资产结构不良、融资能力差、技术进步滞后,人才资源缺乏四大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湖北省经贸委介绍,目前全省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已过100万户。 1998年非国有中小企业数目剧增,共兴办乡镇企业83.78万户,私营企业4.87万多户。中小企业在湖北省工业增加值中的贡献率达六成。中小企业作用日渐凸现的同时,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逐步暴露出来:

  资产结构不良,普遍存在总资产少、总负债高、利息负担过重的状况。湖北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3403户中小企业流动负债总额469.73亿元,是资本金的2.43倍,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1.94倍。十堰市354户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8.2%;随州市集体企业中资不抵债者达80%之多;黄冈市1997年中小企业全年利息支出4.77亿元,占产品销售利润的33.6%。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融资环境不良,融通资金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98%以上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7%。

  技改资金不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开发缓慢。神农架林区1998年计划技改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额4964万元,因资金不能到位,实际只完成22万元,仅占计划的0.44%。荆门市中小企业中工艺装备大多是80年代初国内生产设备,90年代国际、国内的生产设备仅有106家,占0.5%。新产品开发滞后,使中小企业产品整体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差。

  人才资源缺乏。调查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成套设备因技术人才匮乏而被闲置。十堰市中小企业职工中,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初中以下职工人数比为1:8:11。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仅占6.2%。同时,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大量流失。

四大因素制约湖北中小企业发展
发行时间:1999-08-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四大因素制约湖北中小企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对湖北省调查时了解到,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动力和重要支柱,但目前仍存在资产结构不良、融资能力差、技术进步滞后,人才资源缺乏四大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据湖北省经贸委介绍,目前全省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已过100万户。 1998年非国有中小企业数目剧增,共兴办乡镇企业83.78万户,私营企业4.87万多户。中小企业在湖北省工业增加值中的贡献率达六成。中小企业作用日渐凸现的同时,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逐步暴露出来:

  资产结构不良,普遍存在总资产少、总负债高、利息负担过重的状况。湖北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3403户中小企业流动负债总额469.73亿元,是资本金的2.43倍,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1.94倍。十堰市354户中小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8.2%;随州市集体企业中资不抵债者达80%之多;黄冈市1997年中小企业全年利息支出4.77亿元,占产品销售利润的33.6%。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融资环境不良,融通资金有限。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98%以上的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7%。

  技改资金不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开发缓慢。神农架林区1998年计划技改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额4964万元,因资金不能到位,实际只完成22万元,仅占计划的0.44%。荆门市中小企业中工艺装备大多是80年代初国内生产设备,90年代国际、国内的生产设备仅有106家,占0.5%。新产品开发滞后,使中小企业产品整体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差。

  人才资源缺乏。调查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成套设备因技术人才匮乏而被闲置。十堰市中小企业职工中,大专以上、高中中专、初中以下职工人数比为1:8:11。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仅占6.2%。同时,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