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上海加大再就业力度的六项措施
发行时间:1998-06-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加大再就业力度的六项措施

  上海自90年代进入产业结构大调整以来,已经有110多万人次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其中90万人次实现了岗位安全大转移。由于结构调整与实施再就业工程齐头并进,全市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总量已经从90年代初156万人下降到现在的90万人,净减员66万人,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比1994年下降2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9%。

    目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部分职工下岗的高峰还将持续两、三年。为了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再就业工作制定了六项措施。

    (1)从宏观上控制下岗人员总量。职工下岗的重点是破产、亏损、困难企业;效益比较好、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必须统过自身努力解决好冗员问题。预计今年全市下岗待工人数在采取控制措施以后,加上去年存量仍然有36万,今年全市要确保分流安置下岗待工人员20万人次左右,在年底把下岗待工人员存量控制在20万以内。

    (2)明确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的范围。今年,七个行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计划托管规模为25万人,原则上只允许破产、兼并和特困企业的下岗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坚持“稳进稳出、量出为进”的原则,全年出中心率要超过60%。先行试点的纺织、仪电两个中心,力争年内把下岗人员基本分流完毕。各区县和其他行业不再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3)调整下岗分流职工的节奏,均衡下岗人数。各行业、企业和区县要以分流安置的能力为基础,根据“进口”和“出口”的平衡情况,按月、按季度调整新下岗人数。市劳动局要协调全市下岗人数与分流安置进度,避免下岗待工人员过于集中。

    (4)拓宽再就业渠道。要发挥地区综合优势,依托社区,加快开发新的就业岗位,重点放在服务业、家庭制造业和城市型工业。进一步鼓励私营组织和个体经济吸纳下岗职工,引导下岗人员到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时鼓励职工生产自救,自谋职业。要坚持条块结合,相互协调,切实保障下岗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和重新就业。

    (5)规范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要进一步强化全市职工介绍网络的就业服务功能,提高劳动力市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比例。加强对全市外来劳动力的管理,控制单位使用外来劳动力,使外来劳力的总量比去年有所下降,腾出岗位安排下岗职工。

    (6)加强对下岗职工的针对性培训。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培训,是今年上海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点。要继续完善再培训网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级各类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再培训的规模,年内入网的培训机构数要超过300家。全市准备启动再培训专项基金,加大针队性实用培训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下岗人员的就业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新的需求。    
上海加大再就业力度的六项措施
发行时间:1998-06-30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上海加大再就业力度的六项措施

  上海自90年代进入产业结构大调整以来,已经有110多万人次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其中90万人次实现了岗位安全大转移。由于结构调整与实施再就业工程齐头并进,全市地方国有工业企业的职工总量已经从90年代初156万人下降到现在的90万人,净减员66万人,工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比1994年下降2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9%。

    目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部分职工下岗的高峰还将持续两、三年。为了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再就业工作制定了六项措施。

    (1)从宏观上控制下岗人员总量。职工下岗的重点是破产、亏损、困难企业;效益比较好、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企业,必须统过自身努力解决好冗员问题。预计今年全市下岗待工人数在采取控制措施以后,加上去年存量仍然有36万,今年全市要确保分流安置下岗待工人员20万人次左右,在年底把下岗待工人员存量控制在20万以内。

    (2)明确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职工的范围。今年,七个行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计划托管规模为25万人,原则上只允许破产、兼并和特困企业的下岗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要坚持“稳进稳出、量出为进”的原则,全年出中心率要超过60%。先行试点的纺织、仪电两个中心,力争年内把下岗人员基本分流完毕。各区县和其他行业不再设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3)调整下岗分流职工的节奏,均衡下岗人数。各行业、企业和区县要以分流安置的能力为基础,根据“进口”和“出口”的平衡情况,按月、按季度调整新下岗人数。市劳动局要协调全市下岗人数与分流安置进度,避免下岗待工人员过于集中。

    (4)拓宽再就业渠道。要发挥地区综合优势,依托社区,加快开发新的就业岗位,重点放在服务业、家庭制造业和城市型工业。进一步鼓励私营组织和个体经济吸纳下岗职工,引导下岗人员到非正规部门就业。同时鼓励职工生产自救,自谋职业。要坚持条块结合,相互协调,切实保障下岗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和重新就业。

    (5)规范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要进一步强化全市职工介绍网络的就业服务功能,提高劳动力市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比例。加强对全市外来劳动力的管理,控制单位使用外来劳动力,使外来劳力的总量比去年有所下降,腾出岗位安排下岗职工。

    (6)加强对下岗职工的针对性培训。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培训,是今年上海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重点。要继续完善再培训网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级各类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再培训的规模,年内入网的培训机构数要超过300家。全市准备启动再培训专项基金,加大针队性实用培训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下岗人员的就业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