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校与企业形成八种合作模式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说,中国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从实际出发,已探索出了八种合作模式,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八种模式是:
——高校通过技术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对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需求量大、面广的成果,通过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市场、技术贸易会、洽谈会、难题招标等,高校将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
——项目合作。这种合作有的是把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组合起来,共同承担国家的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或重大工程项目;有的是企业按需要委托高校进行研究与开发技术服务等。
——建立国家或行业的“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即高校在某领域有很强的研究开发实力,研究成果能在一个或多个行业推广应用,并能成为相应行业的技术依托力量。
——由高校出人力和设备,由企业提供经费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高校按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高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在毕业生分配与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实验测试与信息咨询等方面长期合作。
——企业参与高校部分管理。企业向学校出资出设备、企业参与校董事会。学校也要按企业要求开展研究开发。
——高校根据自身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自办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