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首批划转放小企业转制面已超过六成
据统计,上海17个区、县接受的市轻工系统划转放小企业为224户,资产总额33.09亿元,职工72903人。至今年6月底,这批放小企业实施股份合作制,组建行业“小巨人”等多种形式的改制已达149户,占总户数的66.5%,资产总额为19.97亿元,占60.35%;职工45672人,占62.6%。其中,股份合作制28户,组建行业“小巨人”29户,兼并18户,托管57户,“退二进三”17户。另外,划归街道、乡(镇)管理32户,申报破产14户。各区县的主要做法是:1.统一思想观念,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利用地域管理优势,抓好中小工业企业,达到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搞活、振兴的目的。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放小的战略意义,各综合部门统一思想,通力合作,在支持与推动市属划转放小企业转制、改制工作中形成合力。如闸北区对放小企业的改革方案、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国有资产授权和工商登记等,区政府和综合部门、工业主管部门通力合作,支持36户放小企业尽快转制,目前列入转制计划已达22家。占61%。2.分类排队指导,资产总体盘活。17个区、县分别对所接受的放小企业进行排队分析,摸清家底,分别对小企业制定改制、改组、改造方案,对国有、集体资产总体盘活。3.明确转制目标,规范运作方法。各区、县在对放小企业实行改制、改组、改造过程中,重点抓好降低资产负债率。如闸北区制定一套综合性定量指标来衡量“三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一是放小企业在转制后的第一年,资产负债率从原基数上下降20~30个百分点;二是妥善分流下岗待工人员,把下岗人员存量控制在职工总数的20%以下。三是会同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会计、统计、审计、人事四位一体考核制度。四是试行向社会公开招聘小企业的经营者。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放小企业领导干部分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