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合作经济网
|
网站首页   >>  杂志期刊   >>  城镇合作经济信息 >> 正文
国有经济不景气的三个原因
发行时间:1997-1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国有经济不景气的三个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课题组的一项报告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国有经济占用着约70%的社会经济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近年来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这种状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它的整体效益的改善。

  报告认为,国有经济的不景气状态,是由三个层面的问题造成的:一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收入结构的改变,国家拥有的资本愈来愈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盘子”。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通过银行将数以万亿元计的居民储蓄注入国有经济,但这部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且有相当数量的流失,从而使得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积累。如果国家用发钞来加以弥补,就会增大货币系统中的泡沫成分,蕴蓄金融系统的潜在危机。二是从国有经济的分布看,由于国有资本分散于过多的行业和企业,国有经济的盘子虽大,单个企业资金却过少,以致不能实现规模经济,难于进行重大技术更新,因而竞争能力很差。与此同时,国家应予保障的领域却因财力分散而无法加以保障。三是从企业层面看,由于国有经济长期采取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使它掌握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改革开始以后,又片面强调对企业放权让利;这不但没有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重大提高,反而使收益与约束不对称的矛盾日益尖锐。所有这些,都使国有企业的亏损增加,效益下降。目前,明亏企业约占国有企业总数的45%,它们拥有2000万职工;潜亏企业约占30%,后者也拥有另外2000万职工。近年来,国有企业亏损增加很快,净盈利逐年减少;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占盈利企业盈利的总额的比重,l985年为4.2%.1995年上升为43.9%,1996年1~4月和1997年1~3月甚至超过100%,即整个国有工业出现净亏损的严重情况。

国有经济不景气的三个原因
发行时间:1997-11-15
网站编辑:未知者
  
来源:研究所

国有经济不景气的三个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课题组的一项报告说,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国有经济占用着约70%的社会经济资源,但是,这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近年来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这种状况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它的整体效益的改善。

  报告认为,国有经济的不景气状态,是由三个层面的问题造成的:一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收入结构的改变,国家拥有的资本愈来愈不足以支撑巨大的国有经济“盘子”。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通过银行将数以万亿元计的居民储蓄注入国有经济,但这部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且有相当数量的流失,从而使得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积累。如果国家用发钞来加以弥补,就会增大货币系统中的泡沫成分,蕴蓄金融系统的潜在危机。二是从国有经济的分布看,由于国有资本分散于过多的行业和企业,国有经济的盘子虽大,单个企业资金却过少,以致不能实现规模经济,难于进行重大技术更新,因而竞争能力很差。与此同时,国家应予保障的领域却因财力分散而无法加以保障。三是从企业层面看,由于国有经济长期采取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使它掌握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改革开始以后,又片面强调对企业放权让利;这不但没有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重大提高,反而使收益与约束不对称的矛盾日益尖锐。所有这些,都使国有企业的亏损增加,效益下降。目前,明亏企业约占国有企业总数的45%,它们拥有2000万职工;潜亏企业约占30%,后者也拥有另外2000万职工。近年来,国有企业亏损增加很快,净盈利逐年减少;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占盈利企业盈利的总额的比重,l985年为4.2%.1995年上升为43.9%,1996年1~4月和1997年1~3月甚至超过100%,即整个国有工业出现净亏损的严重情况。